APP下载

巧用“断舍离”,优化教师在幼儿自由游戏中的隐性支持策略

2021-12-01

好家长 2021年4期
关键词:断舍离断舍T台

文 王 玲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自由游戏是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材料、玩法及玩伴。我园在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幼儿自由游戏的隐性支持研究》中确立了“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观察为先、支持跟进”的教育理念,即教师不直接介入游戏进程,对幼儿游戏有关的内容、方法和材料不做直接说明,而让其隐含于幼儿的活动之中。教师通过隐性支持,最大限度地将游戏还给幼儿。

在课题研究中期,我们发现新的问题:支持幼儿游戏的材料、空间以及教师的介入次数并非越多越好,如果超出幼儿游戏需要的阈值,就会适得其反。由此,课题组借鉴“断舍离”理念,将其巧妙地运用于教师的支持策略中。“断舍离”理念旨在将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脱离对它们的眷恋。该理论运用于幼儿教育中,就是教师注重追随幼儿游戏的真实需求,在完善自由游戏空间、资源和材料的同时,适当进行调整、精简甚至舍弃。实践证明,“断舍离”理念的借鉴和运用,优化了教师的隐性支持策略,既能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求,提高游戏质量,又能促进幼儿在自由游戏中快乐成长、和谐发展。

一、阻断游戏干扰因素,优化教师的隐性支持理念

【案例】壮壮在建构区搭建了一个公园,公园外面停放了5辆汽车。这时,圆圆经过这里,拿了一辆红色汽车。老师看到后,立即制止:“圆圆,那辆汽车是壮壮的,没经过允许不能随便拿。”圆圆不高兴地将汽车放回原处,噘着嘴走开了。壮壮看看老师,又看看圆圆,再看看小汽车,一脸茫然。

【分析】圆圆拿了红色小汽车, 但壮壮并不在意,两个小朋友之间有可能会发生进一步的交流和互动,继续衍生游戏情节……但这个过程却被“好心提醒”的教师打断了,游戏戛然而止。显而易见,这位教师对幼儿自由游戏的理解有偏差,在游戏中没有细致耐心地观察幼儿游戏的进展和情况,没有给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机会,仓促武断地用所谓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幼儿,教师显然盲目介入且过于主观了。

在此案例中,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高控”和“盲目介入”,干扰了幼儿的游戏质量。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干扰因素,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幼儿园应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因此,我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通过读书分享、案例分析、现场视频回放等多种研讨方式,回顾反思,走出误区,清除干扰因素。通过开展日常游戏观察、游戏巡查和游戏诊断,在理念和方法上给予教师正确导向。

此外,我们还及时清除了幼儿自由游戏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在区角游戏中,引导幼儿设计一米线和标记线,约定游戏人数,避免游戏拥堵、发生矛盾;在户外游戏场地画出格子图、边界线、设置安全提示牌等措施,隐性地提示幼儿不越界、保持安全距离等。实践证明,清除游戏的干扰因素,持续优化教师在幼儿自由游戏中的隐性支持理念,可以保障每个幼儿在自由游戏中的权利和机会。

二、舍弃游戏无效资源,优化教师隐性支持能力

【案例】最开始,幼儿园“T台秀”场馆很热闹,每天都有很多幼儿结伴在台上走秀,观众们坐在台下观看、鼓掌、送花……一段时间后,想走秀的幼儿越来越多,愿意当观众的幼儿却越来越少。后来,“T台秀”场馆几乎没有观众了,而隔壁“超市”的生意却越来越好,“T台秀”的观众都被吸引走了。老师召集幼儿一起讨论是否还想玩“T台秀”,好几个幼儿都表示自己以前喜欢玩“T台秀”,现在想玩“超市”。老师问:“玩‘T台秀’的人越来越少,太冷清了,怎样才能更好玩呢?”超超说:“把‘T台秀’搬到‘超市’里吧。”有的幼儿赞同,有的幼儿却提出疑问:“在‘超市’里怎么换衣服呀?在哪里表演呀?”经过热火朝天的讨论,幼儿们最终研究出一个整合方案:将“T台秀”的服装放进“超市”里“售卖”,在“超市”里设置更衣间,“顾客”买完服装、穿戴打扮后,就可以到“超市”外面的“大街”上进行展示。这样,整个“大街”都变成T台,不仅扩大了原有的游戏空间,还让游戏更有趣了。这个方案受到了幼儿们的热烈欢迎。现在,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冰雪王后”优雅地走过斑马线,“超人”到快餐店买比萨吃,“白雪公主”和“小矮人”手拉着手逛“大街”……

【分析】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在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游戏环境中,幼儿有选择的自由。他们在选择过程中逐渐学会控制外部环境,学会自我调适。在案例中,教师基于观察,通过讨论和指导,引发幼儿思考,最终他们选择舍弃原来的场馆,将“T台秀”放进“超市”里,将两个游戏进行整合,同时有效利用“大街”的空间,使“走秀”发展成更加自由、有趣的游戏,让空间更加多元、开放,情节越发丰富多彩。

在幼儿开展自由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总能发现幼儿们的新想法和新创意。教师要进行有效支持,就要讲究方法。教师在隐性支持中适当做减法是非常必要的,游戏场馆和游戏材料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调整和重组。要敢于舍弃游戏中的无效资源,以适宜的游戏空间和材料支持幼儿自由游戏,提升教师在隐性支持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调节能力。实践证明,这样不仅有利于优化教师的隐性支持能力,也持续丰富了游戏主题,提高了幼儿参与游戏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促进了幼儿在游戏中交往、互助、合作、分享,让他们的游戏水平不断提升,创造性思维逐步发展。

三、脱离游戏固定身份,优化教师隐性支持策略

【案例】亮亮在“宝宝面馆”里做“面条”,他把纸撕成一缕一缕的长条,然后装好盘等“顾客”来买。售货架上已经摆了6盘一样的“面条”,“顾客”走过来看了看就离开了,没有人买。亮亮很失望,坐在桌前无精打采地继续撕着纸,撕着撕着又把纸条团成一团,坐在那里发呆。在一旁观察许久的老师来到售货架前问:“有香菇面吗?”亮亮低着头说:“没有。”老师看他闷闷不乐的,继续问道:“生意怎么样呀?我和你一起做‘面条’,好吗?”看到老师加入,亮亮稍稍打起精神并递给老师一张纸,请老师一起做“面条”,还偷偷观察老师。只见老师将撕好的“面条”装盘后,又撕了一些绿色和黄色的碎纸片撒在上面。“我的‘菠菜鸡蛋面’做好了!”说着,老师把“面条”摆在售货架上。亮亮睁大眼睛,看老师做第二碗面——用玩具鸡腿装盘的“鸡腿面”。哇,这“面条”看起来好美味哦!于是,亮亮对之前摆在货架上的“面条”全部重新加工,做出了“番茄面”“大虾面”“排骨面”……这时,老师说:“我有事出去一下,待会儿再来哦。”亮亮点点头,顾不上跟老师说话,继续忙着做各种“面条”,然后兴高采烈地跑到店门口,吆喝着:“快来尝尝我的新款‘面条’,多种口味,欢迎品尝!”幼儿们纷纷来到“面馆”,欣赏亮亮的新款“面条”,很多人排队买“面条”,生意好火爆呀!

【分析】亮亮之前做的“面条”缺乏想象力、没有创意。所以,当亮亮看到“顾客”都不想买“面条”时,感到厌倦、失落,甚至想毁掉自己的作品。此时,教师以顾客的身份介入游戏,想通过提问激发亮亮的新思路,却没有成功。教师继而转变身份,通过示范做新款“面条”,给亮亮新的提示,引导亮亮运用其他材料改良面条,这次成功了。教师抓住幼儿好奇、好模仿的特点,反复尝试,适时给予隐性支持,将游戏建议暗示给亮亮。当亮亮学会了“面条”的创新做法,不再依赖教师时,教师就及时退出了游戏。

此案例中,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灵活转换身份,隐性支持并指导了幼儿的自由游戏。当幼儿需要游戏材料时,教师是材料的提供者;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是支持者和援助者;当幼儿需要教师共同游戏时,教师是伙伴和参与者;当幼儿不需要教师介入时,教师是观察者;当幼儿分享游戏经验时,教师是倾听者和发问者。

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园教师逐步杜绝“高控”“放羊”等干扰幼儿游戏进程的错误理念,舍弃以往提供空间、材料等纷繁复杂、华而不实的做法,拒绝盲目增量,改进供需失衡状况;已经能够做到在幼儿游戏时非必要不介入,以支持幼儿独立开展自由游戏。他们在幼儿自由游戏中内化了“断舍离”的精简理念,优化了隐性支持策略,满足了幼儿游戏活动的需求,推进了游戏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幼儿在游戏中自由、自主、自然、自在地成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断舍离断舍T台
今天,你断舍离了吗?
旧物,可以不是断舍离
断舍离 给你的人生做减法
小小T台秀
T台酷文化
2016年fnv国际T台潮流解读
从消费开始“断舍离”
“断舍离”,日本人拥抱极简主义
网络世界“断舍离”
地铁里的T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