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农村地区发展策略探究

2021-12-01

广东蚕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云南省基础设施人才

陈 明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丽江 674100)

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主题,云南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发布了大量政策和文件,并大力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1 云南省执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背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精神,结合云南省实际,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颁布为云南省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工作提供了依据,《实施意见》又对“十四五”期间的云南省农村地区发展做了整体布局,明确了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将成为未来“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农业的高质高效发展,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1]。只有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实现云南省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激发乡村地区的发展潜力,保障农村地区的稳定与社会进步,让广大农民获得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2 云南省农村地区发展存在的困难

2.1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产业已经走向了机械化,随着大量农业机械的应用,对于田间道路、桥涵等基础设施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2]。但是,云南省在这些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和建设不足,也缺乏日常维护,限制了云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且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土地经营也越来越多,而云南处于云贵高原,山地多、平地少,这都给云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近年来,由于全球天气变化,极端气候情况增加,云南省频繁出现干旱问题和洪涝灾害问题,需要建设更多的水利设施来解决。因此,未来首先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云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石。

2.2 农村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云南省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有着美丽的乡村环境,这是未来云南省农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依旧面临农业污染问题,尤其是我国农业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长期以来,农药、化肥、薄膜的大量使用和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造成了耕地板结、土壤酸化等环境污染问题。如何有效控制这些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避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云南省相关部门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难题。

2.3 云南省农村地区人口空心化,“三留守”问题成为难题

长期以来,云南省农村地区大量的年轻人都前往城市打工,这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大量外来收入,促进了农村地区脱贫,为农村地区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大量年轻人外出,使得云南农村地区逐渐出现了人口空心化和“三留守”的难题[3]。如何衡保障农村地区的有效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发展平衡,是未来云南省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又一难题。

2.4 云南省农村地区人才短缺,高素质人才稀缺

随着云南省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由于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地区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稀缺[4]。云南省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加之农村与城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差距,导致云南省人才下乡存在着许多主客观方面的限制,如何把年轻人,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留在农村地区,从而有效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的素质,这也是推进云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难题。

3 未来云南省农村地区发展策略

3.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要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发展步伐,首先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云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石。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未来云南省农村地区发展的第一步。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有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从而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最大的短板。通过公路、铁路、物流体系、电子商务体系、金融体系、医疗体系、教育体系等全方位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云南省农村地区得到全面发展,为未来云南省美丽乡村、幸福乡村的发展奠定基础。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必然需要大量资金,可以考虑以政府资金为引导,通过政策支持等方式,大量引入社会资金,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将云南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首先建设起来,这是云南省农村地区发展工作的最关键的一步。

3.2 发展绿色产业,把云南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云南省农村地区的绿水青山是其特有优势,要全面发挥这一优势,坚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路线,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应该坚持优先保护自然生态,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农村经济的业态丰富,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健康养老”“农业+文化”等新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园,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打造“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健康养老”“农业+文化”等新业态。发展绿色产业,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这是云南省农村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3.3 培养新时代的新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未来云南农村地区的发展必然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参与,要培养新时代的新农民,提高农业人口素质,推动农村人才振兴。可以通过发展农村产业,让年轻人留在农村地区,让年轻人在家里就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这样既能补齐农村地区人才短板,又能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问题,解决农村地区的社会问题。政府可以推动城市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机构为农村服务,通过各类培训和实训,选拔一批农村地区一线优秀干部,把农村作为培养干部的大舞台,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速培育一批高学历、会技术、会管理、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服务农村产业,健全农业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强企战略,搭建招商引资平台,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通过产业振兴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

3.4 加强云南省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建设

要做好农村地区发展工作,就必须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要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云南省农村地区未来的发展,不能只靠农村,要统筹城乡发展。农业本身不具备产业优势,很难通过自身积累快速发展,故需要通过城市资源要素的强力反哺来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要从健全保障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为改革注入动力。大力、有序、有力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有能力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内进城落户,保持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使进城的农民能够在城镇安居乐业。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量的政策和促进措施的指引下,云南省农村地区发展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其中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环境污染问题,农村地区人口空心化、“三留守”问题,农村地区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稀缺问题突出。可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绿色产业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培养新时代的新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人才振兴、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建设来有效促进云南省农村地区发展。

猜你喜欢

云南省基础设施人才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人才云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