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大自然,让角色游戏“素颜出镜”
——农村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户外角色游戏的实践探究

2021-12-01

好家长 2021年10期
关键词:计划材料游戏

文 金 燕

本文结合农村幼儿园特有的自然资源,尝试在户外开展角色游戏,通过熟悉环境和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制定游戏计划、收集材料、布置场地、注重游戏分享、教师有目的地观察等策略,促进幼儿的能力提升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问题提出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为特征,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目前,幼儿园角色游戏大多在室内开展,由于场地和材料的限制以及教师的主观预设等因素,束缚了幼儿的想象与创造,限制了游戏的发展。如何让角色游戏回归本真,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发展,教师进行了积极尝试。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陶行知也说过:“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基于以上理念,结合园所实际,教师尝试在户外开展角色游戏,让幼儿回归大自然。

二、实施策略

我园地处农村,教学楼前有一处占地面积1 000多平方米的原生态草坪。经过改造后,草坪上增加了池塘、土丘、沙坑、隧道、游戏小屋、大型综合性滑梯、四季花草树木,旁边还有大片的种植园地和动物饲养角。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幼儿游戏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和充足的材料。

(一)熟悉环境和材料

熟悉游戏的环境和材料是开展户外角色游戏的前提条件。幼儿只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才能大胆地想象和灵活地创造。教师利用户外活动和饭后散步等时间,鼓励幼儿去户外游戏场地观察和探索,给予充分的机会和时间让幼儿接触这些自然资源。

幼儿在接触大自然中,萌发了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意识。泥土、砂石、树叶、树枝、野花、野草、成熟的作物等,都是幼儿游戏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这些自然材料生成了和拓展了幼儿的游戏。

(二)开展充分的讨论

大自然会激发幼儿的奇思妙想。教师为幼儿提供发表自己意见和倾听同伴声音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幼儿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

⒈随机讨论

教师鼓励幼儿利用自由活动,让幼儿表达对游戏的想法。在这种个别化朋友式的“聊天”中,幼儿能畅所欲言,激发思维的火花。幼儿会经常讨论最近看过的动画片、听过的绘本故事以及游玩的经历,这些内容源自幼儿的生活,幼儿有相关经验和兴趣,往往是新游戏主题生成的重要来源。

⒉集体讨论

在户外角色游戏开展前,师幼会开展集体讨论。幼儿自愿担当游戏发起人介绍自己的游戏,对发起人提出意见和疑问,逐步让游戏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游戏发起人对游戏已经有了初步规划,通过集体讨论,进一步扩充游戏内容,完善游戏预设。

⒊小组讨论

根据游戏主题开展分组讨论,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小组,由游戏发起人组织讨论。小组就游戏中的细节进行商讨,如需要的材料、场地安排、游戏规则、具体角色分配等,讨论完毕后制定游戏计划。

(三)制定游戏计划

游戏计划贯穿游戏始末。幼儿将和同伴把商讨结果以绘画形式展现出来,是幼儿有计划地开展游戏的重要依据,让幼儿了解所有主题的游戏规则,让不同的游戏主题交往互动;在选择材料时,更有目的性,节约了选择时间;在进行游戏时,幼儿增加了任务意识,减少了注意力游离现象;在讲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计划表的执行情况有针对性地自主讲评,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和游戏水平。

游戏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调整计划。因此,在户外游戏场地,教师提供了纸和彩色笔供幼儿随时修改计划。一份游戏计划会随着游戏的多次开展而不断调整和改进,记录着幼儿思考和成长的历程。

(四)收集材料、布置场地

幼儿依靠直接感知,认识周围的事物。只有让幼儿直接参与材料的收集,才能激活他们的灵感。除了根据游戏内容有意识地收集材料,教师也会引领幼儿一起收集落叶、果实、树枝、石头等,分类放在资源框里。资源区里还提供了一些低结构的废旧物品,如布、绳子、轮胎、砖块、木板、硬纸板、小树桩等。游戏中,幼儿会将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幼儿能根据地形和设施,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游戏开展的区域,并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创设。例如,在钓鱼游戏中,幼儿需要为钓鱼的顾客提供座位,可是小池塘周围没有坐的地方。于是,幼儿从资源区滚来了小树桩和轮胎摆放在小池塘的周围,创设了相应的场景。

(五)注重游戏分享

分享交流是角色游戏的重要环节,对幼儿经验的提升和内化起到关键作用。

⒈结合游戏计划进行反思和调整

幼儿借助游戏计划对小组的游戏进行回顾和反思,就计划的达成度进行评价:哪些活动开展很顺利,哪些任务没有完成,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怎样调整……幼儿在集体讨论后形成相应的意见,进行计划调整,促进游戏持续开展。

⒉借助照片和视频开展针对性讲评

教师根据自己的游戏目标,有意识地将典型游戏行为或片段给幼儿观察并讨论,以解决幼儿游戏中共性的问题,帮助幼儿内化游戏经验。

⒊绘制游戏故事分享游戏体验

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游戏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和同伴、老师、家人进行分享。幼儿在分享体验的同时获得游戏经验,教师也能进一步了解和发现幼儿。

(六)教师有目的地观察

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好观察者、倾听者,不要急于介入幼儿的游戏,要学会等待。为了让教师在户外角色游戏中更有目的地观察,教师初步确立了户外角色游戏的目标,包括社会交往、学习品质、想象与创造、运动能力、探究能力等五个方面,并对每个目标进行细化。每个年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细化目标进行目标行为描述;每个班级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户外角色游戏学期观察计划。

三、几点思考

(一)凸显游戏主题

以往的角色游戏大多是教师预设的,不少主题固定不变,如娃娃家、医院、理发店、超市等。但在户外角色游戏中,所有的主题都是幼儿主动生成。上学期,大班户外角色中共出现了24 个游戏主题,新增的有16 个,其中出现了想象类游戏主题,这在室内角色游戏中从未出现过。想象类游戏都源于幼儿感兴趣的动画和图书。

(二)激发想象能力

在开放的户外环境中,幼儿游戏才能充分、自由、自主地开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大自然中随手可得的材料对幼儿来说既熟悉又新奇,自然材料替代性强又具有再造性,更容易激发幼儿表征行为,生成新游戏情节。例如,在“探险队”主题游戏中,幼儿生成了“爬山”“滑雪”“挖宝藏”“过独木桥”“沼泽救援”“抢救”等多个情节。在这些丰富的情节中,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材料,涌现了大量的表征行为。幼儿利用树枝代替“登山拐杖”;用轮胎和绳子进行组合,制作成滑雪的“雪橇”;用石头、贝壳代替“宝藏”;用木板架在池塘上当“独木桥”;把土坑和沙池想象成“沼泽”;用树叶制成“草药”等。

(三)增强合作能力

户外角色游戏给予了幼儿更多合作、交流、协商的机会。确定主题、制作计划、分配角色、制定规则、选择材料、布置场地等,都需要幼儿之间充分交流、相互协商。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也会通过猜拳、轮流等方式解决矛盾,合作协商能力逐渐增强。

(四)提供表现机会

虽然幼儿的性格各不相同,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但是户外的角色游戏让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均等表现的机会。一些性格内向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大胆表达和表现;一些能力弱的幼儿会有令人惊喜的想法和创造。角色游戏不再是教师预设的表演和模仿,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

(五)亲近自然,乐于探究

户外角色游戏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陶冶了幼儿的性情,萌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了幼儿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例如,在收集落叶的时候,幼儿发现有的树落叶,有的树不落叶。于是,关于常青树和落叶树的调查活动应运而生;冬天到了,幼儿发现花草树木以及动物的一些变化,生发出讨论“动植物如何过冬”的话题,后来又生成了《给树过冬》班本课程。

(六)转变教师观念

通过开展户外角色游戏,教师看到幼儿的表现和发展,逐渐摒弃以往包办代替和高控的行为,在各项活动中相信幼儿,学会放手,给予幼儿发现、操作、想象、创造的机会,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计划材料游戏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材料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