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森林抚育水平的技术要点及策略建议

2021-12-01颜廷强孟雪梅

广东蚕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森林抚育林区林木

颜廷强 孟雪梅

(山东省曲阜市防山镇人民政府 山东曲阜 273130)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为了进一步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发展,必须要落实好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优化工作,这其中就必须要完善落实森林抚育工作。森林抚育工作是建立在科学合理手段的基础上,结合森林资源的实际生长规律,以及不同地区的群落生长特点,以人工干预的方式落实资源体系的培育和拓展,同时也要结合社会的整体林木资源需求及发展现状合理地调整方案,具有极强的系统性特点。森林抚育工作能促使森林资源能够得到全方位的管护,提升其社会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1 森林抚育的概念及积极影响

1.1 森林抚育

森林抚育是指为保证幼林成活、促进林木生长,在造林到林木成熟以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除草、松土、施肥、剪枝、抚育采伐等各项措施。一般在进行森林抚育时,应当遵循集中连片原则、分类经营原则和森林抚育公开原则[1]。

1.2 森林抚育的积极影响

1.2.1 提升林分质量

合理有效的森林抚育可以增加林木的胸径径级,增加林木的高度,清除劣质林木,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实现树种的有效保护,促使林木健康成长。

1.2.2 优化树种结构

通过森林抚育可以及时清理生产不良和枯死的树木,有效优化林分树种,为树木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保证树木生长的质量。

1.2.3 有效提升森林质量

通过森林抚育工作可以对森林树木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调整和控制,为树木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使优质树木的比例有所提高,从而提升森林的整体质量。

2 提高森立抚育水平的技术要点

2.1 幼龄林抚育

幼龄阶段的树木种植密度较小,在生长过程中对土质的要求很高,且需要大量的光照。因此,为了保证树木能够正常地吸收养分、受到均衡的光照,林业管理人员除了要对森林中影响树木生长的杂草进行定期清除,保证森林中的树木得到更好的营养供应外,还应当在树木生长到指定状态时,通过砍伐林木中生长不良的树木个体和对树木进行修剪的方式,避免由于密度过高或高度过高树叶遮挡造成的养分吸收不良和光照不足导致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除此之外,为了维护土质内部的生态环境平衡、确保土壤中存有大量的养分,还应当定期地进行大规模的施肥处理。

2.2 中龄林抚育

对于中龄林而言,尤其要注意应当保证树木的生长区域及生长区域内的日照和营养充足,因此,应当对郁密度在0.8以上的树木进行适当的砍伐。砍伐的季节最好在秋冬季节,对于受病虫害的树木应当整体砍伐,对于总体质量不好、长期发展态势不好和生长过于茂盛的树木也应当予以砍伐,只保留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树木[2]。

2.3 修剪枝条

对树木进行修剪枝条是森林抚育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修去树冠下部1轮~2轮活枝或已枯死和濒临枯死的树枝,从而为树木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透光、通风等生长条件。对树木进行修剪枝条也可以使树木干型通直、冠型优美[3]。大部分树木的修枝时间一般在早春较好,对于不同的树木二次修剪时间的间隔时间存在差异,不同树种、树龄、立地条件的树木,其修剪强度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林木的实际生长状态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剪。

2.4 透光伐

透光伐又称除伐,其主要是为了改善目的树种和优良植株的生存空间对不良植株和非目的树种进行砍伐,是幼龄时期调整林分的森林抚育技术。

2.5 卫生伐

对森林内遭遇病虫害和森林火灾而枯死、损伤的树木称为卫生伐,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和改善林内的卫生状况。

2.6 生态疏伐

以改善林内光照条件、为林木提供更多生存空间而进行的林木砍伐称作生态疏伐。

2.7 生长伐

为了调整林分密度、提升林分质量、加速优良木生长而伐除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一般在中龄林中进行,间隔期7年~15年。

2.8 森林抚育的剩余物处理

森林抚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物,这些剩余物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回收利用的剩余物,应当将其运送至相应的作业场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一类是无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对于这类剩余物应当按照规定,谨慎处理,避免对林木生长和周围环境造成损害,如对于感染病虫害的采伐剩余物应当在林外进行焚烧处理。

3 提高森林抚育水平的策略建议

3.1 采用合理的抚育技术

为了保证森林抚育的有效性,林业工作人员应当对森林抚育进行踏勘,并将情况如实上报给上级部门,上级部门根据森林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2015)的技术规定,选择科学的抚育技术,制定合理的抚育方案。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森林资源覆盖率的不断上升,不同区域的森林抚育技术体系的制定也需要因地制宜,可以在当前的绿色旅游经济及林木农业协同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分析,确保森林资源体系的抚育技术选择能够满足地方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社会的环境保护需求。

3.2 强化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

当前我国森林抚育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标准,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森林抚育人员的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出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定期组织林业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根据林业管理人员的考核情况和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及时对相应的培训内容做出技术上的调整,从而增强森林抚育的效果和提高其水平。除此之外,森林抚育人员也应当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在实际森林抚育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探索,熟练掌握运用森林抚育技术要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的工作,促使森林抚育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演化。

3.3 严格把控作业质量

要建立健全森林抚育相关的工作标准和岗位责任制,在森林抚育工作过程中加强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的控制,严格确保森林抚育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确保森林抚育工作的作业质量,对于森林抚育工作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应当予以适当的惩罚,对于森林抚育工作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森林应当进行二次作业。

在此基础上,必须要全面打造完善的森林资源养护屏障,要坚持将生态区位重要及生态较为脆弱的林区资源,划分到国家乃至省级公益林的区域内。要构建市级以上的供应链,确保生态抚育工作的落实,同时可以形成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进一步强化人工经营及抚育的有效性。另外,还需要落实好天然林及人工林这两种林区资源的角度落实针对性分析,针对有天然母树分布的人工林区域,必须要建立在促进天然更新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干预,要让人工干预逐步演变为天然自我调整,打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混交林。这样才可以提升森林抚育的生态效益,确保抚育工作的落实,满足林区的自我生长及调整需要。还需要以人工抚育作为提升林区资源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新型的树种,提升森林资源的抗自然灾害能力,打造人工混交林,全面提升林区资源的综合质量,这样才可以逐步降低人工干预的比重,促使林区资源具有循环可再生的能力。

3.4 建立健全森林区域防护体系

林区本身的面积较大,地形复杂多变,因此多林区的管理往往容易出现细节上的问题,如森林火灾、病虫害及违法分子的乱砍滥伐现象。这些都对林区的树木生长造成了较大的隐患,严重影响了森林抚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林区的保护制度,逐步构建出健全的森林防护体系,减少对林区内树木的损害。除此之外,还应当逐步完善、调整和优化森林抚育监管工作体系,确保森林抚育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和全面的监管。尤其是要注重建立健全森林抚育技术的评价和检测体系,通过监管和评价工作,深入挖掘森林抚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积极总结出相应的抚育经验,从而提升森林抚育的质量。

通过当前的遥感监测体系和地理定位系统,在BIM技术的基础上,构建立体化的森林防护平台,将人工干预及人工防护工作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建立起高效的预警机制。一旦发生森林火险及其他自然灾害就能够快速地定位,并且做好应对工作。森林防护平台还能够针对林区的实际发展状态进行全过程监测,确保能够全面杜绝森林砍伐等危害林区资源的现象出现。除此之外,还需要综合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趋势及国家政策,落实好林业部门的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把握林区资源的发展新形势,定位新挑战,落实好全过程管理,这样才能够构建立体化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促使林区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化发展和全方位的保护。

4 结语

林业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优秀的森林抚育技术有助于推动林业稳定高效的发展,但目前我国森林抚育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森林抚育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创新和提升,完善森林抚育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工作制度,保障森林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森林抚育林区林木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的重要性实践
什么是碳中和?
辽西地区森林抚育的理念与实施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县级森林抚育工作存在问题与策略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