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番茄高产种植管理及成本控制

2021-12-01史欢欢

广东蚕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湿度幼苗番茄

史欢欢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番茄原产于南美洲,现如今已经作为食用蔬菜在全球广泛种植,在我国的南北方均有种植番茄。番茄不仅可口美味,而且营养价值高,烹饪方式多,可以煮食,可以加工成番茄汁或番茄酱,甚至还可以直接生食,因此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极大。为了满足市场的供应量,我国引入了大棚种植技术,在提高番茄产量的同时也能保证番茄的质量。

1 种植管理

1.1 种子处理

先准备充足的热水,将种子放进去浸没,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消毒并且减少病虫害,浸泡时种子中的杂物会浮出来,可以将其清理干净,然后把坏的种子和不饱满的种子挑出去,将挑好的种子再次放入热水中,一般需浸泡3 h~4 h。

1.2 苗床制作

首先对选择的土壤进行处理,保证其无病虫害、无污染,然后将农家肥打碎后与土壤充分搅拌,利用筛子处理清除杂物,再浇适量的水,将种子播种在上面,最后在种子上覆上一层土。

1.3 苗期管理

播种后到长出幼苗期间,无须开棚放风,白天棚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5 ℃~30 ℃之间,夜间的温度不低于18 ℃。在此期间要观察幼苗的出土情况,当有75%左右的幼苗长出时,可以把地膜揭开,幼苗在见光的情况下能够健壮生长,但是需注意幼苗的生长速度,以免出现徒长的情况。等待幼苗长齐后一周左右,白天的温度不低于20 ℃,不高于25 ℃,夜间温度可控制在12 ℃以上,在早晨可将地膜掀开,到了晚上再将其盖上,同时要注意苗床的湿度,如果太湿可以在表面覆盖一层细土,如果表面太干,可适量的洒水[1]。

幼苗苗龄至30 d左右,有两片真叶长出时,可对其进行分苗。选择晴朗的天气,先对其进行间苗,株间间隔10 cm,行间距10 cm。在对幼苗定植前10 d,可对幼苗放风,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要注意白天和夜间的温度保证幼苗的抵抗力。如果番茄苗比较小,要尽量少浇水,在分苗后可适量浇水,定植前一周需控水。

1.4 湿度控制

利用大棚种植番茄,需注意其湿度。其实在整个生长阶段,湿度都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若是不能有效控制湿度,会导致病毒和细菌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到幼苗生长。常见的调节湿度方法有:

(1)用生石灰。如果大棚内的湿度比较高,种植户可以利用生石灰降低棚内湿度。根据棚内的实际情况放入适量的生石灰,可以有效吸收水分,还可以提高温度,但是不可盲目地增加生石灰使用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将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2)放风。棚内与外界的温度不同,因此需要调节温度。可以在天气比较好的情况下对其放风,但是一定要把握风口的大小,避免风口太大,造成湿度调节不均匀。严格控制温度,也能减少虫害出现。

(3)膜下灌水。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湿度的方法,在满足番茄生长过程中用水需求的同时,还能增加棚内的湿度。

1.5 科学施肥

施肥管理是很重要的,合理施加肥料,可以保证番茄的坐果率,同时也能保证番茄的质量。在幼苗阶段可适量的施加氮肥、磷肥,可使番茄更好地生长发育,要增强其抵抗力,就要注意钾肥的使用。种植人员可根据幼苗的长势合理使用复合肥[2]。

1.6 定植

幼苗长至20 cm高的时候可进行定植,为了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在定植过程中需注意这些事项。(1)根据幼苗的大小进行起垄,垄高10 cm,株间距为50 cm×25 cm,垄宽50 cm。不同的品种种植密度有所不同,一般早熟的品种种植密度相对稀疏一些,中晚熟品种可适量地增加密度。(2)在定植之前可对土壤进行处理,再起垄前可使用复合肥。(3)在定植前先对苗床进行灌溉,保证苗床滋润不可伤及其根部,然后对幼苗进行分类,挑拣过后再进行定植。(4)定植后,可在清水中放入助状素,7 d喷洒一次,一般需要喷两次。除此之外,也需要喷洒矮壮素水剂,同样喷两次。

2 田间管理

2.1 中耕

定植后番茄幼苗生长较快,根系向下生长。进入出苗期,需要进行适量浇水,在浇水过程中可以掺入复合肥,为提高产量做好准备。为了保证番茄苗正常生长,可对土壤进行中耕,在翻地的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番茄苗的根系,以免导致根部受到损伤。适当地进行中耕,不仅可以避免土壤出现板结的情况,还可以使土地的温度有所提高,从而增加土地通透性。

2.2 控制温度

控制棚内温度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番茄生长情况对温度进行调整,在坐果阶段,温度应控制在25 ℃~30 ℃,夜间温度在15 ℃以上。在冬季时,虽然大棚内的温度相对较高,但如果长久不能达到预期的温度,需要尽量减少通风的情况。为了增加温度可使用地膜,等温度回升后,适量地进行透气,降低湿度。蹲苗期后可对番茄苗进行浇水,在每次浇水时可配合使用适量的尿素,一般情况下两周左右浇水一次。如果出现了旺长的情况,可使用助壮素,同时要注意棚内的温度情况,应保证地面温度在20 ℃以上。

2.3 整枝

番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植株分杈的情况,因此需对番茄植株进行打杈处理。将多余的侧枝清理干净,保证植株的营养需求,让主枝获取更多的养分,有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也可使植株的抵抗力更强。在整理枝叶的过程中,可以将枝干绑在支架上,然后将其固定,方便后期采摘。

2.4 增强大棚内通光性

番茄在后期生长中对于环境要求非常高,需要进行大量的光合作用,因此可提高大棚的透光率,从而增强植株的抵抗力。光照时间少会导致坐果率低,所以要注意对光照进行有效的改善。

2.5 畸形果的处理

在番茄成熟阶段会出现很多的畸形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非常多,与没有有效把控好棚内的温度有直接关系。这个阶段可使用适量生长调节剂,从而减少畸形果的出现。同时也要注意保证番茄水分充足,否则会引起落果,同时要适当地追加肥料。

2.6 防果实脱落

在盛果阶段,应注意大棚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5 ℃,土壤湿度在20%~25%,并且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从而有效防止果实脱落。可增加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并且喷洒适量的防虫药剂。

2.7 果实清理

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番茄进行促熟,一般使用的是乙烯,这样可以使番茄成熟得更快。种植人员应及时采摘成熟果实,以免果实落在地上,导致果子毁坏,同时也会导致细菌腐蚀。采摘好的果实应轻拿轻放,保证果实的质量[3]。

3 病虫害防控

3.1 病害

在种植前期就应该落实防病工作,应保证大棚内的湿度和温度,并将大棚内的老叶、病果、病枝全部清理。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出现灰霉病可使用阿米西达悬浮剂进行喷洒;叶霉病会使叶子出现干枯的情况造成果实畸形,出现这种现象可使用菌毒清进行防治;如果出现早疫病,会影响到整个植株的生长,因此防治以使用杀菌剂为主。

3.2 虫害

在番茄的整个生长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棉铃虫和飞虱,对茎、叶、芽造成不同的损害,因此需根据番茄的生长情况及时打杈,及时发现虫果,利用药物进行喷洒杀虫。

4 成本控制

很多种植户为了增加番茄的产量会盲目地进行投入,比如施加过多肥料,很多时候不但没有出现增产的情况,反而会对番茄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需加强成本管理。

4.1 树立成本观念

首先种植户应该树立成本管理观念,须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番茄种植过程中需要的费用较多,如种子成本、搭建大棚成本、农药费用、浇水施肥成本、地膜成本、定植成本。种植户在实施成本管理工作时,可将实际所需费用进行记录,对成本进行核算,有效掌控资金流向。同时加强土地管理,提升防虫害意识,可间接节省成本。

4.2 加强施肥管理

针对番茄种植中需要的营养元素,可通过利用农家肥满足。使用农家肥不仅可以使成本降低,并且能满足无公害的要求。在大棚番茄种植过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鸡粪,可以先将鸡粪进行腐熟处理,鸡粪中的氮元素非常丰富,为了保证微量元素更充足,可适量地搭配复合肥料。除此之外,也可以将落叶和秸秆腐熟后同时使用,为番茄提供更多的营养元素。为了保证其钙元素丰富,可以使用生石灰,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大棚的湿度,又能提供钙元素,还可以杀菌,保证番茄的生长质量,还能减少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收益。

4.3 减少病虫害发生

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病虫害,会造成番茄果实畸形或是减产的情况,这些都会导致整体成本升高,因此应减少病虫害的出现,以免影响种植收益。首先,种植株数要合理,对棚内的番茄苗进行适度的修剪,减少病菌感染,给其提供正常的生长环境,可减少虫害和病害的出现。其次,对土壤进行消毒,在种植之前可对土壤进行灭菌处理,保证大棚内的环境干净卫生,以利于番茄生长。在平时管理中一旦发现了病叶和病果,要及时进行处理或者是销毁,以免导致大范围受到影响。也可以利用整治的方法减少虫害,出现虫害时可利用人工捕杀和灯光诱杀的方法处理。但是种植户一定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不能随意增加浓度,否则会影响到植株的生长,还有可能会导致番茄叶片老化,影响到光合作用,造成植株大幅度的减产,从而造成收益低,间接导致成本增加[4]。

5 结语

大棚番茄的种植可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为了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收益,需提升大棚番茄种植管理技术,同时也要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提高番茄的产量,减少病虫害的出现,达到种植成本降低的目的,为番茄种植户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湿度幼苗番茄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希望
加湿器用不对 警惕肺炎缠身
HOME家系列
带有双检测结构的电缆接头保护装置
爱挑剔的番茄
跟踪导练(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