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效果

2021-12-01杨浪群

广东蚕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培育病虫害水稻

潘 意 杨浪群

(林溪镇农业农村工作站 广西柳州 545505)

在水稻培育期间,病虫害区别于不可从源头防控的旱灾和涝灾,在农药应用及培育环境管控的调控下,其对整体粮食生产的威胁度日益下降。但随着每年不同程度的病虫害暴发,国内广大水稻培育企业及新型水稻研究组织逐渐意识到,尽管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农药的使用量,但随之而来的农药残留超标依旧对行业发展、科学研究及民众使用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长期使用不同成分的农药,亦会污染当地土地。由此可见,进一步探究切实可用的水稻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刻不容缓。因此,文章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效果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领先世界的水稻培育大国,在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的长期引导下,我国的水稻产量提升及水稻种类拓展始终呈现较为喜人的发展状态。粮食作物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尽管较为常见,但因其发生频率较高,且根据每年生态环境的变化,其发生规模及分布广泛度均会发生改变。虫害由侵食水稻的害虫主导,其相较附着于植物表面的病害更难控制。如不提前预防和及时处理,水稻病虫害甚至会致使一定地区的水稻作物颗粒无收。如对其进行过度的防治处理,亦有可能破坏当前地区的生态环境[1]。

不同的粮食作物均有其独特的生长周期,水稻亦同。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时,不仅要优先进行种植场所地质考察及生态环境调研,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减少作物增量培育和虫害预防工作对环境资源的占用和侵害。除去专业的水稻研究组织,多数以生产水稻盈利的普通企业多选择经济实用的农药防治方法。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概述

现今广泛应用于现实生产及研究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分为化学、生物、物理及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即应用农药防治,但趋于绿色防治这一要求,对于农药的选用应确保其成分低毒,长期使用不会对种植地及周边土地地质产生较大的影响。与治疗人体疾病类同,药物防治手段既是高效、简单的手段,也是绿色、健康要求下的最终手段。通过对当前市场上存在的绿色农药进行简单的了解,不难得出可治疗专项虫害的农药毒性及安治效率远高于兼治农药。

生物防治即应用细菌降低水稻植株病虫害的基础发病率。相对常见的有解淀粉芽孢杆菌、绿僵菌油悬浮剂。其作用与人类疫病防治的“疫苗”类同,在水稻抽穗前期,可适当将有机诱导抗病剂与可合用的稻用化肥混合,定期向水稻植株施撒。此类防治手段与化学防治的区别是柔性地令植株自身产生抗药性,且可在一期的水稻生长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其施用不同菌型,使其产生对多种病虫害的抗病性[2]。

物理防治即应用人工光源吸引害虫。水稻虫害对应虫多具有趋光性,应用专业的杀虫灯可模拟日照温度,制造柔性光源,搭配杀虫电网可高效诱杀水稻飞虱、玉米螟虫及稻纵卷叶螟等常见害虫。此类防控手段资金耗用适中,且可循环使用多年,但需注意应合理考量杀虫灯安装的数目,避免产生光污染。

农业防治即全面提高基础培育工作的执行效率,除却基础的化肥施用及灌溉用水的把控,还要定期考量农家肥与化肥的混合应用,及时处理弱株病株,逐步优化当前水稻的生长状态,使其持有较为良好的状态,降低病虫害发生对自身的即时影响。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

3.1 完善工作方案,以点带片

当地水稻种植场所管理者应优先参考地方政府下发的绿色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相关通知,有效完善过往防控工作方案。在必要情况下,亦可结合新式技术重新制定工作方案,以确保其可行性。当地政府生产及环境管理部门亦应联合本地水稻种植大户、优秀企业、科研部门进行系统的绿色病虫害技术应用模式规划,专业人员可有偿向个人水稻种植组织分享其应用的最前沿的绿色防控技术,个人组织可在后期为其反馈应用数据,便于其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和探究[3]。

3.2 优选实用技术,确保应用

在多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手段中,物理灯源防治及生物天敌防治成本较低,相对较易普及。当地政府可优选此类经济适用的技术进行推广,并在后期协助、监督各水稻培育组织进行使用。针对生物天敌防治手段,相关人员可联合当地生物环境研究人员对近年常见的病虫害进行分析与明列,并从生态入手,构建水稻相关害虫及病原相对应的天敌适应生存的环境。针对物理灯源防治手段,政府人员可适当调用资金,拨款给部分贫困地区的水稻种植户及个人企业进行杀虫灯的购入及安置,或启用福利贷款的形式,鼓励民众尝试此类防控手段。为确保民众及个体落实应用,政府亦应同步安排灯源设备及用电检修人员和生态环境评测人员,并定期向应用技术的民众进行反馈调查,确认防控效果。

3.3 指导技术培训,严控回收

水稻病虫害防控在后期推广应用形成一定规模后,需进一步完善整体框架,在乡镇的农务服务站配置技术指导人员,创建技术培训班级。此番操作,一则便于当地水稻种植群体有途径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技术知识学习,二则可从中探寻不同人群对技术实际传授的受教感受,协助简化技术构成,提高应用效率。同时,过往农药及防控技术应用药品等产品的废弃包装物,因长期使用必然会形成堆积之势,因此后期维护的工作亦相对重要。政府人员应全力支持毒害性药品包装物的回收及集中处理,设立专用的回收和处理点。推行试点的相关人员亦应适当启用奖惩制度,鼓励农忙时期的民众和企业配合回收工作。

4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4.1 无公害栽培技术

在自然环境下培育的水稻适宜各种年龄阶段的消费者食用,而无公害栽培技术培育的水稻则更加适合孕妇和体质较弱的人员食用。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优质水稻品种,严格控制植株的种植密度,讲求纯天然无污染的肥料应用。除此之外,灌溉用水的pH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亦要多加关注。通过阶段时间的观察,适宜应用的灌溉用水pH应在5.5~8.5之间,水中如存有汞、镉、铅、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即使相对微量,亦要考量长期灌溉后对水稻植株果实的影响。光照方面,因光合作用能促进水稻作物内部有机物的进一步生成,种植基地的管理人员应注意不同类型水稻对日光照射的需求,活用机械设备对其进行调控,为水稻高产优产谋求更优质的条件[4]。

4.2 基因防控技术

基因防控技术从育种入手,在诸多水稻研究基地广有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提取自然条件下呈现生长优势的水稻植株中的基因,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改良,使其克服自身培育短板,能够充分抵抗苛刻环境下的各类病虫害的侵袭。此类技术取得成果的周期较长,资金投入较大,尽管其对我国当代水稻生产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并非适合国内每一地区采用。

4.3 理化诱控技术

理化诱控技术相较单一的物理防治技术,增添了害虫引诱剂这一化学防治内容。如在部分水稻害虫的生长初期,可将对应其羽化阶段的引诱剂安置在常规的杀虫灯及诱虫板上。螟虫作为水稻培育期间常见的害虫,其涵盖的二化螟及卷叶螟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极其恶劣,对其投用引诱剂需遵循每534平方米水稻田必存一剂量。但因秉承绿色防控原则,需在每季水稻成熟前回收引诱剂,避免对单类害虫的过度捕杀,影响现环境的生态平衡。

4.4 生态调控技术

生态调控技术相较理化诱控技术的“减法”防控选择,其推崇保持培育环境生物环境的“加法”防空选项。变更一处环境的生态需要做长期努力,因此可以“微调生态,重调稻种”为基础,优先应用先进技术提升水稻植株抗病性,从适应环境这一角度确定绿色防控的基调,进而整理当前自主微调生态环境及新式植株阶段性培育对环境带来影响的相关数据,进一步探寻虫害的高效处理办法。永不止步地营造相对整体的新式水稻优育生态环境,灵活多变的培育计划,即是此绿色防控技术的特点。

4.5 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如其字面所述,为将多种适合当地水稻种植应用的防控技术进行融合使用。为追赶发展飞速的现代生产技术,回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集成且绿色的病虫害防控技术才是当代水稻培育、生产及研究组织最切实需要的。配合此类技术的规划,一系列的新式设备亦将应运而出,且相关研究学者可根据使用者需求的不同,设置性价比最高、绿色执行最彻底、提产效果最佳等不同集成技术的选择。

5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

5.1 改善生态,促成可持续发展

水稻病虫害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可有效改善种植基地地质,或进一步创造利于人类生产开发的理想生态环境。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推进,各类化学药品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在进行水稻病虫害生态相关防治手段的应用时,势必会对环境中影响稻田生态的虫类产生影响。其中,益于水稻种植、培育,积极捕食害虫的瓢虫、绿盲蝽及蜘蛛等虫类呈现的种群优势,一方面代表水稻优产结果的确定,一方面亦代表技术应用有度,周遭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外,绿色防控技术中非药物部分应用比的逐步提升,最终可促成自然环境达成更加适合稻田培育的可持续发展境况。现代食品生产与生态发展的和谐共生,不仅能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亦能提升食品安全,进一步节省稻谷达成食品级处理工序的资源消耗[5]。

5.2 提升产量,改善当地农业经济

过往水稻种植组织为提升产量或会选择更加节省成本的化肥催生法。即使是面向科研的学者组织,亦会对资源及时间消耗需求较高的绿色防控技术望而却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落实此类防控技术,可提升种植土壤肥沃度,高效避免常见病虫害对自身培育水稻植株当下乃至未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促使农户、企业及研究组织获得更符合期望的水稻产量,改善当地农业经济。农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成功案例在前,水稻种植从业者的绿色种植理念也将随之在国内迅速扩散。主项业务的繁荣,亦会带动水稻种植相关农用肥料、供水、种植机械行业的同向进步,届时,国内的有机水稻产品市场将迎来更盛的发展前景,部分省市甚至可达成农业富省的高阶目标,并将自身生产的优秀水稻产品远销他省,乃至国外。

5.3 优化质量,营造绿色饮食社会

作为销售产品的一类,水稻在实行绿色防控技术培育时,亦要考量未来自身在市场上销售的质量。绿色培育的农业产品可称为有机产品,当健康、绿色、品质优秀的产品大量涌入市场,更多的国人从享用到享受到有机稻米带来的优质体验,国人的身体素质亦会日益提升。由此可见,水稻病虫害的绿色化防控不仅切实优化了水稻产品的质量,亦为我国绿色饮食社会的营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6]。此类技术应用的社会价值,会随着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广泛普及而逐步显现,民众亦会从市场需求角度反向鼓励技术的进阶发展,与之形成完美的互促闭环。

6 结论

从当前我国水稻培育生产行业发展现状来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效果不仅影响到国内各省农业及相关行业经济发展,其亦密切关联着国人饮食健康等问题。地方政府农业管理人员、个体组织的从业及研究人员需优先分析我国水稻病虫害常见问题,切实了解我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际应用,并针对其阶段性呈现的改善生态环境,促成可持续发展;提升产量,改善当地农业经济;优化质量,营造绿色饮食社会等效果展开讨论,制定适合自身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启用计划,建立绿色防治技术研讨会,从学习逐步推进到应用,积极投身到当地水稻产品“产、销、质”全面改革的工作中当去。

猜你喜欢

培育病虫害水稻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