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脊倒刺鲃苗种培育技术探究

2021-12-01刘亚水

广东蚕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鱼苗苗种鱼类

刘亚水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 福建漳州 363000)

黑脊倒刺鲃是一种淡水中下层鱼类,它们喜欢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质清澈,而且有很多砾石的溪流中,属于广温性的鱼类,一般情况下只要水温在0~38 ℃之间都可以存活。这种鱼类的性情急躁、善跳、喜欢集群、不耐低氧、非常恐惧浑水、喜欢阴凉环境,一般会捕食一些水生昆虫和幼虫,还有一些小型的鱼类和虾类等,在人工饲养下可以配合人工饲料进行喂养。目前黑脊倒刺鲃已成为广东、广西等地区池塘水库网箱养殖的优质品种,受到了养殖户们的高度喜欢。这种鱼类要做好有效的苗种培育和养殖工作,就要按照大规模的育种标准和要求进行培育,对于培育过程中的各项养殖技术的使用,也是有极多要求的。在围绕具体的养殖计划和养殖规模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够使得鱼苗培育取得突出的成效。

1 黑脊倒刺鲃苗种培育前期相关准备

在广东地区黑脊倒刺鲃的培育大多是在池塘中进行的,因此准备工作就是围绕鱼种生活的宏观环境,即做好池塘相关准备工作[1]。池塘一定要环境安静和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最好要求水底下的淤泥较少,有一定的沙石,有微水流情况,这样便于做好后期的各种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池塘的面积以4 亩左右最为适宜,池塘水深至少要在1.5 m以上,因为这种鱼类非常善于跳跃,如果池塘水过浅,将无法做好相关养殖工作,池塘周边至少要高出水面50 cm以上,这也是为了预防黑脊倒刺鲃在跳跃过程中跳出池塘。在放养苗种前一定要对池塘做好彻底消毒工作。一般情况下在池塘内放养鱼种前,需要提前半个月对池塘用生石灰彻底地消毒,杀死野生杂鱼,消除各种害虫和病原菌。提前一周左右做好池塘的过滤进水,在放养前一天要放试用鱼,只有确认池塘没有任何问题了才能够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以上提到的是一般情况的鱼苗培育,如果是大规模的鱼种培育,那么在培育池准备过程就中有更多的要求。例如,在选择池塘时,选择土池面积3亩以上最为适宜,在保障面积的情况下水深要达到2 m以上,且池塘一定不能有任何污染,还需要做好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水中放置相关的增氧机,放养前的工作和基本的鱼苗培育工作相同,也是需要做好相关的清理工作。

2 黑脊倒刺鲃苗种培育过程需注意的事项

2.1 投苗投饵工作

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投苗和投饵就变得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在鱼孵化后一周左右已经能够正常游动时,就可以将其放进池塘培养,放养前可以先放几尾鱼苗来试水一天左右,一切情况正常后再大规模放养。试水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容易在大规模放养后出现各种问题。在放养时要结合水质情况,每平方米放养100尾左右即可,放苗时水温的差异不能超过2 ℃,否则会给整体工作带来严重影响。投饵时间一般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播撒一次黄豆浆即可,可以结合池塘内具体的鱼苗数量投放相关的蛋黄、酵母粉。也可适当地追肥,保持池塘中的浮游生物数量,让鱼苗能够找到天然的食物,等到鱼苗长到2 cm左右就开始进行人工驯食,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育,鱼苗大多能够长到3 cm左右。因为黑脊倒刺鲃是杂食性鱼类,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无论是动物性饲料还是植物性饲料,它们都能进食,因此在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配合使用鲤鱼类的人工饲料进行喂养,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就可以,后期可以逐渐转化饲料,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喂养不同的饲料[2]。

一般情况下饲料喂养时要坚持四个原则:定制原则、定量原则、定位原则、定时原则。定制原则是指在整个饲料喂养的过程中,要保证饲料不变质,一定要喂养新鲜的饲料,这样才能不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在喂养饲料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定量原则,饲料的投养量根据鱼类大小、饮食情况、天气环境和生长环境等进行投放。每天投放的饲料量占一条鱼体重的5%左右即可,一条鱼吃八分饱就可以了,吃得过饱,会出现各种问题。投放饲料时一定要掌握相关技巧,在开始投放时可以先以少量饲料投放为主,再配合一些声响,让这些鱼类能够形成进食的认知,然后集中抢食,紧接着加快饲料投放速度,等到鱼类抢食的状况激烈度有所下降后,再进行投放饲料,这样能使鱼类充分食用饲料,不会造成大量浪费。定位原则就是在固定的地点进行饲料投放,投食台设置在水下1 m左右,大小和数量结合池塘面积和鱼的数量来决定。定时原则是对于这些鱼类的喂养要每天分三次进行,分别是上午、中午和下午,结合实际的时间安排好相关的喂养工作。

2.2 水质综合管理工作

黑脊倒刺鲃这种鱼类,喜欢在水质清新的水体内生活,不耐低氧,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做好相关的水质管理工作,一般要每隔半个月对水源进行一次集中的更换[3]。在高温季节更换水的频率要更高一些,如每周更换一次,每次换水量结合实际情况至少要大于整个池塘的1/3以上。对池塘中那些残存的饵料要及时进行清理,以免影响整体水质,还要根据池塘水质变化和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换水。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土壤都是红壤,在这种红壤的地质环境下,水质一般呈现弱酸性,因此,在日常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水质改良工作。按照每亩水深的情况,加入适量的生石灰,每隔半个月左右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这样能够实现对水体消毒,让水体呈现弱碱性的状态,有效地改良水质。

2.3 其他

除了做好水质综合管理之外,养殖过程中还要做好其他管理工作。黑脊倒刺鲃喜欢安静、害怕受到惊吓,如果受到惊吓,就会出现应激现象,并拒食数天,这样厌食和不吃食会对它们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针对因为受惊吓而导致鱼类不吃食的情况,可以先停喂食一周左右,再少量地投放饲料,让鱼类来争抢进食。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周边养殖环境的安全性,每天坚持对池塘进行巡逻,观察鱼的综合情况,有异常要及时处理。对进出水口的污物也要做好及时清理,这样才能够保持水流通畅,让鱼类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 黑脊倒刺鲃苗种的病害防治

黑脊倒刺鲃的适应力和抗病能力都很强,但是在人工饲养环境下,放养密度过大、气候水质变化、管理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也会导致其出现一些常见病。对于这些常见病一定要坚持防范。防范是重于治疗的,只有做好防范工作,才能减少疾病对鱼类的影响[4],一定要从环境方面做好有效控制,保持水质清新、新鲜、充足,定期利用生石灰对水体和渔具做好消毒工作。如果发现病鱼和死鱼要及时捞出处理,对整个池塘做好消毒工作,捞出的病鱼和死鱼一定要深埋处理。如果已存在鱼病,要对症下药,这类鱼在较高密度养殖条件下,主要会出现烂鳃病和水霉病等。

常用的药物包括生石灰、土霉素、敌百虫和鱼虫净等药物,根据鱼类的实际发病情况使用药物即可。烂鳃病主要是因为感染了细菌和寄生虫,细菌性烂鳃病的主要症状是病鱼离群在水面漫游,开始不惧怕惊吓,整个鱼的鳃片呈现灰白色,有些鱼的鳃片部位局部坏死;而寄生虫性烂鳃病的表现则是鱼类在行动时焦灼不安,有乱窜、乱游的情况,鱼鳃片部位充血红肿,也会出现腐烂现象[5]。如果感染细菌性烂鳃病,主要治疗方法就是内服外敷相结合,给患病鱼类每天服用相关的土霉素,一般情况下,以每50 kg饲料添加200 g左右土霉素为标准,每天服用一次,连续一周左右,即能够达到治疗效果。在外部需要用生石灰和二氧化氯等药物对水体和渔具做好消毒。寄生虫性烂鳃病需要通过敌百虫等药物来治疗,往全池泼洒药物以达到消灭寄生虫的目的,这样主要是为了防止寄生虫继续叮咬鱼类伤口部位,引发感染等危害。水霉病主要是在初春季节放养该种鱼类后,因为水温较低人工操作不当,导致鱼体受伤后遭受寄生虫寄生所导致的水霉菌入侵,从而引发该类病症。患水霉病的鱼游动时非常迟缓,食欲明显减退[5],在患病初期无法看到鱼体有任何的不适,当能够通过肉眼看到鱼体表面出现白色菌丝状物质时,患病鱼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最后鱼类会因逐渐消瘦而死亡,但是这种病症并不会导致鱼类大规模的死亡。水霉病的防治方法,是在进行饲养时避免鱼体受伤,若鱼体受伤,可以在池塘内洒下食盐,第二天喷洒水霉净等药品,第三天在池塘里泼洒食盐,这样就能够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最后就是关于这种鱼类的捕捞,在经过几个月的饲养后,该种鱼已经长到15 cm左右并且可以并塘越冬。在捕捞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并网操作,因为这种鱼类的性情较为急躁,跳跃能力强,所以在拉网时要格外小心,防止鱼从网上跳过。针对具体养殖情况,制定健康养殖流程图,按照流程图进行养殖,并随时做好相关的调整,这样才能够帮助养殖朝着健康化、绿色化方向发展[6]。

4 结语

开展黑脊倒刺鲃苗种培育工作一定要重视前期的相关准备,然后在培育过程中注意投苗和投饵的工作。在鱼类生长过程中要做好水质综合管理,因为该种鱼类会受到一定的病害威胁,所以一定要针对这些病害做好防治,提前预防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在日常工作中要谨慎防范,尽量减少各种病害给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让鱼类养殖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鱼苗苗种鱼类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鱼类运动会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控流优选鱼苗检疫器
奇妙的古代动物 泥盆纪的鱼类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