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布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1李凯华

广东蚕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布病病防治牛羊

李凯华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生物药厂 甘肃兰州 730030)

近年来,随着我国牛羊养殖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与之相关的疾病防治工作也面临更加复杂、更加多变的情况。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国内外养殖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布病属于一种非常典型的疾病,不仅会感染牲畜,还会感染人类,危害性比较大。目前,在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认知观念落后、疫苗接种不到位、布病监测力度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牛羊布病防治工作还需要反思细节、反思流程,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

1 布病的介绍

布病指的是布鲁氏菌病,又可以称为布氏杆菌病,主要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疾病。羊、牛、猪等皆为主要传染源。

布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黏膜接触,感染的主要方式:(1)剥牛羊皮、屠宰病畜、挤乳、剪毛等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会感染布病;(2)在为牲畜接生的过程中,由于卫生状况差,可能会感染布病;(3)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吸入布病气溶胶或伤口接触带病菌的牛羊肉、皮、毛,也可能会感染布病;(4)进食带病菌的牛羊肉,病菌可以通过消化道,逐渐感染人体。

2 牛羊布病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认知方面的问题

牛羊布病认知方面的不足,体现在不同阶段。具体来说,在牛羊布病还未发生时,有些养殖人员意识不到布病的严重性,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也没有制定科学的预防计划。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如新疆、西藏等,有些养殖人员甚至不知道如何预防布病,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都很欠缺。在牛羊布病发生之后,有些养殖人员错误评估疾病扩散速度,没有及时控制住布病的蔓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且,有些养殖人员自身感染布病之后,认为“忍一忍”“拖一拖”就会过去,根本没有意识到布病的顽固性[1],低估了布病对人体的伤害。以上都属于认知层面存在的典型问题。

2.2 疫苗接种方面的问题

当前,在牛羊布病疫苗接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方面,疫苗接种意愿低。有些养殖户对牛羊布病缺乏系统化了解,不愿意主动进行疫苗接种,不配合国家政策。即使政府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也无法引起养殖户的重视。而且,有些养殖户根本不畏惧布病,只要发现牛羊患病,就会立即将其销售出去,快速转移病源,降低自己的养殖风险。另一方面,疫苗接种不规范。牛羊布病疫苗接种是一项系统化工作,成功接种之后,养殖人员还要密切关注牛羊反应,进行后续的精心养护。但在实际情况中,有些养殖人员粗心大意,违背科学接种原则,忽略了疫苗接种之后的重要注意事项,导致无法合理发挥疫苗应有的作用[2]。这种疫苗接种不规范现象,并非个例,相关部门要积极整顿。

2.3 布病监测方面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牛羊布病监测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具体来说,有些地区只监测牛羊的布病感染情况,没有关注相关养殖人员的健康,导致养殖人员被感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会使得整个牛羊养殖行业发展不稳定,阻碍该行业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有些地区将工作重心全部放在牛羊监测、人体监测上,没有对养殖场地进行合理监测。无论是牛羊,还是养殖人员,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养殖场地内,如果养殖场地不干净,或者养殖场地设计、布局不科学,都会带来更多污染,提高牛羊布病发病率[3]。由此可见,关于牛羊布病的监测,要树立全局观,充分考虑牛羊、养殖人员、养殖场地等不同因素,避免出现监测盲区,影响布病监测结果。

3 牛羊布病防治工作的改进对策

3.1 提高认知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人员在牛羊布病方面的认知水平,相关部门可以结合不同防治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具体来说,在牛羊布病还未到来的阶段,要科普牛羊布病相关知识,让养殖人员意识到牛羊布病的危害性。比如说,开设牛羊布病防治线上课程,组织牛羊布病防治线下讲座,发放牛羊布病防治小册子……这些方式都可以科普布病知识,让养殖人员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在牛羊布病已经发生阶段,相关部门要及时安排医疗人员介入,正确评估疾病发展趋势,制定有效的牛羊布病控制方案,缩小布病蔓延区域。已经发生布病时,相关部门还要进行人员排查,要求已感染人员接受专业治疗,若发现存在“忍一忍”“拖一拖”等不正确认知观念,相关部门还要开展必要的心理疏导工作[4],督促已感染人员早日接受治疗。

3.2 完善疫苗接种工作

针对牛羊布病疫苗接种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总结、反思,进一步完善疫苗接种工作。具体来说,一方面,强调疫苗接种的覆盖率。相关部门要定期检查养殖户的工作情况,提醒养殖户按时接种疫苗。为了吸引养殖户主动接种疫苗,各个地区要加大宣传力度。比如说,开通布病疫苗抖音号,上传相关宣传视频,让养殖户看到真实数据、真实案例、真实成果,理解疫苗接种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宣传工作中,还要渗透法律概念,让养殖户意识到随意销售带病牛羊肉的法律风险,从而主动配合疫苗接种工作。另一方面,强调疫苗接种的规范性。在接种牛羊布病疫苗之前,医护人员要详细介绍后期的注意事项。比如说,接种疫苗之后,认真观察、记录牛羊反应,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数据,便于医护人员完善后续工作。再比如说,成功接种疫苗之后,在3 d之内,不能使用抗生素、添加剂等[5],避免与疫苗发生不良反应,影响牲畜健康。

3.3 建立有效监督体系

围绕牛羊布病监测工作,相关部门要早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牛羊布病防治监督体系。具体来说,结合牛羊因素、人员因素,建立“牛羊监测+人员监测”双模式,同时关注牛羊健康、养殖人员健康,将牛羊布病扼杀在萌芽阶段,并明确养殖人员的医疗救治方案,让养殖人员可以放心工作。与此同时,根据牛羊因素、场地因素,建立“牛羊监测+场地监测”双模式,将场地监测纳入牛羊布病防治监督体系,落实到日常监督工作之中。比如说,安排相对应领域的专业人士,定期监测养殖场地的卫生状况、空间布局、工具设计等[6],通过养殖场地的不断优化、升级,降低牛羊布病发病率,从根源上提升牛羊布病防治效果。

4 牛羊布病防治工作的注意事项

4.1 注意污染源问题

唯有控制污染源,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牛羊布病防治成效。关于污染源的控制,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展开:(1)重视已感染病畜,对病畜进行单独、严格、及时的处理,避免发生大规模传染现象;(2)关注已感染人员,将感染人员隔离出来,进行专业的隔离治疗,与此同时,迅速排查是否有其他已感染人员;(3)销毁病死的牛羊,严禁携带布病的牛羊肉流入市场,扰乱市场秩序。这里的“销毁”,指的是采用专业渠道进行彻底性毁灭,而不是随意丢弃、随意掩埋。总之,在控制牛羊布病污染源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养殖人员的自觉意识,要有严格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敲响警钟,提醒相关养殖人员严于律己、谨慎小心,不违背牛羊布病防治工作的正常流程。

4.2 注意工作人员培训

牛羊布病防治工作的实际开展,需要大量一线养殖人员认真落实。因此,相关部门要紧抓人员培训,搭建一支具备综合能力、拥有新思想的养殖团队。比如说,围绕牛羊布病防治能力,定期开展牛羊布病防治综合能力培训,传达新的防治理念、防治技术、防治制度,让相关养殖人员认真学习,自主更新知识储备,快速适应新时期的牛羊布病防治要求,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养殖人员。再比如说,从安全管理出发,定期组织牛羊布病防治安全管理培训,重点强调养殖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醒养殖人员在安全的前提下,理性开展各项防治工作。一旦发现自己被感染,或者可能有被感染的倾向,要第一时间向上级反馈,并接受专业治疗,不能抱有丝毫侥幸心理。

4.3 注意制度化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牛羊布病防治工作的最终质量,相关部门要走制度化管理路线,建立制度化管理模式。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可以建立牛羊布病防治流程管理制度,围绕牛羊布病防治具体流程,细化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个流程有制度、有奖惩、有明确责任人。即使出现一些突发问题,也可以由专门的责任人来统筹工作事宜,减少突发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建立一套牛羊布病防治监督管理制度,通过人员监督、技术监督,给相关养殖人员施加适度范围内的工作压力,让养殖人员提高自己的工作标准,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牛羊布病防治新领域,循序渐进提升防治工作质量,争取成为监督管理体系中的合格者、优秀者、领先者。

5 结语

对于我国牛羊养殖行业来说,要密切关注国内、国际布病防治动态,掌握布病防治有效措施。为了有条不紊地推进牛羊布病防治各项工作,相关部门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调整、跟进:(1)提升认知水平;(2)完善疫苗接种工作;(3)建立有效监督体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注意污染源问题、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化管理模式等。尤其在制度化管理模式上,一旦确立相关制度,养殖人员要学习制度、贯彻制度,不能刻意违背制度内容,忽视牛羊布病防治工作的细节。

猜你喜欢

布病病防治牛羊
贵州省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与分析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十点体会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地方病防治工作者技术档案在地方病防治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牛羊引种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草原的牛羊
你若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