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白鹅生态养殖与成本控制

2021-12-01张艳玲

广东蚕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雏鹅鹅群白鹅

张艳玲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成都 611732)

目前,四川白鹅养殖产业已依靠生态养殖技术取得不错成效,值得推广和资源投入。为了提高四川白鹅生态养殖业发展,还需加强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及成本控制,吸引更多人加入白鹅养殖业。

1 生产性能

四川白鹅60日龄之前生长速度较快,平均每日增重50 g,60日龄~90日龄,平均每日增重25 g。因部分群众喜爱肥嫩仔鹅,在达到60日龄后,白鹅即可上市销售。成长至屠宰期的四川白鹅,骨肉比约为2∶5,产肉率比其他鹅种更为出色,更适用于养殖业。四川白鹅产蛋旺季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年产蛋量最低80枚,最高可达120枚,鹅蛋净重平均在150 g,当消除部分母鹅就巢性后,可提高产蛋量15%。公鹅性成熟期在180日龄,母鹅在达到220日龄后即可开始产蛋。孵化方式可使用传统的桶孵、水孵等,一年四季皆可进行孵化。出壳幼鹅中,公母比例为1∶4,育雏成活率为98%。

2 养殖技术要点

2.1 育雏技术

每年清明节前后,气候由冷转暖,比较利于育雏,是育雏的最佳时间。在30 d内能成功孵化出的为优秀鹅苗,出壳重量在100 g左右,选取雏鹅时,可以将雏鹅放于掌心,抚摸其腹部,若腹部柔软,则为优秀个体。进行育雏之前,要搭建好育雏室,并保证育雏室内设施完善,且环境干燥、整洁、卫生,没有病菌或病毒。在接雏鹅2 d~3 d前,应对育雏室做好消毒工作,墙壁要使用石灰浆进行涂刷,清扫干净地面后,可使用除菌药剂进行消毒,育雏用具也应按照同样标准进行清洗,确保消毒全面进行。为保证工作人员进出育雏室不会携带病菌或病毒,应在出入口处设立消毒室,对工作人员进行体外消毒。四川白鹅可采用地面铺料的方式进行育雏,事先准备洁净柔软的稻草,使其在地面上的厚度保持在7 cm,然后将雏鹅放在稻草上面进行饲养,也可选择采用地面垫料和网上育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需要饲养者在育雏室内搭建网床或网箱,当育雏室温度达到25 ℃时,即可转到网上育雏。网眼大小应慎重选择,网眼过大,会造成雏鹅意外伤亡;网眼过小,会使雏鹅的粪便留在网上,导致细菌的滋生。在刚出壳一周以内,需要保证育雏室温度恒定,避免温度改变过大,导致雏鹅大范围死亡[1]。

2.2 饲养技术

雏鹅的饲养环节直接关系到雏鹅的成活率,以及之后成鹅的生产性能。雏鹅自孵化后第一次饮水被称为点水,此行为可刺激雏鹅食欲,并使其自行排出胎粪。初次喂食在点水之后,当雏鹅绒毛干爽后有自主啄食现象,即可开始点水。点水的方法是将雏鹅的嘴巴接近盛水容器,再按入水中,2次~3次过后雏鹅即会自主饮水,之后就可以进行正常喂食。考虑到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情况,饲料中主要成分应为被水浸泡过的碎米,此外添加少量切碎的干净蔬菜。

在结束育雏工作之前,应提前搭建好白鹅饲养场地。选择场地时,草料和水源是优先要考虑解决的问题,以小河或溪流等流动水源为最佳,便于白鹅达到成熟期后进行水中活动和配种。饲养场地附近应存在丰富的草料资源,在日常饲养时,可对鹅群进行放牧,降低饲养投入成本。要保证饲养场地周围没有噪音、空气清新,且有部分树木遮阳,远离人群聚集地,便于卫生防疫,鹅舍可根据饲养场地的选择进行建造,只需满足鹅群正常休息条件即可。

白鹅生态化养殖业在进行饲养管理时,恰当搭配饲料中各成分占比最为重要。在育雏期考虑到雏鹅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应以青饲料为主。对于青年鹅,则应适当补充精饲料确保其成长过程中的营养供应。在白鹅上市之前,可以通过调整饲料成分占比,使鹅体快速增重,达到增收的目的。饲养过程中要合理放牧,可以通过室外放养,增加鹅群锻炼次数,以此提升鹅肉品质和口感,提高鹅肉市场售卖价格。在白鹅生态化养殖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防疫措施,同时要做好养殖区域的卫生与消毒工作,避免鹅群发生大范围疾病现象,造成经济损失。白鹅养殖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在日常饲养中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如妥善处理粪便等,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信号使鹅群区分喂食与放牧的区别,让其形成条件反射,便于日后指挥。在放牧时要选好头鹅,以此带动鹅群,同时要合理选择放牧地点,对于仔鹅和成鹅,要尽量选择草料茂盛的草场,周围还应存在干净且流动的水源。除此之外,还需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大于5日龄的雏鹅,方可开展放牧工作。应选择天气温和且无风雨状况下进行放牧,完成放牧后,还应适当补充饲料[2]。

3 生态养殖与推广

推广白鹅生态养殖,可以采取建立示范基地的方法,在基地附近选择具有白鹅养殖经验的养殖户,对其进行相关技术指导,增强养殖户对生态养殖的理解。获得成功后,即可带动更多农户一起进行白鹅生态养殖。为保证白鹅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当地养殖户还应自主从外界引进更为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设备等,以此提高当地白鹅生态化养殖水准,不断提升白鹅质量。同时还应注重引进高技术水平养殖人才,定期为养殖户进行相关养殖经验培训,提升其饲养技术水平。还可推动白鹅生态化养殖产业化发展,发挥养殖业龙头企业优势,与当地农户进行合作,共同促进白鹅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加工工艺,丰富地区产出产品种类。此外,企业还应派遣专门人员对市场进行调研,明确市场对白鹅产品的需求倾向,科学进行养殖,使利益最大化[3]。

因鹅属于节粮型家禽,养殖白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符合养殖户需求,白鹅养殖业已被部分地区省政府列入畜牧业改革发展规划当中。一些产鹅主县对白鹅生态养殖非常重视,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并为白鹅养殖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政策,一方面减少养鹅户的资金投入,对其发放一定的资金补助,另一方面为养鹅户资金运转提供帮助,通过信用社设立小型贷款项目,提高农户养鹅积极性。同时,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向上层争取建设项目,与白鹅养殖产业捆绑在一起,有利于推动白鹅生态化养殖的大范围推广。

4 成本控制分析

与传统白鹅饲养产业相比,生态化养殖更加环保,同时还能够产出更高品质的白鹅产品。为更大程度提高收入,应对成本进行一定控制。

4.1 控制饲料投入

在饲养白鹅的过程中,除疾病管理外,饲料成本的投入占据了绝大部分花费。为降低成本,养殖者可选择使用种草养鹅的方式,大部分野生杂草都可以用于饲养白鹅。由于青草中的蛋白质和纤维很容易被白鹅吸收,通过种草规模化进行白鹅喂养,比饲料喂养更加健康,而且经济效益是养猪的十倍左右,出栏周期仅为养猪的1/3。种植的牧草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养殖户可选择多年生牧草,如三叶草、串叶松香草等。除多年生野草外,南瓜、甘薯等农作物也可用作白鹅饲料。这一措施大幅度降低了饲料投入成本,可使白鹅养殖经济效益达到一般家禽的一倍以上。此外,养殖户还可选择与有关研究组织进行联合,进行一系列养鹅技术合作研究,解决在饲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通过对白鹅习性和养殖技术的深入研究,提高白鹅生产效率和产肉量,为市场提供生产需要的商品鹅苗和肉鹅,填补市场空缺,提升白鹅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当地养鹅户群体的经济收入。

4.2 降低死亡成本

保证雏鹅成活率是降低成本的最根本举措。雏鹅体内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若管理不当,会造成雏鹅大量死亡,导致养殖户入不敷出。因此雏鹅的合理喂养是前提,在选择雏鹅时一定要选择健康强壮的个体进行科学喂养,根据雏鹅身体状况调整饲料搭配,保证育雏期营养摄入均衡。同时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及时注射疫苗,定时定量补充微量元素,保证雏鹅身体状况良好,提高雏鹅成活率,尽可能减少因幼鹅死亡造成的成本损失。

4.3 提高成本回报

4.3.1 收获期

应结合市场需求谨慎选择白鹅出栏上市的时间,这样才能提高售卖价格,使鹅养殖收入最大化。四川白鹅最佳上市时间为鹅群大部分个体达到骨肉比2∶5时。此外,还应恰当留种,若整鹅售卖效益未达到养殖户心理预期,可选择与企业或其他商贩进行合作,对白鹅各部分进行拆分售卖。此类售卖方法市场价格比单纯卖整鹅收益更高,但会耗费一定时间,可由养殖者自行决定采用哪种售卖方法。

4.3.2 销售期

市场对鹅肉的需求并非某一个地区的产出可以满足,有时会出现收购价格不稳定的情况,使大部分养鹅户的收入受到影响。为了稳定经济发展,提高养鹅户收入,可带动当地养鹅户群体与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由企业为当地农户提供岗位,根据个人能力分配工作,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跟当地农户制定相关养殖方案,并给予养殖指导,增加当地白鹅产量。利用企业自身影响力,实现线上线下共同经营的方式,拓宽当地白鹅销售渠道,实现当地农户经济增长。

5 结语

白鹅生态化养殖在许多地区已成功成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措施,养鹅业目前已成为部分养殖重点地区畜牧业发展和振兴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兴项目,帮助广大农民成功脱贫致富。随着白鹅养殖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也逐渐涌现出一批以白鹅养殖、屠宰、加工流水线为主的龙头企业。采用企业与农户联合生产的模式,可成功推进白鹅养殖的产业化进程,增加地区白鹅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同时还可借助企业自身实力,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增加地区养鹅产量,降低农民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收益,实现共赢。就目前市场发展情况而言,白鹅养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也有较大贡献,加强白鹅生态养殖产业能够更快实现各地区经济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雏鹅鹅群白鹅
被鹅追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打鹅
雏鹅水中毒的综合防治
白鹅写生记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放鹅娃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
大白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