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林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

2021-12-01姜志林

广东蚕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天然林林区

姜志林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乌奴耳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办公室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2177)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日益加快,但植被退化与被破坏程度也随之增加,天然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十分紧迫。天然林资源被称为地球的“绿色卫士”,对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资源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在保护意识、宣传管理及人员素质等方面有所欠缺,亟须采取相应解决措施,发挥政府、林业、消防等相关部门的作用,加大宣传管理力度,实施系统全面的资源管理模式,充分满足社会发展新需求,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

1 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意义

1.1 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天然林作为森林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植物类型多样,功能丰富,具有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多种作用。天然林资源保护程度将直接决定生态环境质量。以甘肃为例,天然林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不但发挥着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的作用,还承担着治理黄河水患的重任。另一方面,维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幅员辽阔,生物种类多样,但因以往粗放生产导致大量天然林被破坏,许多动植物失去栖息地,甚至种类灭绝,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极大不良影响。近年来,通过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为野生动植物生长与繁殖提供空间,对健全生物多样性体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2 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

天然林资源保护为林业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使林业坚定不移地走保护效益为主的道路。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积极转变以往的经营理念,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将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转变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还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森林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重要作用,可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与休憩场所,带来美的享受。此外,保护天然林就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水、空气等资源,通过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美好家园[1]。

2 天然林资源保护现状与问题

2.1 保护现状

某县总面积为156 224.5 hm2,包括林地面积120 342.5 m3,占该县总面积的77.03%;非林地面积为35 882.0 hm2,占该县总面积的22.97%。林业用地的主要树种主要为天然阔叶林、马尾松,次生林分布面积较广。长期以来,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森林资源消耗过度,天然林资源受损严重,面积不断缩小,到2010年仅剩15 853.0 hm2。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对生态公益林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并将天然林纳入保护政策内,颁布一系列措施保护天然林不受破坏。到了2015年,该县天然阔叶林面积逐渐扩大到20 000 hm2。在“十三五”时期,当地政府为进一步提高天然林保护效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与封禁措施,特别是实施林木采伐零指标要求,全面冻结商品木材采伐指标,并将禁止采伐区域扩展到全县所有林地,为天然林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此外,该县还积极开展天保工程,将天然林纳入林地资源保护范围内。在该项工程正式实施后,不但使森林植被质量、蓄积程度等得到良好提升,还有效避免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随着该工程不断推广,天然林的健康发展还带动了旅游业与周边产业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2]。

2.2 存在问题

2.2.1 保护意识淡薄

近年来,当地政府虽然开展了许多关于天然林保护的活动,但因宣传工作不到位、不彻底,仍有许多群众不懂“何为天然林”“如何保护”“有什么保护意义”等,个别群众因认识淡薄做出损害天然林资源之事,不知自己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此外,天保工程主要依靠国家或地区财政拨款,资金投入渠道狭窄,企业与个人的森林保护意识淡薄,不太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林业建设事业中,工程建设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很难充分满足建设需求。

2.2.2 防火管理与林木抚育不到位

一是林区防火建设基础薄弱。当前国内天然林保护建设成效显著,但仍有部分人员未意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个别人员防火意识薄弱,防火体系不完善,未能认真落实火灾预防和消除的各项举措,也没有加强火情预警技术更新,导致防火建设基础薄弱,对天然林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二是抚育和改造不到位。在天然林保护期间,虽然当地政府明确表明禁止天然林商业性砍伐,使林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但因林区新增林地,原有中幼龄天然林抚育、改造存在许多问题,未能及时抚育间伐致使树木生长势头衰弱,增加了森林火灾与病虫害发生率。

2.2.3 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在当前天然林保护工作中,对天然林大多采取粗放保护模式,并且大部分林区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公益林占比较高。例如,某县天然林中有70%为公益林,但因没有合理分配公益林保护岗位,也未能明确管护岗位的具体职责,导致从业者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3]。

3 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群众认知水平,营造全民爱林氛围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还可大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但因部分干部和群众森林保护意识淡薄,漠视资源破坏问题,使天然林资源难以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对此,应积极提高群众认知水平,使其深刻意识到林业资源与全体人民生存条件息息相关。保护工作不但要靠林业部门的努力,还要发挥每位群众的力量,灵活利用各项有利因素,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爱林氛围。为了促进天然林保护工作贯彻落实,政府部门应扩大舆论宣传范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新旧媒体联合方式,广泛宣传植树造林的意义,促进全社会林业保护意识提升,使爱林、护林成为常态。

3.2 夯实林区防火基础,细化森林抚育条例

针对天然林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防火管理薄弱、林木抚育不科学等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3.2.1 健全林区火灾监测系统

森林火灾对林业资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可使百年树木毁于一旦,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针对林区防火建设基础薄弱的问题,可通过健全火灾监测系统的方式,夯实林区防火基础,使天然林资源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具体措施如下。林区应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创建自动预警监测网络,使火灾防控、预警、监测功能得以全面发挥。该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作用不尽相同,其中:数据层可将火情形成DB;基础层是依靠云技术提供运营管理、网关通信、数据统计与电商服务等;业务层具有火灾监测、预警定位、应急指挥等功能;展现层可借助web展现相关模块,与保护管理者之间实现信息交互[4]。

3.2.2 完善森林抚育与改造条例

当前,该县现有林地中需要抚育的中幼龄林地占总面积的50%左右,在后续的很长时间里,森林抚育与改造均是天然林保护重点工作。在多年建设之下,林地面积不断扩大,新增林地以幼龄、未成林为主,需要加强管护与培育,具体如下。一方面,在扩大森林规模的基础上,应及时做好幼龄林的抚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林木生长条件。在幼龄林抚育期间,应遵循可持续经营、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等原则,以培养健康、多元森林群落结构为重点,以郁闭度达0.8的幼龄林为对象,保留优质和珍稀树种,去除劣质树种,使林木资源结构得以优化。另一方面,在中龄林生长抚育中,应对生长环境进行优化,促进林分质量提升。针对郁闭度超过0.8以上、林分分化明显的中龄林,根据林分结构,采用上下层疏伐综合方式,确保优良木、有益木保留,砍伐“霸王树”;针对郁闭度在0.6~0.7之间的,应确保主要和次要林层均得到充足光照与水分,且林冠形成梯级郁闭。

3.3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林业技术水平

在天然林建设期间,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强化从业者培训,应用更加先进的种植技术促进林业发展。在培训期间,应涉及多方面专业知识,根据当地天然林种植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同时,从业者还应注重专业技术运用,遵循天然林保护区特点,选择更为合适的保护技术;不断优化林业技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开展相应的保护工作,实现动态可持续发展。应面向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将林业相关知识归纳起来,装订成书籍或者文档资料,确保技术人员可随时订阅,不断巩固知识。在保护天然林的同时可加深知识记忆。针对技术问题可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交流分享等方式解决,提高林业保护工作效率。此外,在了解树木保护知识的同时,为使林业建设更好更快地实施,技术人员还应全面掌握树木生长特点,降低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发生率,使生态环保效果得到切实保障。

4 结语

天然林作为国内森林资源主体,为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尽管国内在天然林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从整体上看许多部门和群众的保护意识淡薄、在林区防火和林木抚育方面不到位,从业者专业素质不高,严重抑制了林业资源保护与发展。对此,应通过提高群众认知水平、夯实林区防火基础、细化森林抚育条例、加强培训教育等方式,做好科学规划,发挥天然林的作用,实现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天然林林区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天然林保护问题与对策
中办国办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保护意识下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