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原则与方法

2021-12-01刘晓艳

广东蚕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天敌药材中药材

刘晓艳

(定西市渭源县庆坪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甘肃定西 748200)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中药材产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力度开发中药材资源,不断种植推广各种中药材。农民通过种植中药材,不断提高中药材产量,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随着中药材栽培面积的逐渐扩大,也加剧了中药材病虫害问题,影响到了我国中药材规模化发展。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中药材问题,将会影响到我国中药材产量和品质。因此,需要遵守病虫害防治原则,提出科学的防治方法。

1 中药材病虫害的危害情况

1.1 道地药材病虫害蔓延

在特定地区种植的药材就是所谓的道地药材。随着道地药材种植时间不断延长,当地的病原菌和害虫等开始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导致道地药材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蔓延问题控制难度比较大。例如,云南地区存在三七黑斑病等[1]。

种植人员长期栽培道地药材,不断积累药材的病源、虫源,此外当地昆虫种类的增加也会导致中药材病虫害类型的增多。还有一些害虫以中药材为栖息地,并且在药材上产卵,也加大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1.2 根颈部病虫害严重

很多中药材的根部和鳞茎部分不仅是植物吸取营养的重要部分,而且也是重要的药用部分。很多地下部分入药的中药材都存在严重的病虫害,其中主要为真菌病害、线虫病害和细菌病害等[2]。如果土壤中存在病原菌和害虫,就会增加病虫害发病原因的复杂性,加大病虫害防治难度,导致中药材的根颈部病虫害问题严重,最终将会危害到中药材生产质量和产量等,影响到中药材生产效益。

2 常见病虫害种类

2.1 病害

中药材的栽培过程中,因为有害生物和不良环境的影响,中药材的新陈代谢受到干扰,中药材的生理机能受损和组织结构被破坏,外部形态就会发生病变,如枯萎和糜烂及斑点等都属于病害。中药材产生病害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真菌和细菌及病毒等,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具有传染性。而非生物因素是指旱涝和严寒及养分失调等,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没有传染性。

2.2 虫害

危害中药材的虫类非常多,各种昆虫具有不同的取食方式和不同口器,如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且食物不同。咀嚼式口器害虫包括甲虫和蝗虫等,它们主要是取食固体食物,引发机械性损伤。刺吸式口器害虫包括蚜虫和叶蝉等,它们利用针状口器刺入中药材组织,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萎缩和皱叶等症状。因此,在防治虫害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害虫消长规律,提出针对新的害虫防治措施,保障中药材优质高产。

3 防治原则

中药材发生病虫害将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中药材病虫害管理工作,保障中药材生产质量和产量。在防治中药材病虫害的过程中,需要以“防治为主,综合防治”为防治原则,结合绿色食品生产规定,加强研究中药材病虫害的流行规律,分析中药材病虫害将会带来的危害损失,明确中药材病虫害具体治理对象,据此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3]。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在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业防治措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项技术主要分为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等,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有效减小病虫害的危害性,实现中药材种植生产的稳定性。以下是当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中常用的农业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和间作:合理轮作中药材和蔬菜粮食,或者轮作不同的药材,有利于减小病虫害的危害性。工作人员需要合理选择轮作的植物,在选择下茬作物的过程中,通常不能选用同科属植物,也不能选择会被某些病虫害同时危害的植物。例如,佛手瓜和非瓜类作物轮作时间通常是2年或者3年,能够有效降低蔓枯病的发病率。在种植佛手瓜阶段落实轮作模式,要注意规避重茬问题,同时可以利用地膜覆盖模式,有效隔绝外界病虫害。保障间作的合理性,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选择间作物和选择轮作物的原理具有相同性[4]。

(2)深耕细作。通过冬耕方式,深耕土壤暴露出害虫,遏制其过冬,使其被天敌食用,同时可以利用紫外线消灭病原菌。由于一些中药材病虫害常发生于杂草中,因此需要直接烧毁前茬作物和杂草,减小病虫害的威胁性。

(3)合理施肥和灌溉:保障施肥工作和灌溉工作的合理性,优化中药材的成长环境,使其有能力应对各种中药材病虫害。可以施加磷肥和钾肥,根据中药材生长状态合理开展灌溉工作,有效预防中药材病虫害的发生[5]。

4.2 生物防治

(1)以虫治虫:为了有效防治中药材病虫害问题,可以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中药材害虫的天敌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昆虫。捕食性昆虫包括螳螂和步行虫等。寄生性昆虫如寄生蜂,它是各种幼虫和蛹的天敌。

(2)微生物治虫:主要是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病原细菌主要是苏云金杆菌,可以使害虫患白血病在1 d~3 d之后死亡,当前苏云金杆菌具有较多的制剂和杀虫谱。病原真菌主要包括白僵菌和绿僵菌等,利用最多的是白僵菌,患病后的害虫将会变得呆滞,同时食欲减退,或者在身体上产生褐色的斑点,在3 d~15 d以内将会死亡。昆虫病原病毒包括多角体病毒和细胞质多角体病毒,害虫患病之后将会减退食欲,身体横向变得肿大,皮肤流出白色液体,在一周之后将会死亡。通常情况下,一种病毒只能寄生在一种昆虫上,且具有很强的转化性。

(3)抗生素和交叉保护作用:例如,在枸杞黑果病防治阶段,利用抗菌素和抗生菌可以有效防治植物病害。在枸杞中首先接种非病原微生物有机体和不亲和的病原小种,枸杞接种之后将不会感染亲和性病原物,从而实现交叉保护[6]。

4.3 化学防治

当前,我国在防治中药材病虫害的过程中也会利用化学防治方式。这种方式使用非常方便,并且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快速起到防治作用,但是使用不合理就会引发病虫抗炎性,或者导致中药材农药残留超标,甚至会污染环境,因此需要保障用药的科学性。

(1)合理选择药物:针对治虫类农药,在中药材生长过程中需要控制用药次数在3 次以内,在最后一次用药时期,要注意在采收期一周之前用药。在防治炭疽病和灰霉病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托布津,在防治叶斑病和霜霉病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百菌清。在中药材生长过程中,需要控制托布津和百菌清使用次数在3 次以内,并且要在采收期前两周开展最后一次用药。

(2)选择低残留、低毒的化学药剂:在中药材关键防治阶段,需要严格控制化学药剂使用量。利用药剂浸种,可以防治地下病虫害。在选用化学药剂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天敌,选用的药剂不能伤害病虫害天敌[7]。

4.4 物理防治

(1)人工捕杀:针对集中的虫害,可以利用人工方式捕杀,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捕杀中药材上的幼虫和卵;在中草药设施栽培基地可以推广利用防虫网,可以在棚室入口和通风口设置防虫网,有效阻隔害虫,提升中草药的种子质量。在耕地深翻阶段,可以捡出土壤中的蛴螬等幼虫,从而减少危害性。

(2)灯光诱杀:在种植中药材的区域范围内设置黑光灯,这是利用了中药材害虫趋光性特点,利用灯光吸引害虫集中捕杀,提高中药材害虫防治效率,节省病虫害防治成本的支出。此外,可以将黄色黏虫胶板插入到中草药种植区域中,可以诱杀蚜虫和白粉虱等害虫,利用反光膜和银灰色遮阳网可以驱赶蚜虫。

(3)高温灭菌:方式包括开水烫种和温水浸种等,主要是处理中药材的种子。例如,在播种黄芪之前,可以利用开水消毒种子,消毒种子的时间控制在5 s~8 s,也可以利用60 ℃的温水浸泡种子,浸泡时间为0.5 h,优化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效果。

5 结语

中药材发生病虫害之后,将会严重影响到中药材生产质量,因此,需要重视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原则,科学地选用农业防治措施和物理防治措施及生物防治措施等,保障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成效,从而提升中药材生产质量。

猜你喜欢

天敌药材中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
碰到天敌女上司
你能找到它们吗
真假药材识别(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