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三个比喻
——读《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2021-12-01黄高翔

初中生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脚后跟教师专业成长走路

■黄高翔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智慧就在于如何把“传道”“受业”和“解惑”这三个方面落实在课堂之中。真正能把这三个方面做好,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反思。我在阅读了刘良华教授《教师专业成长》一书后,很受启发,由此联想到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三个比喻。如果教师能发挥这三个方面的指导作用,那么教学将更有智慧。

一、学习就是“打游戏”

许多人喜欢打游戏,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这是因为在闯关游戏中,我们可以获得成就感。当成功闯关时,我们会得到奖赏,即使闯关失败,也会得到及时的反馈,激励我们重新再来。闯关游戏一直给我们希望,只要我们愿意坚持,下一步就有成功的可能。其实,学习也像玩闯关游戏,教师充当重要的“玩伴”。在这场“游戏”中,教师可以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及时反馈和引导。教师的鼓励是学生继续“闯关”的重要动力之一。教师的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纠正“玩法”,激发学生潜能。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既重视“传道”,也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反思;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当堂点拨、“解惑”,反馈学习评价,让学生能在紧张有序的教学活动中,抓住学习的节奏。在课后,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让学生养成反思和订正的学习习惯;在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讲评和反馈学习结果,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体系掌握的不足之处,及时弥补知识漏洞。

学习的过程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就像是爬楼梯,需要脚踏实地,因此,教师及时“解惑”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在下一次“闯关游戏”中,学生会更有信心。自信是坚持的源泉,坚持是成功的基础,即便遇到挫折,学生也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越来越少,掌握了“闯关秘诀”,必然会激发学习的兴趣,这便是“游戏”反馈的作用,也是教师教学成功的秘诀。

二、学习就是“学走路”

一个小孩子学走路必然要经历手脚并用,摔倒、爬起、跌跌撞撞,然后才能熟练地行走的过程。独立行走是小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第一步,父母总归是要松开搀扶的双手。学习走路尽管坎坷,但也没有谁能够代替小孩子。学习其实就是学走路,教师相当于“父母”,引导学生学习,最终要达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也要适时“放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尝试在“摔倒”中吸取教训。

有一个故事叫《父亲的脚后跟》,大意是讲一个小孩子跟着他的父亲爬山,总是看着父亲的脚后跟往山上走。一次,父子俩又一次一起爬山,一会儿父亲就翻过山头。当这个小孩看不到父亲脚后跟的时候,不知要往哪里走,一着急就在原地大哭起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只是一味跟着教师的“脚后跟”,在学习中就会失去方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时候只管按照教案预设自己走路,全然不顾学生的实际,而当考试成绩出来后,才发现学生并没有掌握学习内容和方法。其实,教师早应该回头看看他的学生。

如果故事中的父亲在山路上做一些标记,让孩子按照标记自主摸索,在孩子走错、走偏的时候,及时提醒,那么孩子既不会迷路,也可以记住自己要走的路。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学走路”,适时激励、引导和鼓励,这样看似会多花一些时间,但实际上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是十分有利的。

三、学习就是“认地图”

认地图,其中隐含了学习的秘密。假设我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一周内在地图上弄清楚无锡城区的所有街道的位置。学生该如何学习呢?如果学生单独学习太湖饭店周围的街道,或者学习无锡商业大厦周围的街道,或者学习灵山大佛周围的街道,这样很难掌握所有街道的位置。要怎么才能学会呢?第一,要确定自己的位置,譬如位于某某中学;第二,要确定目的地的位置,譬如去太湖饭店;第三,寻找交通主干道,接下来再找支线,然后再找分叉的街道。那么一周后,我向学生提问太湖饭店怎么走,学生会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认地图告诉我们的是,学习需要有全局观。先整体后局部,就不会迷路;确定目的地,明确了方向,才会事半功倍。好比美术课中,学生学习画人头像,要先确定脸型,再画中轴线与水平线来确定鼻子与眼睛的位置,最后确定嘴巴、耳朵的位置。如果顺序倒过来,那么很难把握各个器官的位置,就会画得很不合理。再如在数学学习中,综合性的题目往往千变万化,如果看不清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和出题思路,每面对一道新题,学生都会手足无措。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找到母题,然后认‘孩子’就比较方便,就是要找到原始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一批原始问题并建立模型,就更容易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当然这也需要比较长时间的领悟过程。再如早年的英语教学,学生总是先学单词,再学词组、句子,最后学文章。学生看似什么都会了,但并不会说英文。如今的英语学习顺序倒过来,学生先读文章,再学句子与词组,不懂的单词最后学习,这样英语学习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真正能从英文思维出发进行英语学习。以上三个学科的例子都反映了全局观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也解答了有的学生单元考试好,而综合考试并不理想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学生掌握的是单一的知识点,而脱离了知识体系的知识点往往经不起考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全局观,构建整体的知识网络,再根据教学目标,传授相关知识点,这样编织起来的知识网络才能更牢固。

学习就是“打游戏”,其实是要求教师注重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结果;学习就是“学走路”,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就是“认地图”,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全局观念,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意义的?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智慧的?我们理解了这三个比喻,就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离不开教师的反馈、引领和指导。

猜你喜欢

脚后跟教师专业成长走路
白日梦
阿喀琉斯的脚后跟
会走路的蛋
宝宝学走路
脚后跟干裂怎么办?
会走路的树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在研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用脚后跟走路可以补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