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水污染分析与水环境保护措施

2021-12-01张志兰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污染源污水

张志兰

(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甘肃 临夏 73160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尤其是我国重要的黄河流域,近几年来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环境的质量在不断下降,由于周围工农业的大力发展,使水环境中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给水污染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人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水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社会的长久发展。

1 黄河流域永靖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永靖段黄河干流及支流湟水河、洮河主要污染源为尾菜、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汇流支沟、工业污染等。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总氮等[1]。工业污染经过近几年的全面整治及严格监管,已有全面改观,根据2017-2020年的监测结果,永靖县大多数企业都能达到不排、减排及达标排放,因此工业污染得到明显改善;规模畜禽养殖通过禁养区划分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目前主要需要治理的污染源是:农业尾菜、农业面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分散养殖、支沟汇流等。

根据永靖总体规划、发展定位及人口、工农业及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农业生产及投资有增有减、人口、耕地有升有降,总体将保持平稳上升或基本维持现状水平,永靖县全县的工业污染源将得到进一步遏制,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城镇化加剧,尾菜、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面源污染、畜禽养殖等污染源将基本保持现状水平或略有上升,只有通过对以上污染源的全面综合治理,才能使黄河水质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2 当前黄河流域水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污染点多面广

永靖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形势严峻。结合永靖县对于黄河流域的水环境监测结果来看,湟水河永靖段水质综合评价达不到Ⅳ类水质要求,存在氨氮以及总氮超标等现象[2]。通过调查分析超标原因主要是环保基础设施薄弱,污染源处置投入不足,尤其是流域内尾菜、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支沟汇流等分散污染点多面广,处于自然随意排放状态,无法有效控制,大量尾菜腐烂变质散发恶臭,残液随雨水、灌溉水沿沟流入水体,造成直接污染。

2.2 流域自然环境恶劣、生态屏障不完善、自净能力差

甘肃永靖主要属于黄河上游,流域内主要为多沙粗沙区之一,周围植物稀疏,土质松散,出现大量水土流失现象,污染源常随雨洪、土壤流失入水体,导致水体环境污染。受到自然、经济等条件的约束,流域生态体系严重落后,且水域沿岸没有生态湿地等生态屏障,不能对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生物净化、阻隔或稀释,加剧了流域污染的积累。

2.3 污染治理投入严重不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垃圾和污水收集系统还不能完全覆盖,西河镇、盐锅峡镇作为我县的蔬菜主产区,没有尾菜处理场、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收集管网设施。已建成的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有限,并且部分地段污水收集管网尚未铺设,污水收集率低,污水处理厂减排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污水有直排现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和缺失,将直接影响流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水质的达标。

2.4 工业污染容易回头、污染负荷易上升

从污染分析及核算可以看出,黄河一级支流主要污染源是尾菜、生活污水、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污染源及工业污染源。虽然目前全县工业废水基本达标排放,随着工业企业的低迷状态得到改善后,我县工业污染将进一步增加,而目前全县的污染防治基础设施不完善,环保投资不足,一旦工业发展加速而环保投资及措施跟不上,区域水环境负荷将愈发加重,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工业污染源的防治,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和筹措,做到有备无患,才能保证未来我县工业污染的有效防治。

3 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 以科学谋划为引领,着力优化生态保护与发展格局

一要坚持规划先行。结合我县黄河流域的地理特点、产业基础、生态建设体系理论和实际,通过制定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重点工程计划,全面引导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有序、高效地实施,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多规合一"。进一步明确了全县优势开发、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的主要类别和范围,进一步明晰了主体功能定位,限制开发强度,规范发展秩序,完善了空间发展政策,逐步形成了资源开发利用和黄河生态保护相统筹的空间发展布局。

二要完善体制机制。把黄河流域的生态环保问题作为重点议题,同国家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构建并健全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绩考核评估系统,把生态环保管理和工作绩效、评先创优相互紧密联系,实施了严肃地环境保护问责制、奖罚制,以及一票否决制。全面整合并清晰划分各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实现了界限清晰、职责统一不交叉。

三要突出项目带动。密切关注国家关于保护黄河的政策精神,围绕造林绿化、水土保持、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河床清淤等领域谋划项目,建立黄河生态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项目库,以项目实施推进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刘盐八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刘盐八库区流域沟壑水土保持、湟水河流域永靖段水污染防治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黄河湿地、造林绿化、天然林保护等方面谋划项目,拓宽生态环境资金投入渠道,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

3.2 以宣传引导为主线,着力提高公众意识

一要加强正面宣传。广泛开展生态保护与治理宣传活动,利用好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资源与技术手段,进一步增强社会各个层面、各种人群的生态环保意识,着力营造人们关注环保、保护环境的社会良好氛围。把生态文明教育引入了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教学计划,通过教育幼儿从小培养生态环保意识,逐步成为绿色社会的宣传者、播种者、实践家和社会监督主体。

二要推进公众参与。把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同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以“绿色企业”“绿色家园”“绿色学校”“绿色村居”“绿色单位”等为主线的绿色系列创建活动,让公众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使环保理念渗透到每个企业、学校、单位、村居和家庭,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环境卫生整治取得的良好成效。

3.3 以转型发展为关键,着力培育生态产业

一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当前,关闭、淘汰“两高”企业是发展生态工业重中之重、坚中之坚。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企业地理位置、所属行业、污染程度、生产年限等相关条件,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科学谋划工作方案,全力向上争取补助政策,积极稳妥地鼓励引导可能对黄河水体造成污染的“两高”企业转产或退出,真正使“两高”企业集中淘汰出局。要依托甘肃永靖工业园区,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高科技低耗能、节能环保型工业,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二要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根据农业自然原生态传统企业文化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科技兴农,积极做好"无公害蔬菜""农户家养土鸡"等"原生态产品"的品牌建立与维护工作,并形成了与以刘家峡草莓、红枣和果蔬等为传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区域品牌共建机制[3]。与此同时,地方人民政府也要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可以直接对水体产生污染的农药化肥使用量,并引导和支持农民应用安全无害的有机肥料农药,从而尽可能减少化肥农药对耕地和水体的直接污染影响。

三要大力发展生态矿业。根据"禁采区域关停、限采区域收缩、开采区内集聚"的规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矿山布局,加快推进非煤矿山整合和绿色矿山建设步伐,年底前将砖瓦轮窑全部进行关闭淘汰,在西山、东山合理设置砖瓦企业,严防违法违规开采矿产造成生态和植被破坏,进而造成水土流失。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黄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需求,为此,基于我县黄河流域的水污染现状展开分析,并且开展有效的水环境治理措施,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1]。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污染源污水
处理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