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

2021-12-01李颜珍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基层

李颜珍

(肇庆市怀集生态环境监测站,广东 肇庆 526400)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不仅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能够对促进企业的转型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在全社会文化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对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型和经济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1.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对环境中声、气、水以及土壤等环境因子进行检测分析,达到及时发现和消除污染源目的的一种工作。当前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主要任务,以提供环境质量分析状况、监督环境治理的工作和检测环境服务与科研为主,这些任务的实现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警各种环境污染的问题,还能够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技术水平[1]。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内容不健全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环境监测工作本身起步较晚,加上我国面积广阔,不同地区环境监测的管理制度内容也有所差异,缺少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这样不仅会影响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还很难通过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而环境的监测和保护治理工作原本就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内容,也会难以实现环保工作的开展。

2.2 缺少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

环境监测作为近年来才兴起的工作,无论是从技术和设施设备还是从专业人才的拥有量来说,都存在较大的限制。从技术和设施设备的角度来说,由于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尚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各种检测设备的应用缺少统一的标准,导致不同地区检测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这样就会导致检测设备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很难发现各种潜在和隐藏的环境污染问题[3]。而从人才的角度来说,由于我国的环境检测尚未形成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导致环境监测人才的培养缺少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专业知识方面也存在一些欠缺的部分,这样就会导致环境监测专业人才的稀缺,不能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后续的动力支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2.3 缺少健全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系统化的人员安排和工作程序是分不开的。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包含许多不同的种类和知识,因而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由于缺少健全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很多专业人才不能够完全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不仅会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质量,还会影响环境检测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由于质量管理体系中缺少相应的监督工作,导致管理系统缺少自我检测能力,使得整个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呈现出单一性的特点,也会给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对策分析

环境监测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缓解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问题,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环境监测工作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想更好地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最主要的就是要解决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对策进行分析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3.1 健全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是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针对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健全和完善。相关部门首先要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了解,在结合环境监测人员和被监测对象的诉求之后,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并将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法纳入质量管理制度内容当中。举例来说,在实际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明确,导致一些部门的工作存在重复和冲突的地方,这样就需要对不同管理部门的实际职责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将具体的工作职责划分到每个部门和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身上,在满足环境监测工作开展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效率。

其次,在对现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时,还要对各种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预防和应急方案,对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在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内容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流程进行有效的规范。工作人员按照既定的程序来开展工作,在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规范性的同时,保证各种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质量。

3.2 建设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队伍

要想通过先进技术来达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效果,最主要的就是培养更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而在各种环境污染因素逐渐增多的情况下,环境监测工作的监测范围也逐渐扩大,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对人员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建设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队伍时,首先需要明确当前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对专业人才提出的具体要求。专业的技术和知识储备、熟练的计算机和各种高新设备的操作能力,是当前环境监测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因而在对环境监测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时,也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

其次,适当提高环境监测人才的招聘和考核门槛,并对现有的环境监测人员进行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重视具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第三,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福利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具有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当中,在提高环境监测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质量。

3.3 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投入

先进的技术是能够有效满足环境检测质量要求的重要前提,而技术的实现,又需要以设施设备作为载体。从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地区应用的技术和设施设备有着明显的区别。因而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欠缺,仍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从这一方面来说,要想促进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发展,还要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投入。

首先来说,对于应用落后技术和设施设备的地区,需要注重各种环境监测技术的特性和先进技术的应用,逐渐缩小不同地区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差距,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质量。其次,加大对现有环境监测技术和设施设备的优化和研发力度,以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并通过建立一定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样不仅能够有效促进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提高,还能够对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3.4 加强对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监督和规范

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开展效果。从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状况来看,基层环境监测工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这一方面来说,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加强对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监督和规范来实现。

首先,在对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和规范时,相关部门需要给予基层执行部门具体的应用要求和标准,在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完成之后,对最终的工作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提高基层环境监测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督促环境监测人员自觉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为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配备更专业的监测仪器和防护设备,保证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质量。

第三,基于城市和农村的环境监测和保护需求,基层环境监测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便能够应对城市与农村环境监测的不同情况,更好的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质量。

3.5 提高全社会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取得被监测对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支持,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治理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而社会公众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监督,也能够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要想提高全社会的环境监测和保护意识,一方面要加大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也要鼓励社会公众对各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进行举报监督,以此来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进而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是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针对当前我国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质量,不仅要从制度、程序以及人员等角度入手,转变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模式,还要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入手,通过全社会的监督和管理,来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进而达到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基层在线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走基层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