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评中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12-01郑晓娜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整体机构

郑晓娜

(汕头市科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汕头 515000)

环境监测作为环评工作的主要内容,对于落实环保工作的基本要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根本目标来说,环评中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环境,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来掌握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污染程度。从主要作用来看,环境监测为环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依据,对于落实环评工作的基本要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环评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对环境监测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将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1 环评与环境监测的概述

环评就是环境影响的整体评价,其中包含两个重要环节,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开展环评工作之前,需要委托监测机构对整体环境质量开展监测,为环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环保部门也应履行监管职责,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管理,从而确保环评工作的整体质量。其次,无论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期工作、实施期工作、运行期还是评价期工作,都必须结合环境监测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并在项目结束后进行回顾性评价[1]。

在具体的环评项目实施过程中,环境监测工作的内容不仅能够为环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还能将环境影响评价的服务效能充分发挥出来。环境监测工作实际上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总结和检查,确保在项目结束后,环境质量不会受到影响,从而记录环境监测总体数据,以便为后续的环评工作提供理论保障。如果发生环境污染的问题,可以根据监测数据展开急救措施,并且还可以依据具体的环境监测结果,制定出更合理的环境保护方案,从而减少环境污染的现象,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环评中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在环评工作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也是整个环境评价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因为环境监测工作涉及了整体的环评工作流程的主要内容,在环评工作中,不仅需要委托监测机构对整体的环境质量开展监测,而且还需要依据环境监测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另外,在环评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各工作环节都需要环境监测数据提供理论支撑,所以环境监测工作在环评工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确保环保工作落到实处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环评工作中,环境监测不仅为环评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还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保证整体环评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环境监测还能大范围覆盖整体的环境区域,对其中出现的污染问题、环境破坏问题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测,促使各种污染问题都能查明原因,从而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实施提供理论依据[2]。当然,环境监测还能反映出环境影响程度,为环评报告的编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能够确保环境评价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实际上也能够检验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

3 环境监测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环评工作,需要严格遵守经济适用原则与合理布局原则。一方面,监测机构需要对监测方案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编制,并且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研究和分析,确保整体的监测方案能够满足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需求。另外,还需要合理结合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在节省不必要的成本的前提下,加强对技术装备的费用分析,从而使环评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实现最大化。另一方面,必须遵守合理布局原则,对于大范围的环境区域需要进行整体环境场地的勘测工作,并分析其具体的污染状况和环境问题,选择合理的监测方案进行严格的布局规划,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

4 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未做好监测机构的资质和能力认定工作

目前,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一些监测机构未获得资质和能力认定,而进行不规范的环境监测工作。并且一些环境监测机构还出现了一系列的违法行为,主要集中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环境监测的效果和质量,并且对于相关监测仪器的质量未进行严格检查,使监测工作的监测结果难以实现真实性和准确性。

4.2 环境监测方案的实用性不高

当前的一些环境监测机构在进行监测方案的设计和规划时,并未遵循实用性原则,从而使监测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为环境监测的后续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与此同时,也未按照标准要求的监测频次、点位开展监测和布点,以及监测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造成环评工作结果出现很大的误差,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监测机构未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土壤、大气、水等方面的监测工作,出现监测因子缺失的情况,使整体的环境污染情况难以真正被反映出来,降低了环境监测的效果。

4.3 缺乏规范的环境监测监管

任何工作的高效开展都离不开完善的监管机制,环境监测也不例外。然而,在实际环境监测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导致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难以保障,致使私自改动采样位置、更改采样时间等问题层出不穷,不仅降低了环境监测的整体质量,而且还影响了环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4.4 监测质量考核体系不完善

目前,许多监测机构都缺乏完善的监测质量考核体系,在这种情况下,采样监测缺乏有效监督,再加上未进行质量控制考核,导致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偏低。而环境监测数据结果一旦受到影响,那么将会使环评工作无法顺利完成,监测数据和环评报告中的环境预测数据出现矛盾。另外,还存在监测数据结果出来后,一些专家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复审工作,使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

5 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5.1 严格做好监测机构的监测资质和能力审查

作为环评中环境监测的主体,监测机构的资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环境监测的整体效果。因此,要想切实提高环境监测的整体质量,必须要严格做好监测机构的监测资质和能力审查工作,这样才能将其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首先,环评单位需要对委托的监测机构进行资质审查,确保其监测资质满足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之后再展开相关工作。其次,对于监测机构专业人员的能力需要进行考核,并且还需要严格按照人员审批步骤进行二审,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进行规范的监测工作。

5.2 保障监测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环境监测数据在环评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能够使污染情况和环境影响问题在环评工作中被真实地反映出来,就必须要确保环境监测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对此,需要对环境区域进行勘察工作和资料收集工作,按照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严谨的环境监测方案,以保证能及时确定污染因子的所在范围,为环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了确保监测工作的整体效果,不仅要与各个监测部门进行商讨,确定最终的监测方案,还需要严格遵循环评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监测人员需要对档案中的不足进行合理改善,确保整体环评工作最终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4]。在确定监测因子、监测点位和频次上,必须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这样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监测数据,从而切实发挥出环境监测的服务效能。

5.3 规范环境监测行为

各个环境监管部门对各个环节的监测工作,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约束各环节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这样才能确保工作的承接、监管落实到位。并且环境监管部门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监测方案,对其中的重点内容和监测时间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考核评估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的效果和质量。另外,可以通过GPS定位方法跟踪环境监测状态,一旦出现违规行为,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整体环评工作的质量。

5.4 强化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审核

监测工作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监测人员必须要培养良好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国家的法律规定标准要求,做好添加保护剂、加标回收、质控样分析等环节的工作。与此同时,监测机构还需要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审核,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并对具体的报告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并请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评审专家进行报告评审,从而提高评审工作的专业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环评工作的重要内容,环境监测在整个环保工作体系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才能将环评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环境保护的实际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环评中环境监测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监测机构及环保部门必须履行自身的职责,正视问题所在,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争取在提高环境监测水平的同时,也能为环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促进环境保护质量的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整体机构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