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的几点思考

2021-12-01王晓玲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标准

王晓玲

(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并逐渐从高速增长态势转移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在此阶段中,出现了“环保过度论”的说法,各界人士纷纷认为生态环境的过度保护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原因[1]。

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1.1 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生态环境保护投资与普通投资类似,具备一定的乘数效应,有助于当前经济的提升[2]。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投资而言,其不仅可以优化与完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推动经济的有效提升,因此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投资高达17万亿元,尤其是对空气、水资源、土壤更是提高了污染防治力度,实现了对经济效益拉动以及就业形势的改善。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实行“空气十条”政策后,在五年内投资达到近2万亿元,使得全国GDP正增长2.1万亿元,同时累计增加了就业岗位250万个;而在实行“水十条”政策后,总投资达到5万亿元,带动GDP增长6万亿元,累计增加就业岗位400万个;实施“土十条”政策后,拉动GDP增长3万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万个。

1.2 生态环境保护对工业结构转化升级具有推动作用

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治污资金的投入,但是在另一个角度来讲,可以有效地激发企业创新的热情与积极性。相关资料显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工业化中期阶段与后期阶段城市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结构升级有着关键意义。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而言,不仅可以引领企业发展,而且还可以使得企业逐步淘汰高耗低效产能,进而使得企业加快工业结构转型,以实现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的目标。就拿钢铁行业来说,在实施钢铁排放相关规章制度后,九十米烧结机、四百米高炉等工作被完全取缔,而在此形势下,钢铁行业整体的竞争实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进一步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以及消除了发达国家绿色贸易的隔阂。

1.3 生态环境保护为经济提升提供发展空间

要想在根本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不仅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而且还要有效利用淘汰的产能来降低污染物的产量,进而以达到优化产业架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减排,相较于往年,在实行总量及安排后,污染物浓度得到不同程度的减少。在“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高度,减排工作更加深入,使得减排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最近一段时间,我国整体生态环境水平得到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无论是空气质量,还是土壤环境风险都得到了有效控制,进一步为更好地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做好铺垫。

1.4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各个领域,比如设计、生产、消费等,都有相应的绿色发展标准,其中包括生态设计标准、生态环境标准、绿色制造标准等。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都对绿色发展标准十分重视,比如德国制造4.0计划、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等都包含有绿色标准的相关要求。目前,我国也发布绿色标准,重点体现在污染防治、节约资源、引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方面,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健全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目前绿色标准处于初始阶段,仅在少数源头进行防治,很多产业以及领域都没有形成相对健全的绿色标准体系;第二,深化研究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关系,能够协调好清洁生产标准与排放标准、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间的关系;第三,加快制作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修订工作。目前标准的层级还处于表面,需要进一步增强细化,相关的检测方法与规范存在不足等。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策略

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企业和工厂停工停产,而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快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发展国家经济。国家提出了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为此,我们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设计好生态环保新基建,从而实现绿色发展,在确保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同时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2.1 建立绿色发展机制,积极开展绿色生产

在设计、生产、消费等领域融入绿色发展,进而达到贯彻新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建立绿色发展 的标准体系,引导形成绿色发展的方式的目的[3]。建立绿色发展机制可以采用如下措施:1.评估现有的标准体系,对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的修订进一步深入,增强绿色发展标准的风险防范措施,协调好在排污以及环境保护税等应用,对企业的生产环境进一步加强监管;2.完善相应的绿色标准体系,比如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相关领域的绿色标准体系;3.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标准,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比如电力、建筑、交通、新能源等打造一系列的优质绿色品牌,从而走出国门,为全球治理和全球环境保护贡献中国的力量。

2.2 优化生态环境制度,创设良好市场竞争氛围

优化生态环境制度,创设良好市场竞争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构建一套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要求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采用疏堵结合,奖罚并用的形式,从而去引导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生产消费模式[4]。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进行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估,加强环境经济政策其中的配套措施,从而去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2)深化绿色税收改革,提高原生资源征收资源税的税收额度,将一些污染产品如农药、化肥、塑料等纳入消费税的范围,对一些税种如资源再生、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环保科技创新企业等提高税收的优惠,对一些采购、财政的补贴等,进行进一步的发展,探究押金返还制度,如在饮料品消费量大、汽车报废集中的地方开展押金返还制度试点示范。

2.3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加快经济增长与转换

通过发挥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优势,来实现对经济的功能转换,从而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对环境污染治理的监管和风险防范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可以采用如下的措施:

(1)健全环境污染治理的多元化渠道,转变投入机制,比如从以前的政府投入到现在的企业、社会进行投入,对一些融资方式比如股票债券、绿色银行、项目融资等进行探索,寻求一些优惠贷款、援助比如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国外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2)对政府的环保财政加强投入监管,将环保投入指标列入政府汇报的主要工作之一,提高监管力度,特别是加强监管环境污染严重、环保意识薄弱的地区。

(3)鼓励企业或者单位对环保领域的投资,对环保投入制度进行设计完善,明确政府和企业各自的责任,防范债务危机等风险。

2.4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基建的融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当前,国内的环保技术、装备以及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都处于刚起步的阶段,虽然环保相关产业的整体供给能力能够满足目前的需要,但是却无法保障未来的环保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因此,建议对环保产业进行加强管理,大力支持研发大型的环保技术设备,从而推动和发展高质量的环保产业,从而使得经济绿色增长更加有动力、有活力。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实施:

(1)建设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布局相关平台比如生态环境领域国家级、部级的创新平台,组建一定规模的环保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生态环境工程科技创新平台。

(2)推动升级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根据经济普查、土壤详查等数据,建立智能化生态环境数据管理平台,从而提高对生态环境的监管评估、预测报警以及应急支撑基础。

(3)选择合适的示范环保区。对一些环保产业发展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建立试点示范环保产业区,形成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进一步加强环保企业“走出去”战略,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环保产业合作交流。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同时水资源匮乏、能源的降低、空气污染等各类不良现象屡见不鲜,为进一步避免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通过制定和实施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以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从而为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绿色标准
环境保护
绿色低碳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