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僵蚕饮片炮制工艺及鉴别

2021-12-01王宇鹏

光明中医 2021年19期
关键词:麸炒僵蚕草酸

王宇鹏

僵蚕为动物药,属于蚕蛾科幼虫感染白僵菌致死的干燥体,中药临床使用历史悠久。僵蚕为临床中常用的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1]。僵蚕也被称为“僵虫”“天虫”“白僵蚕”。僵蚕的主要功效为化痰散瘀、祛风定惊,主要用于惊风抽搐、皮肤瘙痒、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部神经麻痹等。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4~5年龄的幼虫感染致死的干燥体,在春、秋两季中生产,将感染的白僵蚕病死的蚕干燥体,质地多为硬质、白色、粗条、断面光亮为特点。

1 产地和性状

僵蚕多产于江苏、浙江等地,另外在陕西、广东、四川等地区。僵蚕呈圆柱形,以皱缩弯曲为主,长度在2~5 cm,直径多为0.5~0.7 cm,表面为灰黄色,被白色粉霜状分生孢子和气生菌丝为特征。头部圆形,具有8对腹足,1对眼,体节明显,在尾部可见成2分支状。质地较坚硬容易折断,断面处较平坦,外边为白色,中部为亮黑色或亮棕色,存在胶口镜面,气味咸,味道微腥,虫体较粗,颜色为白色、质地坚硬,断面光亮者更佳,表面无白色粉霜,中空者不能入药[2]。《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僵蚕味咸,主治小儿惊痫夜啼,风痰之病。可去风气所生之虫,可令人面色好,可去皮肤的风斑,令其皮肤润泽。男性用之可治疗阴疡病,下体风湿等症。

2 鉴别

2.1 显微鉴别药物粉末多为灰褐色、灰棕色,菌丝则接近为无色,菌丝卷曲纠结在体壁上,气管壁碎片多为弧状或弯曲状,另外可见深棕色或棕色的螺旋丝,在表皮组织表面可见网状样皱纹,并且纹理较清晰具有较小的尖状突起,边缘为黄色其具有圆形的毛窝,刚毛则为黄棕色或黄色[3],表面较光滑,僵蚕壁则较厚。未消化的桑叶组织中能够看到草酸钙方晶或草酸钙簇晶。杂质在临床鉴别中低于3%。利用稀乙醇作为溶剂能够检测其含量应不少于20%。

2.2 性状鉴别僵蚕的规格可从断面上判断质量是否优质,主要表现为个体较大,切断面较整齐,断面镜面可见胶渣,僵蚕从外表上排列整齐,并且体质较轻,从断面上看为墨绿色[4],断面一半为胶口,另一半为未消化的叶纤维,还有僵蚕体型较瘦,断面无中空或胶口情况,以上僵蚕不能入药,在鉴别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目前药材市场上的僵蚕为蚕茧抽丝后经过麸炒再卖到医院,掺假的僵蚕会粘有丝绒,并且没有正品僵蚕的鉴别特征,不能入药。僵蚕炮制以麸炒为主,也存在掺假的情况,在僵蚕表面粘有类似结晶盐颗粒的成分,味道不涩不咸,特别是在其中掺杂金属粉末的伪品增加僵蚕的重量。僵蚕为动物类中药材,传统上出现用模子做出假的僵蚕,其外形和颜色与僵蚕一致,但用手掰断后没有亮渣出现,并且颜色较白,质地较重,少数伪劣僵蚕原料为石灰,放入水中后会产生气泡,并且出现颗粒样沉淀,断面较整齐。

2.3 理化鉴别通过光谱、色谱技术对药物中更有效成分进行鉴别,僵蚕中小分子物质种类与植物药比较相差较大,并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缺乏专属理化性质[5]。指纹图谱鉴定利用紫外指纹图谱、高效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建立僵蚕的指纹图谱,并且快速鉴别僵蚕性状。利用蛋白质电泳方法鉴别僵蚕中蛋白质种类及特异性。僵蚕在炮制过程中因受到辅料和加热因素,对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丢失较大,存在蛋白质降解和变性情况。氨基酸残基发生非酶糖基化修饰,不影响原有的氨基酸序列测定。

3 炮制历史

《雷公炮炙论》中米泔制僵蚕为我国最早收载的炮制记载,曰:“凡使用前,应用糯米泔浸泡一日,待蚕桑诞出后,浮于水面,然后再滤出,经过微火焙干后再用布擦干净虫身上的黄肉毛,并捣碎,筛如粉后备用”。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僵蚕的炮制方法从米泔水变为麸炒,虽然炮制方法不同,但均有降燥除臭的作用[6]。《雷公炮炙论》中记载的炮制方法特色明显,也称为地方炮制规范。

4 炮制加工

僵蚕的炮制方法相对简便,无需进行任何特殊的炮制设备,能够保证药物质量的可靠性,但是仍然需要防止出现霉变或虫蛀的情况,降低药物临床应用效果[7]。经过中医药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僵蚕的炮制方法主要有净制、去杂等方法,再用石灰粉充分搅拌将水分吸收后在将炮制后的僵蚕晒干。将原药材空心不能入药的挑出,将锅烧热后将麦麸撒入锅内加热,待麦麸冒烟后,将炒净的僵蚕倒入迅速翻动,用中火将僵蚕炒至表面微黄在将全部取出,用筛网筛去麸皮,晾凉后可用。僵蚕和麦麸的比例为10∶1,经过炒至后僵蚕性状不发生变化,颜色会发生改变。麸炒麦麸为了去除僵蚕的腥味,同时也具有矫正臭味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麸炒后的僵蚕能够大大提升药用成分的含量。按照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经过炮制的僵蚕表现为颜色变为焦黄,如炒制过火会出现焦斑的情况,也有经过炒制后颜色变浅的情况,超过火的僵蚕不能入药。

炮制中仍然需要有些注意事项,僵蚕为蚕茧所产生,在秋季蚕茧的饲养中发病率较高,并且真菌孢子的传染介质为空气和桑叶,如果僵蚕的饲养多为较集中的区域,为了保证药蚕和丝茧不发生混淆,可在僵蚕的晾晒过程中尽量保证蚕室之间的距离[8]。在野外饲养环境中药蚕转化为丝蚕养育过程,需要对蚕室环境进行严格消毒,避免发生相互传染的情况。在蚕养殖过程中应用漂白粉的应用比例,可增加1.5%进行喷洒,以保证僵蚕的效果。

5 炮制后药理作用

经过炮制后的僵蚕味咸、性平,归肺、肝、胃经,具有化痰散结、祛风定惊的作用。僵蚕的辛散功效较强,药力较迅猛,多用于风疹瘙痒、惊厥抽搐、肝风疼痛等。能够有效治疗口眼歪斜、惊痫抽搐。经过麸炒后的僵蚕其风散解表能力降低,能够用于化痰散结的治疗,可作为治疗喉中痰音、中风失音的治疗。在《魏氏家藏方》中便有记载,麸炒炮制方法有利于僵蚕虫体上分泌物、菌丝的去除,具有矫正气味的作用,便于服用或粉碎[9]。

6 化学成分

6.1 氨基酸、酶、蛋白质僵蚕因属于动物类药物,其蛋白质含量较丰富,并且也是其药理活性的成分之一。相关研究报道对僵蚕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蛋白质含量较高约为60%。另外,僵蚕的生品和炮制品的含量有所不同[10]。可从僵蚕蛋白中分离出4个多肽,利用酸性水解法能够将僵蚕蛋白质进行水解,并且测定氨基酸种类17种之多。作为动物类药物,相关文献也有报道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僵蚕中所含成分为碱基、核苷等核酸类物质,并且发现了黄嘌呤、次黄嘌呤、尿苷、尿嘧啶等核算物质。

6.2 草酸铵僵蚕的另一种活性成分为草酸铵,相关研究显示[11],通过氧化钙质量法和点位法检测能够发现草酸铵,通过对不同来源家蚕感染菌株能够得到僵蚕,并且其草酸铵含量也各不相同。

6.3 有机酸和脂肪僵蚕中脂肪含量较少,家蚕在感染白僵菌后会产生柠檬酸、草酸等有机酸[12]。球孢白僵菌培养基中也可检测出脂肪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等多种脂肪酸其含量较高。

6.4 挥发油在僵蚕中能够检测出挥发油成分,利用质谱联用法和气相色谱法能够测定僵蚕中含有上百种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噻嗪类挥发油化合物。

6.5 微量元素僵蚕中所含成分丰富的微量元素,在检出的微量元素主要有磷、钙、镁等。相关研究显示,在僵蚕中也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例如核黄素、胡萝卜生育酚等,并且以上维生素含量水平均高于其他谷物类食物[13]。

7 小结

作为中药房鉴别岗位的技术人员,应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加强自身学习,以保证中药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15]。僵蚕生品具有较强的辛散作用,并且腥咸味道较重,用药后患者容易呕吐,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僵蚕生品中存在草酸铵成分,患者服用后会出现抽搐、昏迷情况,经过炮制后的僵蚕草酸铵含量明显降低,僵蚕在炮制后入药利于药效的发挥并且能够降低不良作用[14]。僵蚕炮制方法自古就有,并且方法较多,多采用清炒法和麸炒法。经过麦麸拌炒后的僵蚕能够明显降低其不良气味和辛散之效,色泽多为金黄色并且外观较艳丽,质地酥脆,符合相喜为制的原则。

猜你喜欢

麸炒僵蚕草酸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不同炮制方法对苍术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麸炒中药现代研究进展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苍术麸炒前后苍术苷A的药动学行为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生、麸炒苍术对痰湿困脾模型大鼠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