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调查研究

2021-11-30邱烈峰

四川体育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品德维度题目

肖 爽,邱烈峰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调查研究

肖 爽,邱烈峰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目的调查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现状,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155名河南省在校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调查。结果:(1)在满分为90分的情况下,河南在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总得分平均为64.67±7.91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维度的满分均是30分,河南在校大学生在3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依次为20.55±3.77分、20.23±3.37分和23.89±2.59分;(2)河南在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总得分、3个维度得分均是体育专业学生得分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P<0.01);女生得分低于男生(P<0.01)。结论:(1)河南在校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2个维度核心素养水平偏低;(2)女大学生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薄弱人群,应成为干预的重点人群。最后据此提出建议:教师要聚焦核心素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高校要积极采取措施,抓住重点进行干预改善。

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大学生;河南省

“核心素养”一词已然引起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重视。核心素养是课程发展的DNA[1]。核心素养正成为推进世界课程改革思潮的动力[2]。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各学科的共同努力,需要通过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促使学生形成本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即学科核心素养,进而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服务。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3,4]。体育与健康学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应积极促使学生形成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进而为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服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与健康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5]。了解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状况,查找薄弱环节和重点人群,进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就显得非常必要。为此,本研究于2019年4月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进而为高校推进以核心素养引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电子调查问卷于2019年4月对河南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本次共回收调查问卷2171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有效问卷2155份。其中:男生525人,女生1630人;大1学生1521人,大2学生544人,大3学生43人,大4学生47人;文科生991人,理科生944人,体育专业学生220人;平均年龄为19.40±1.09岁。

1.2 方 法

1.2.1 调查问卷设计 借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依据研究需要,自行设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调查问卷》。经过咨询专家和预调查后对问卷进行修订,确定最终调查问卷。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维度”[5]。据此本研究确定的最终调查问卷包括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4个方面。

1.2.2 判断标准 在调查问卷中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各有10小题,全部是单选题,每小题有3个选项。采用3点记分法,依据各选项的科学性、合理性、积极性分别赋值1-3分。然后分别合计总分、3个维度得分。量表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7,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4、0.74和0.66。

1.3 统计分析

逐份审查回收的调查问卷,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问卷。然后用Microsoft Excel 2007录入,建立数据库。再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水准α=0.05。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总体水平

本次调查发现(见表1),在满分为90分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总得分平均为64.67±7.91分。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学生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得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0.05),体育专业学生得分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得分(<0.01)。不同年级学生的得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0.05);男生得分(68.29±8.29)高于女生得分(63.51±7.42)(<0.01)。

表1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得分情况(N=2155)

2.2 大学生运动能力维度核心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2.2.1 大学生运动能力维度总体得分情况 调查发现(见表1),在满分为30分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运动能力维度的平均得分为20.55±3.77分。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学生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得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0.05),体育专业学生得分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得分(<0.01);男生得分(22.40±3.85)高于女生得分(19.95±3.54)(<0.01);不同年级学生的得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0.05)。

2.2.2 大学生运动能力维度各题目得分情况 运动能力是指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5]。本问卷中运动能力方面的题目包括体能技能、健康技能、健身方法、体育认知、竞赛组织与赏析能力、效果评价能力等。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大学生在“掌握健身方法”“调控情绪能力”和“擅长运动项目”等题目得分稍高,但在“掌握竞赛规则和执裁能力”“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了解程度”“预防运动损伤能力”和“掌握安全与急救技能”等题目得分较低。各题目得分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所有题目得分均是男生高于女生(<0.01),体育专业学生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0.01)。

表2 大学生运动能力维度各题目得分情况(N=2155)

注:与女生得分相比,◆<0.01;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得分相比,▲<0.01。

2.3 大学生健康行为维度核心素养的调查结果分析

2.3.1 大学生健康行为维度总体得分情况 调查发现(见表3),在满分为30分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健康行为维度的平均得分为20.23±3.37分。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学生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得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0.05),体育专业学生得分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得分(<0.01)。不同年级学生的得分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0.01)。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1学生得分高于大3学生得分(<0.05),其他组别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0.05);男生得分(21.67±3.51)高于女生得分(19.77±3.18)(<0.01)。

2.3.2 大学生健康行为维度各题目得分情况 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5,6]。本问卷中健康行为方面的题目包括健康状况、健康管理、体育锻炼习惯、作息制度、合理饮食等。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大学生在“健康状况”“每次锻炼持续时间”“每次锻炼的强度”以及“运动前后是否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等题目得分较高,而在“是否有熬夜习惯”“每周锻炼次数”“是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以及“是否注意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等题目得分较低。各题目得分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所有题目得分均是体育专业学生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0.01);大多数题目中男生得分高于女生(<0.01)。

表3 大学生健康行为维度各题目得分情况(N=2155)

注:与女生得分相比,◆<0.01;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得分相比,▲<0.01。

2.4 大学生体育品德维度核心素养的调查结果分析

2.4.1 大学生体育品德维度总体得分情况 调查发现(见表4),在满分为30分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体育品德维度的平均得分为23.89±2.59分。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学生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得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0.05),体育专业学生得分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得分(<0.01);不同年级学生的得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0.01)。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四学生得分高于大3学生得分(<0.05),其他组别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0.05);男生得分(24.22±2.95)高于女生得分(23.79±2.45)(<0.01)。

2.4.2 大学生体育品德维度各题目得分情况 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5,7]。体育品德的具体目标强调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3个方面[8]。本问卷中体育品德方面的题目包括顽强拼搏、诚信自信、超越自我、遵守规则、公平正义、包容理解、相互尊重和责任担当等。本次调查发现(见表4),大学生在大多数题目中得分较高,而在“面对不了解的对手是否有信心取得胜利”和“体育运动中主动克服困难情况”2个题目得分较低。

表4 大学生体育品德维度各题目得分情况(N=2155)

注:与女生得分相比,◆<0.05,◆◆<0.01;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得分相比,▲<0.01。

各题目得分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所有题目得分均是体育专业学生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大部分题目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男女生得分比较结果表明,有5个题目的得分是男生高于女生,另外5个题目的得分是女生高于男生。但体育品德维度总体得分依然是男生高于女生(<0.01)。

3 讨 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达成依赖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9]。各学科都需要对本学科的本质与育人价值进行总结、提炼,升华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是未来判断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标准。体育与健康学科在教育教学中也应积极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而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服务。然而本次调查发现,在满分为90分的情况下,河南省在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总得分平均为64.67±7.91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可能的原因是目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还停留在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阶段,尚未上升到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层面,至少是在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效果不明显。体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超越体育与健康学科领域去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真正价值。明确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不只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更不是仅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体育教师要完成从单纯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教书匠”向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者”角色转变[10]。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维度[5]。运动能力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5]。在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运动能力是其最关键的维度或指标要素[11]。本次调查发现,在满分为30分的情况下,河南省在校大学生运动能力维度的平均得分为20.55±3.77分。总体偏低。大学生的总体运动能力从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合编撰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中显示的“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不如中学生”就可窥见一斑[12]。其它相关研究也表明,大学生存在掌握项目单一、技能掌握程度较浅等问题[13]。从本次调查问卷中运动能力维度各题目得分来看,大学生在“掌握竞赛规则和执裁能力”“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了解程度”“预防运动损伤能力”和“掌握安全与急救技能”等题目得分较低,提示大学生的体育认知和健康技能也有待提高。一言以蔽之,不难看出目前的大学体育既没有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技能,也没有很好地改善学生体能,更没有重视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学,可谓乏善可陈。在今后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仅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技能、改善体能,还有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和体育相关政策的宣传,亦要加强健康技能的培训。

身心健康是个人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保障。健康生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之一。身心健康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然而,本次调查发现,在满分为30分的情况下,河南省在校大学生健康行为维度的平均得分为20.23±3.37分。总体也偏低。主要是在“是否有熬夜习惯”“每周锻炼次数”“是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以及“是否注意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等题目得分较低。提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尚未养成,并且存在经常熬夜、不注重合理营养等问题。可能的原因是目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存在重体育轻健康等现象,把“体育与健康课”上成了“体育课”。在今后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自觉科学锻炼的习惯。同时要加强合理营养、规律生活的重要性以及营养基础知识的宣传和考核,切实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促使其逐步养成健康行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明确指出: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14]。

品德与修养向来是我国学校各学段各学科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新时期学校教育贯彻“立德树人”要求的重要一环[15]。体育对学生人格塑造和品德培养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完善人格首在体育,运动不是别的,只是灵魂的操练”“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无体则是无德智也”等名句均提出体育对德育培养的重要性。通过体育教学形成的体育品德能够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8]。体育品德培养状况影响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因此,应成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首要素养。体育教学应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本研究发现,在满分为30分的情况下,河南省在校大学生体育品德维度的平均得分为23.89±2.59分,并且在大多数题目中得分较高。这说明河南省大学生体育品德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平正义、包容理解、相互尊重和责任担当等体育品德。但在自信和顽强拼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高校应积极组织体育训练、竞赛、展示,并注意把握育人时机培养学生的自信、锤炼学生的意志。

调查结果还表明,女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平均总得分低于男生;在运动能力维度上女生得分低于男生,在运动能力维度所有题目中女生得分均低于男生(<0.01);在健康行为维度上女生得分低于男生,在健康行为维度大多数题目中女生得分低于男生(<0.01);在体育品德维度上女生得分低于男生(<0.01)。这一结果表明,女生应成为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干预的重点人群。

总之,河南省在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2个维度核心素养水平较低。女大学生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薄弱人群,应成为干预的重点人群。为此,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1)是聚焦核心素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评价;(2)是努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积极组织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努力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并逐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3)是加强体育理论教学,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体育基础知识;(4)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大学生的营养认知,强化学生科学饮食意识,增强学生健康技能,引导其健康行为;(5)是要抓住重点人群进行干预。

[1]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1):3~25.

[2] 陈福亮,季 浏.教育变革时代的体育课程标准新形态:台湾高中体育课标的案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05):66~71.

[3] 盛思月,何善亮.论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途径——基于近年来核心素养主题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J].教育参考,2016(02):12~20.

[4] 刘亚茹.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 范蒙蒙.体育教学中健康素养的追求与实现[J].教学与管理,2018(21):87~89.

[7] 胡 滨.弘扬体育道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体育教学,2019,39(11):19~23.

[8] 季 浏.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体育科学,2018,38(02):3~20.

[9] 邱烈峰,肖 爽.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04):22~23.

[10] 李小伟.体育教师需要具有“健康”的基本功[J].体育教学,2017,37(01):8~9.

[11] 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07):29~33.

[12] 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合编撰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EB/OL]. [2015-09-15]. https://edu.qq.com/a/20150915/010809.htm?tu_biz=v1.

[13] 吴梦莹.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9.

[14] 国务院办公厅《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EB/OL]. [2019-07-30]. 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

[15] 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实践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49.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Subject Core Litera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XIAO Shuang, QIU Liefe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China.

Objective The subject core litera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is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formulat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Metho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bout the subject core litera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was conducted among 2155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Province by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 Result (1) The average score of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 core litera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in Henan Province is 64.47±7.91 in the case of the full score of 90. Their scores of sports ability dimension, health behavior dimension and sports morality dimension were 20.55±3.77, 20.23±3.37 and 23.89±2.59, respectively. (2) The total score and its three dimension scor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subject core literac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major students' (<0.01), while the scores of female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male students' (<0.01). Conclusion (1) The core litera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subjec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Province is in the middle level. The level of core literacy of sports ability dimension and health behavior dimension were low. (2)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ere the weak group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so should be the focus of intervention.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he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the core literacy and chang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terven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 core litera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and then result in improving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llege student; Henan Province

G807.4

A

1007―6891(2021)06―0100―05

10.13932/j.cnki.sctykx.2021.06.23

2020-09-21

2020-11-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YJA890027);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0A890011)。

猜你喜欢

品德维度题目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追根求源
品德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