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强度体育舞蹈练习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

2021-11-30袁雨馨

四川体育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维度舞蹈身体

袁雨馨

中等强度体育舞蹈练习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

袁雨馨

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北京,100084。

为探究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的影响,选取成都师范学院2019级女大学生共60人,其中,参加体育舞蹈公共课的3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舞蹈练习,不参加体育项目公共课的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除实验要求和学校统一体育活动外,两组被试均不进行其他体育活动。实验结果证明,一段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舞蹈练习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身体状态、身体吸引力和身体自我价值感维度都有显著和非常显著的提升。

体育舞蹈;女大学生;身体自尊;中等强度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研究人员持续关注的热点。在大学期间,学生形成良好且稳定的身体自尊,不仅能提高整体自尊,还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不少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男性普遍比女性具有更高的身体自尊水平[1]、[2],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外貌更加关注,要求也更高,相对来说更容易对自身外表感到不自信,故对于女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身体自尊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工作的推进,许多体育项目都进入了学校。许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活动能够促进身体自尊的发展。体育舞蹈作为一项较为新兴的体育活动方式,其双人舞的特性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不少高校都创立了体育舞蹈课,旨在提高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推动女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 相关文献综述

身体自尊(Body-esteem),是个体按照自己的评价,对自我身体各个不同方面的正向或负向的情绪感受。它是整体自尊(Global self-esteems)下的一个具体领域自尊,是自尊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构成部分。身体自尊受到个体自我价值、自我尊严的影响,被心理学家认为是最能预测情感和生活变化的个性变量[3]。在自尊多维等级模型的基础上,学者提出了PSPP模型,模型中包括了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状态、身体素质、身体吸引力和运动能力,且随着低层次领域的变化,高层次领域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改变[4]、[5]。

目前关于身体自尊的研究中,绝大部分讨论的重点是围绕不同性别相似人群的身体自尊差异、不同人群(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具体运动项目运动员、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等)身体自尊的差异、体育锻炼对某种人群(中小学生、大学生、肥胖人群、老年人等)身体自尊的影响、具体自尊领域和整体自尊相关性、不同体育锻炼频率人群身体自尊的差异等来进行的。总体上来说,研究呈现出横向研究多于纵向研究的趋势[6]。

体育舞蹈(DanceSport),又称国际标准舞,是一种在男女舞伴双人的配合下,跟随界定的音乐节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完成的,兼具艺术的观赏性、体育的竞技性、规范性以及程序性的运动项目。体育舞蹈包含标准舞、拉丁舞、团体队列舞和街舞等,对舞者的动作、音乐、节奏、和舞伴默契都有较高的要求。体育舞蹈具有体育的竞技性,又具有舞蹈的艺术性,被称为是健与美的完美融合[7],对发展舞者身心健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身体自尊常用来检验锻炼后的心理效益,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干预,探究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并提出假设:(1)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有促进作用;(2)体育舞蹈与其他项目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有差异;(3)项目不同,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具体维度的影响也不同。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对 象

研究选取成都师范学院2019级60名女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体育舞蹈公共课30人为实验组,不参加体育锻炼的30人为对照组。实验前对两组被试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年龄、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结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见表1)。所有被试身体健康,且所有被试的专业均与体育、艺术无关,均无体育舞蹈项目基础,并自愿积极配合测试。

表1 实验被试基本情况比较

2.2 实验设计

2.2.1 实验实施 实验中选取体育舞蹈练习作为自变量,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作为因变量。

实验组进行为期16周的体育舞蹈课程练习,每周两次,每次90min,课程分为教学周和测试周。实验组被试课堂内容主要为恰恰恰舞和伦巴舞的基本动作和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铜牌等级组合动作,教学周授课形式为新授课和复习课交替进行,课堂练习方式为单人、双人混合练习。对照组被试除学校统一要求外,不进行任何体育锻炼活动。

2.2.2 实验控制 实验组被试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由同一教师进行授课,课程期间非特殊原因不得请假缺课。两组被试除实验内容要求和学校统一要求以外,均不进行任何其他体育活动。由于体育锻炼的种类、负荷、强度、频率和持续的时间都是影响身体自尊发展的因素[8]、[9],故本实验通过心率达到对锻炼强度的控制。通过阅读文献可知,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效果为最佳。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220-年龄)×60%-80%。故在实验过程中每节课随机抽取10名学生佩戴智能手环监测心率,将被试心率控制在120-160次/min。

2.2.3 实验处理 所有被试在授课教师监督下独立完成问卷。在教学实验开始前1周发放问卷测得前测数据;教学实验结束后1周发放问卷测得后测数据,两次发放问卷共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实验选择由我国学者徐霞修订的《身体自尊量表(PSPP)》作为测量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工具。该量表包含一个主量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4个分量表(运动能力、身体状态、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量表共有30个题项,每个题项分值范围在1~4分。经徐霞检测,该量表的总量表和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5~0.82之间[10]。本研究中,总量表及其分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0.76~0.93之间,内部一致性较好。

2.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和SPSS 24.0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再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等统计学手段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两组被试身体自尊的情况

表2 实验前两组身体自尊情况

由表2可知,实验前两组被试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

3.2 实验前、后实验组被试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的影响

表3 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自尊情况(M±SD)(N=30)

注:P<0.05*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表明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P<0.001***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由表3可知,实验组在实验前后身体自尊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P<0.01)。子维度中,身体状态和身体自我价值感维度上,差异非常显著(P<0.01),身体吸引力维度差异显著(P<0.05),而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维度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一段时间的体育舞蹈练习对提高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在身体状态、身体吸引力和身体自我价值感维度都有所体现。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

3.3 实验前、后对照组被试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的影响

表4 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自尊情况(M±SD)(N=30)

注:P<0.05*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表明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P<0.001***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由表4可知,实验后对照组身体自尊总分及其各维度出现轻微的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能造成的原因是,学生在校学业繁忙,受到学业和交往等多方面的影响,压力较大,对其心理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4 实验后两组被试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的对比

表5 实验后两组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对比

注:P<0.05*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表明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P<0.001***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由表5可知,实验后两组在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差异,在身体自尊和身体状态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在身体吸引力和身体自我价值感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P<0.01)。表明实验组在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舞蹈练习后,身体自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其具体维度上也有所体现。

3.5 实验组被试身体自尊各维度变化的关系

表6 实验组被试身体自尊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注:*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为进一步探究体育舞蹈对身体自尊改善的原因及身体自尊各维度间变化的关系,研究将体育舞蹈练习干预前后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得分的差值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身体自尊总分及其各维度间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其中运动能力维度与身体吸引力维度之间为显著相关(P<0.05),其余维度间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可以看出,身体自尊中各子维度的变化能够引起其他子维度的变化,且子维度变化也能显著对身体自尊总分产生影响,这同时也证明了身体自尊多维等级模型中,低级维度的提高能促进高级维度的提高。

4 讨 论

4.1 实验前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情况分析

实验前,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总分为58.47±14.963分,各维度得分为运动能力11.25±3.606分、身体状况11.88±3.445分、身体吸引力11.90±3.398分、身体素质11.77±3.083分、身体自我价值感11.67±3.235分。而在该量表中,各分量表得分均在15分以上,总分得分在70分以上才能说明被试具有良好的身体自尊水平[12]。由此可见,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普遍偏低,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受到了网络、媒体和社会的影响。近年来,“白幼瘦”成为了审美的主流,网络上如“直角肩”“蚂蚁腰”等词语逐渐成为“美女”的标准。相比于其他学生群体,大学生虽然更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尚未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形成不正确的观念。许多女大学生盲目追求“美”,并对自身的外在形象表现出不满,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和评价也会受到影响,造成较低的身体自尊水平。

另外,以往的研究表明,女大学生对自我外表的认知也对其身体自尊有一定的影响,不同体型的女大学生对自身形体有着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正常体型女大学生的认知偏差明显高于偏瘦和过瘦女大学生,相应地,正常体型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也就明显低于偏瘦和过瘦女大学生[13]、[14]。可见,女大学生的主观的自我认知普遍与客观的身体形象存在着认知偏差,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

4.2 体育舞蹈提升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内在原因分析

运动能力包含初级操作技能和高级操作技能,初级操作技能指的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意识控制明显的技能,而高级操作技能则对应的是达到自动化的技能。本实验中,女大学生在运动能力维度有一定的变化,但尚不显著。与李荣[15]等人的研究略有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学业压力或生活压力等因素,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运动更少,运动的积极性也相对不高,造成自身运动能力欠佳,一段时间的体育舞蹈练习对运动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但作用不大,效果不明显。鲁春霞等人(2018)通过实验发现,体育舞蹈能够增强青年男子的有氧运动能力[16]。虽然该研究中的实验对象与本研究中的有所差异,但体育舞蹈运动幅度大、移动快、动作转换快的特点对舞者肌肉的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久而久之,舞者的运动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身体状态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生理和心理的情况,包含心态、精力、睡眠、健康状况和应对能力等。本实验中,女大学生的身体状态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身体方面,体育舞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双人共舞,这不仅需要舞者自身具备较高的肌肉协调能力,还要求双方一致的配合。另外,屈雯慧(2020)在其研究中发现,18周的体育舞蹈练习能显著降低隐性肥胖女大学生的BMI、腰臀比、肥胖度和体脂肪率,提高蛋白质百分数和肌肉百分数,另外部分的骨密度也能得到提高[17]。心理方面,杨惠等人(2020)发现体育舞蹈能够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提高应对能力,对心理亚健康情况有所改善[18]。因此可以看出,体育舞蹈对改善舞者的身心状态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

身体吸引力指的是个体维持身体各方面美感的能力,包括个体对身体的信心和满意程度,以及身体吸引力的保持状况。本实验中,女大学生的身体吸引力维度提升显著,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陈娟等人(2021)认为体育舞蹈的形体美学包含了有型有力的骨骼、丰富匀称的肌肉和灵活协调的四肢,舞者通常拥有和谐的身体比例和结构[19],而体育舞蹈的基本姿态要求舞者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的姿势,能显著改善女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由于疏忽而形成的不良体态。舞者在对镜练习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动作的规范性以外,还会注意自身肢体的优美度,会更加关注自我。随着动力定型逐渐稳固,动作完成的质量得到提升,身体的美感也能得到体现,进而提高舞者的身体吸引力。

身体素质指的是肌肉活动的能力,一般包含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本实验中,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变化,但提升并不显著,与王路路(2019)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20],但与康园君(2018)的结果一致[21]。这可能是由于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较为长久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周期和强度刺激。单洪刚(2021)认为,体育舞蹈具有动作美、气质美和健康美,其中健康美体现在体育舞蹈对练习者体态的重塑和身体素质的提升,而这种提升并非通过单一的锻炼方式,而是在其舞蹈美的引导下发展成为的健康的美感[22]。陈泽刚(2017)也通过其研究证明,体育舞蹈能提高女大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23]。

身体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对自我身体的重视,是对自我身体的总体自信心和满意感。实验证明,一段时间的中等强度体育舞蹈练习对女大学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感有非常显著的提升。体育舞蹈具备体育和艺术的双重特性,要求舞者在有节奏的音乐下做出优美的舞蹈动作。姜桂萍等人(2013)发现经过体育舞蹈训练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中,除家庭自我和道德伦理自我以外,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24]。练习者随着练习的时间增加,对舞蹈的熟练度提高,舞姿也更加优美,不仅使舞者有更多的精力去享受音乐、沉浸于音乐,还能促进舞者满意感和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综上所述,本研究和以往的相关研究均能证明体育舞蹈对个体身体自尊的提升作用,且作用是明显的,但以往研究中鲜有对身体自尊内部各维度间的相关关系做出讨论。本研究基于PSPP的理论模型,探究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为探究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变化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撑。然而,本研究仅针对体育舞蹈项目进行了研究,且样本容量受到限制,今后可在该方面针对不同项目或不同人群进行研究讨论。

5 结 论

一段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舞蹈练习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其中,体育舞蹈练习对身体状态、身体吸引力和身体自我价值感维度都有显著和非常显著的提升。

由此可以看出,体育舞蹈练习对促进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全面发展效果显著。故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体育舞蹈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锻炼方式,提高学生身体自尊,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1]何 颖,徐 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01):65~68.

[2]田录梅,张向葵,于海峰.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04):55~58.

[3] Franzoi, S.L. amp; Shields, S.A. The Body—Esteem Scale: 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differences in a college population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84, 48: 173~178.

[4] Sonstroem R J. Physical Estimation and Attraction Scales: Rationaleand Research. Medicine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978, 10: 101.

[5] Richard W. amp; Robins, Kali H. Global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 Span[J] Psychology Aging 2002, 17(03): 423~434.

[6]曹蓓娟,吴雪萍,王荟媛.操舞类项目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01):90~94.10.16099/j.sus.2016.01.015.

[7]傅雪云.艺术类体育[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8.

[8] Ryan M P.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M ediating self-esteem and self-efficacy mechanisms[J].Psychology and Health, 2008, 23: 279~307.

[9] Lau P W C.A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body perception and self-esteem:Global physical self-concept as the mediator[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08, 9(04): 493~509.

[10]徐 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02):78~81.

[11]段雨辰. 拉丁舞对高中女生身体自尊和心境影响的实证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9.

[12]崔晓芸. 健美操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13]苏悦宇娃. 操舞类课程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D]. 云南大学,2017.

[14]雷 霖,王建平,张 亮,等.北京女大学生瘦身倾向的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03):15~155.

[15]李 荣,张 凯. 不同锻炼方式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及身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_李荣[C]//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706~711.

[16]鲁春霞,邱 璇,张政啸,等.体育舞蹈运动对青年男子体适能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11):4837~4845.

[17]屈雯慧.18周体育舞蹈训练对隐性肥胖女大学生体成分及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20,36(01):82~84.

[18]杨 惠,车广伟,冯玉娟,等.体育舞蹈锻炼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05):560~565.

[19]陈 娟,柴 颖.体育舞蹈审美教育实践研究[J].四川戏剧,2021(01):152~155.

[20]王路路. 体育舞蹈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2019.

[21]康园君. 中等强度拉丁舞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身体自尊影响的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2018.

[22]单洪刚.全民健身背景下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及功用——评《体育舞蹈与全民健身》[J].中国高校科技,2021(06):109.

[23]陈泽刚.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02):183~186.

[24]姜桂萍,李 青,王 锋,等.身体表现类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01):99~104.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Moderate-intensity DanceSport Exercise on the Body-esteem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YUAN Yuxin

School of Arts,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anceSport on the body-esteem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60 female sophomoric students from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were chosen. 30 of them as experimental group conducted moderate-intensity DanceSport exercise, and the rest of them are as control group. Except for the 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 and the college's unified physical activities, the two groups of subjects did not engage in other physical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 period of moderate-intensity DanceSport exercise has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body-esteem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dimensions of condition, body, and general physical self-worth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and ver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Dance sport;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Body-esteem; Moderate-intensity

1007―6891(2021)06―0057―05

10.13932/j.cnki.sctykx.2021.06.14

G804.86

A

2020-07-24

2020-08-21

猜你喜欢

维度舞蹈身体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学舞蹈的男孩子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