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龙灌区续建配套泵站改造工程及信息化设计

2021-11-30

山西水利 2021年7期
关键词:前池泵房水池

王 兵

(临猗县回龙扬水工程服务站,山西 临猗 044103)

1 灌区概况

回龙灌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西北部,灌区范围涉及临猗县孙吉镇、北辛乡和耽子镇3个乡(镇)的35个行政村,西临黄河,东至北辛乡,南与元上灌区相接,北至王显庄,东西长7.5km,南北宽9.1km,现状规模为五级五站,分别为零级站(水源浮船站)、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及四级站。

回龙灌区耕地面积0.78万hm2,设计灌溉面积0.42万hm2。随着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开展、低产田的改造,灌区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近几年灌区实际灌溉面积已达到0.78万hm2,但灌区的输配水能力并未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导致供用水矛盾日益突出。

2 泵站工程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中的规定,确定工程等别为Ⅲ等,规模为中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5级。灌区设计灌溉保证率为P=75%。

2.1 浮船泵站

2.1.1 现状浮船泵站改建

浮船加装一套电动拦污栅,拦挡高度不低于1.5m;增加浮船与岸边距离,规划按10m考虑,即各水泵增加出水管道10m,其中DN700管道3根,DN600管道1根,材质为球墨铸铁管道,管道底部采用钢制浮箱固定,浮箱整片连接,总面积为300m2;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一台水陆两用挖掘机,供浮船移动位置疏挖渠道使用。

2.1.2 新建浮船泵站

规划新建浮船泵站取水,沿灌区的黄河边设取水点,通过引水渠道进入一级泵站,引水渠道全长5.0km。因泵站具有可移动的特点,建设内容主要为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包括新购浮船1艘,船身带有电动拦污栅和管理房,拦污栅的拦挡高度应不低于1.5m;浮船装配4台轴流式水泵,其中2台水泵流量为2.0m3/s,扬程5m,出口接DN1200球墨铸铁管道,单根长20m;另2台水泵流量为1.5m3/s,扬程5m,出口接DN1000球墨铸铁管道,单根长20m,并配备4台电机和1台800KVA变压器,管道底部采用钢制浮箱固定,浮箱整片连接,总面积为300m2;船顶安装1套行吊,规格10t,以便水泵安装和检修使用;配电设施(包含4个启动柜,1个进线柜,1个电容柜)布置在浮船尾部。

2.2 提水泵站

2.2.1 新建一级泵站

新建一级泵站位于现状一级泵站上游约700m处,紧邻032乡道旁,泵站规划建筑面积约为500m2,半地下式,地上部分高度三层,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泵站主要由前池、泵房、管理房、管坡、出水池和机电设施组成。泵站前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浮船泵站抽水,经河滩引水渠后进入前池内,设计容量为800m3,周围设置栏杆,前池与水泵之间通过DN800球墨铸铁管连接;泵房内共设有5台水泵,其中有3台水泵(2用1备)流量为1.5m3/s,另外2台水泵流量为1.0m3/s,扬程均为45m,出口管径分别为DN700和DN600,管坡分别采用2根DN1200和2根DN1000的球墨铸铁管,单根长度为1200m,共4800m;泵站出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二级泵站引渠段衔接。管理房与泵房配套建设,建筑面积为50m2,主体采用砖混结构,供泵站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值班使用。

2.2.2 新建二级泵站

新建二级泵站位于回龙村以西约500m处,泵站规划建筑面积约为700m2,半地下式,地上部分高度三层,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泵站主要由前池、泵房、管理房、管坡、出水池和机电设施组成。

泵站前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新建一级泵站出水池,经引水渠道进入前池内,设计容量为800m3,周围设置栏杆,前池与水泵之间通过DN700和DN600球墨铸铁管连接;泵房内共设有5台水泵,其中有3台水泵(2用1备)流量为1.5m3/s,另外2台水泵流量为1.0m3/s,扬程均为150m,出口管径分别为DN500和DN450,管坡分别采用2根DN1200和2根DN1000的球墨铸铁管,单根长度为1000m,共4000m;泵站出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三级泵站引渠段相衔接。管理房与泵房配套建设,建筑面积为50m2,主体采用砖混结构,供泵站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值班使用。

2.2.3 新建三级泵站

新建三级泵站位于回龙村以东约300m处,泵站规划建筑面积约为500m2,半地下式,地上部分高度三层,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泵站主要由前池、泵房、管理房、管坡、出水池和机电设施组成。

泵站前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新建三级泵站出水池经引水渠道进入前池内,设计容量为800m3,周围设置栏杆,前池与水泵之间通过DN800球墨铸铁管连接;泵房内共设有5台水泵,其中有3台水泵(2用1备)流量为1.5m3/s,另外2台水泵流量为1.0 m3/s,扬程均为45m,出口管径分别为DN700和DN600,管坡分别采用2根DN1200和2根DN1000的球墨铸铁管,单根长度为1000m,共4000m;泵站出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三级干渠相衔接。管理房与泵房配套建设,建筑面积为50m2,主体采用砖混结构,供泵站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值班使用。

2.3 田间提水站

2.3.1 新建南灌提水站

新建南灌提水站位于现状南灌提水站以北约200m处,泵站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80m2,半地下式,地上部分高度三层,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泵站主要由前池、泵房、管理房、管坡、出水池和机电设施组成。

泵站前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一支渠引水进入前池内,设计容量为150m3,周围设置栏杆,前池与水泵之间通过DN350和DN300球墨铸铁管连接;泵房内共设有3台水泵(2用1备),其中2台水泵流量为0.32m3/s,1台水泵流量为0.2m3/s,扬程为30m,出水管道为2根DN300和1根DN200球墨铸铁管与管坡相连接,管坡采用1根DN800的球墨铸铁管,长度为640m;泵站出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一支渠下游段相衔接。管理房与泵房配套建设,建筑面积为30m2,主体采用砖混结构,供泵站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值班使用。

2.3.2 新建九支提水站

新建九支提水站位于辛圣庄村以东约450m处,现状干渠北侧,泵站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80m2,半地下式,地上部分高度三层,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泵站主要由前池、泵房、管理房、管坡、出水池和机电设施组成。

泵站前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干渠直接经引水管道进入前池内,设计容量为150m3,周围设置栏杆,前池与水泵之间通过DN300和DN200球墨铸铁管连接;泵房内共设有3台水泵(2用1备),其中2台水泵流量为0.25m3/s,1台水泵流量为0.1m3/s,扬程为50m,出水管道为2根DN200和1根DN125球墨铸铁管与管坡相连接,管坡采用1根DN1000的球墨铸铁管,长度为5900m(含分支管880m);泵站出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八支渠末端相衔接。管理房与泵房配套建设,建筑面积为30m2,主体采用砖混结构,供泵站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值班使用。

2.3.3 新建六支提水站

新建六支提水站位于现状干渠末端,泵站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80m2,半地下式,地上部分高度三层,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泵站主要由前池、泵房、管理房、管坡、出水池和机电设施组成。

泵站前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干渠直接经引水管道进入前池内,设计容量为150m3,周围设置栏杆,前池与水泵之间通过DN300和DN250球墨铸铁管连接;泵房内共设有3台水泵(2用1备),其中2台水泵流量为0.28m3/s,1台水泵流量为0.1m3/s,扬程均为27m,出水管道为2根DN250和1根DN200球墨铸铁管与管坡相连接,管坡采用1根DN800的球墨铸铁管,长度为3300m;泵站出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婆儿支渠相衔接。管理房与泵房配套建设,建筑面积为30m2,主体采用砖混结构,供泵站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值班使用。

3 灌区信息化

3.1 量测设施

规划对干渠上所有渠道水闸和管道阀门进行控制和流量采集,包括分水闸、节制闸、支渠管道分水口闸门等。对干渠节制闸采取只控不测的方式,分水口闸门采用一体化测控闸门、支渠管道安装电动蝶阀和电磁流量计以及自动化监控设备,实现现地和远程监控。同时在每个站点安装视频监控。

3.2 灌区信息化

以回龙灌区规划建设的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渠(沟)建筑物以及渠系配套设施为基础,以满足灌区现代化发展、灌区用水管理、运行管理、以及灌区日常性工作需求为目的,构建灌区渠沟水系、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管理运行体系三位一体的网络平台,建设灌区管理处、各专业和相关行业的大数据,建立业务支撑、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的大系统,实现灌区“水源—干渠—支渠(管)”实时数据采集和远程监视与控制。

4 结语

回龙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将大大改善灌区基础条件,完善渠系建筑物,提高输配水能力,解决灌溉能力不足的问题,将为当地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前池泵房水池
泵站非常规进水前池的优化设计
进水池波浪对泵房水流进水条件影响的数值模拟及实验
侧边机组故障对泵站前池流态的影响
小区的水池
高含沙水泵站侧向进水前池试验与分析
中小型水电站压力前池安全运行探讨
关键路径法在AP1000泵房通水进度管理中的运用
泵房排水工程中剩余水头的分析探讨
责任(二)
大跨度地下泵房结构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