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1-11-30张娟宁权小兵师丽丽张鹤潇

农业与技术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定西市结薯块茎

张娟宁 权小兵 师丽丽 张鹤潇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定西 743000)

马铃薯是中国的第4大粮食作物[1,2],尤其是在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定西地区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战略性产业,然而,不合理的化学肥料的施用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此,合理的施用化学肥料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当务之急。

位于甘肃省中部的定西市是典型的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是我国最佳的马铃薯种植区之一[3-6],由于马铃薯的长期机械化、集约化生产,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成为必然。但是,化学肥料的施用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马铃薯增产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挑战,如土壤质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1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本试验于2020年在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连续实施,该地区平均海拔1896m,年平均降雨量376mm,年平均气温7.1℃,全年无霜期131d。供试土壤为黄绵土,肥力均匀,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理化性状见表1。

表1 供试土壤理化性状

1.2 供试品种

试验品种为“陇薯10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T1:不施肥料(CK);T2:当地常规施肥(N 270kg·hm-2,P2O5200kg·hm-2,K2O 200kg·hm-2);T3:化肥减量追施(减少化肥20%,基肥和花期追肥6∶4);T4:化肥减量追施加深旋松耕(播前深旋松40cm);T5:化肥减量追施加深旋松耕加增施有机肥(200kg·667m-2)。

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4∶3∶3。供试有机肥为生物有机肥,由甘肃大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经测定,氮含量为2.3%,磷含量为1.4%,钾含量为1.4%),化肥分别用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和氯化钾(K2O≥24%)。各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4000株·667m-2,小区面积5.5m×10m=55m2,田间管理同大田一致。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在马铃薯生育期间,分别于盛花期(7月20日)、块茎膨大期(8月25日)和成熟期(9月26日)取样3次,每次5株,分不同器官称鲜重。

1.5 调查测定项目

在马铃薯收获期每小区随机取样7株,测定马铃薯株高、茎粗、主茎数、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

1.6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使用Excel 2010进行统计汇总,并使用SPSS.20对各处理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性检验(LSR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地上部鲜重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不施肥处理和当地常规施肥处理地上部鲜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在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器和成熟期马铃薯地上部鲜重都是化肥减量追施加深旋松耕加增施有机肥处理最高,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分别高出6.40%、7.02%和21.12%。说明深旋松耕加增施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

表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各生育期地上部鲜重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不施肥处理和当地常规施肥处理马铃薯株高显著低于其它处理,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化肥减量追施加深旋松耕和化肥减量追施加深旋松耕加增施有机肥株高最高,分别为64.25cm和65.72cm,但二者无显著差异;马铃薯主茎数不施肥处理和当地常规施肥处理最少,分别为1.53个/株和1.74个/株,其它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茎粗的变化趋势和株高的变化趋势相同,不施肥处理最低,为10.1cm,化肥减量追施加深旋松耕和化肥减量追施加深旋松耕加增施有机肥株高最高,分别为15.2cm和15.8cm。

表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无显著影响,不施肥处理最低,为4.3个/株,化肥减量追施加深旋松耕加增施有机肥处理单株结薯数最高,为5.1个/株;单株结薯重不施肥处理和当地常规施肥处理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化肥减量追施加深旋松耕加增施有机肥处理单株结薯重最高,为534.21g/株;平均单薯重不施肥处理和当地常规施肥处理最低,分别为89.69g/株和91.63g/株,其它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化肥减量追施加深旋松耕加增施有机肥处理平均单薯重最大,为107.74g/株。

表4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农艺性状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良好的水肥条件是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基础,只有在马铃薯生长前期有良好的营养生长,才能在块茎形成时有足够的干物质,从而形成更高的块茎产量。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化肥减量追施加深旋松耕加增施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马铃薯的营养生长,增加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和主茎数,从而为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形成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从马铃薯块茎农艺性状来看,化肥减量追施加深旋松耕加增施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马铃薯单株结薯重量,这可能是由于深旋松耕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改善土壤水肥供应过程,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而增施有机肥则能够改善土壤生物性状,协调养分供应过程,从而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块茎产量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半干旱的定西市,施氮量为N 270kg·hm-2,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4∶3∶3,密度为4000株·667m-2,化肥减量追施(减少化肥20%,基肥和花期追肥6∶4)加深旋松耕加增施有机肥(200kg·667m-2)是最佳的马铃薯种植模式。

猜你喜欢

定西市结薯块茎
甘肃 定西市首家劳模(工匠)长廊建成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亢蕾作品精选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2004~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状况统计分析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