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毫火针联合湿润烧伤膏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30张亚楠许毅克徐征华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湿润

张亚楠 许毅克 徐征华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遗留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且疼痛较剧烈, 病程较长, 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1]。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 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约20%的患者会出现后遗神经痛, 且其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性, 60 岁以上患者发生率高达50% ~75%[2-3]。 临床上多采用口服镇痛药物或周围神经阻滞等方法治疗此类疾病, 但临床疗效不佳, 且药物副作用较多, 药物依赖现象明显。 另外临床研究证实, 40% ~50%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对镇痛药物、 周围神经阻滞等治疗缺乏敏感性[4]。 本研究笔者为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 将毫针与毫火针分别与湿润烧伤膏联合应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 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许昌市中医院收治的106 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53 例, 其中研究组男性20 例、 女性33例, 年龄 (56.34 ± 12.45) 岁, 病程 (6.45 ±3.59) 个月, 累及三叉神经者23 例、 胸神经者25例、 颈神经者2 例、 骶神经者1 例、 腰神经者2例; 对照组男性25 例、 女性28 例, 年龄(57.82 ±13.63) 岁, 病程(6.96 ±3.94) 个月, 累及三叉神经者26 例、 胸神经者21 例、 颈神经者1 例、 骶神经者1 例、 腰神经者4 例。 两组患者性别及累及神经分布情况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χ2=0.965、1.531, P =0.326、 0.821, P 均>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年龄及病程对比采用t 检验, t =0.584、 0.697, P =0.561、 0.488, P 均>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许昌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对本研究知情,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合并有沟通障碍性疾病; 合并有恶性肿瘤、 严重造血系统疾病等; 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成分过敏或为过敏体质; 具有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长期应用史;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予以毫火针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局部皮肤常规清洁、 碘伏消毒后, 用酒精灯将0.35 mm×25.0 mm 的毫针烧至针体通红, 根据疼痛面积于局部疼痛点周围1.0 ~2.0 cm 取多个阿是穴, 以深2.0 ~5.0 mm 为准, 快速进针、 拔针; 而后疼痛部位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 厚约1.0 mm,每4 ~6 h 换药1 次, 每次换药时用无菌干棉球拭净残留药膏后涂抹新药。 毫火针每天治疗1 次, 连续治疗3 d 后改为隔日1 次, 7 次为1 个疗程, 连续治疗2 个疗程。

对照组患者予以毫针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 局部皮肤常规清洁、 碘伏消毒后, 根据疼痛面积于局部疼痛点周围1.0 ~2.0 cm 取多个阿是穴, 用0.35 mm×25.0 mm 的毫针自疼痛周围向中心平刺, 得气后快速捻转, 平补平泻1 min, 留针40 min; 而后疼痛部位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 厚约1.0 mm, 每4 ~6 h 换药1 次, 每次换药时用无菌干棉球拭净残留药膏后涂抹新药。 毫针每天治疗1次, 7 次为1 个疗程, 连续治疗2 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 睡眠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 2 疗程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分值为1 ~10分, 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重, 反之则表示疼痛越轻;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 量表共包含7 个因子, 总分值为0 ~21 分, 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反之则表示睡眠质量越好。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 检验; 均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VAS 及PSQI 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 及PSQI 评分无明显差异(P 均>0.05), 具有可比性。 第1、 2 疗程结束后, 两组患者VAS 及PSQI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均<0.05), 且研究组患者VAS 及PSQI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 详见表1。

3.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均无晕针、 皮肤继发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4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 表现为沿神经走形出现簇状疱疹,伴有明显疼痛。 疱疹消退后部分患者会遗留剧烈疼痛, 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伴有痛觉过敏, 疼痛剧烈, 部分患者疼痛可伴随终身,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 甚至引发患者出现抑郁情绪[5]。 目前, 临床多采用肉毒毒素、 强阿片及抗惊厥类药物, 神经阻滞, 神经调节, 超声波等方法治疗此类疾病, 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完全消除疼痛症状。

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部分研究学者认为, 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损伤导致的脊髓神经元与外周传入纤维兴奋性增高、自发和诱发神经元感受扩大、 无刺激情况下自发放电增加以及神经损伤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前扣带回、 下丘脑等下行易化系统被激活而引发的机体伤害性刺激反应能力提高可能是带状疱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基础[6-7]。 中医学认为, 带状疱疹属蛇串疮、 串腰龙等范畴, 后遗神经痛属蛇丹愈后痛范畴, 为毒邪不散, 余毒留滞经络, 日久成瘀, 气血运行受阻或肝气郁结化火, 气血运行不畅以及火毒耗伤阴津, 气滞血瘀, 不能托毒外出所致, 治当以活血化瘀、 散瘀通络、 行气止痛为首则[8-9]。 毫针通过对浅表皮肤进行刺激可温通机体气血, 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毫针还可在刺激阿片肽、 血清素等镇痛物质释放的同时, 抑制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的释放, 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10]。 另外, 大量研究表明湿润烧伤膏内含有的麻油、 地龙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 通经活络等作用, 其内含有的罂粟壳对持续性疼痛的镇痛起效时间及镇痛作用时间与盐酸吗啡片相似[11]。 故应用毫针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疗程结束后VAS 及PSQI 评分均明显降低。 但通过对比发现, 与毫针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相比, 毫火针联合湿润烧伤膏的治疗效果更佳。 这可能源于, 毫火针除具有毫针的功效外, 还具有火针以热引热、 借火助阳、 开门祛邪, 借助火热之力开其腠理, 引邪外出, 快速驱除肌肤湿热火毒之功; 升高局部温度,温通经络, 疏通血脉, 调畅气血之效[12-13]。 另外,中医学认为, 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 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行是心神调节的基础, 治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平衡为主, 而毫火针可加强气血调理, 达到填精益髓、 宁心安神、 畅达情志、 阴平阳秘的 目的[14-15]。

表1 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后VAS 及PSQI 评分对比(分, Table 1 Comparison of VAS score and PSQI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oint,

注: VAS 为视觉模拟评分法, PSQI 为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研究组采用毫火针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 对照组采用毫针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 与治疗前对比, aP <0.05, 与第1 疗程后对比, bP <0.05Note: VAS stands for Visual Analogue Scale, PSQI stands for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lli-fire needle combined with MEBO,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filiform needle combined with MEBO.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aP <0.05,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after the first course of treatment, bP <0.05

VAS PSQI组别Group例数Number of cases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第1 疗程后After the first course of treatment第2 疗程后After the second course of treatment F 值F value P 值P value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第1 疗程后After the first course of treatment第2 疗程后After the second course of treatment F 值F value P 值P value研究组Study group 53 6.41 ±1.56 3.42 ±1.28a 1.67 ±0.84ab 61.570 <0.001 15.16 ±2.19 9.09 ±1.46a 5.42 ±1.23ab 455.800 <0.001对照组Control group 53 6.37 ±1.73 4.25 ±1.36a 2.14 ±1.15ab 115.400 <0.001 14.87 ±2.38 10.44 ±1.62a 6.51 ±1.60ab 256.400 <0.001 t 值t value 0.125 3.235 2.403 - - 0.653 4.507 3.932 - -P 值P value 0.901 0.002 0.018 - - 0.515 <0.001 <0.001 - -

综上所述, 与毫针联合湿润烧伤膏相比, 毫火针联合湿润烧伤膏可明显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VAS 及PSQI 评分, 缓解患者疼痛程度, 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湿润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The Desert Problem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海边的沙漠
阵雨
治新生儿黄疸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