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渔综合种养(7)稻-鳖-虾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2021-11-30410128杜林森梁玉刚

湖南农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饵料种养田埂

湖 南 农 业 大 学(410128) 杜林森 梁玉刚

湖南省稻田生态种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0128) 陈 灿

湖 南 省 水 产 产 业 技 术 体 系(410128) 王 华

(续第6期第24页)

稻-鳖-虾综合种养是在稻-鳖和稻-虾基础上拓展的综合养殖。与稻-鳖和稻-虾所不同的是,鳖和虾具有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并且两者的市场价值也有所不同。此种模式一般以鳖为养殖的主体,小龙虾是鳖的辅助食物和副产品。

一、稻田准备

1.稻田的选择 选择鳖、虾混养的稻田应生态环境良好,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保水性能好的田块。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远离污染源,进排水方便。

2.田间工程建设 稻-鳖-虾综合种养模式的田间工程建设包括开挖环形沟、加宽加高加固田埂、完善进排水系统和防逃设施设置等。①开挖田沟。离稻田田埂内侧1.5米左右开挖供鳖和小龙虾活动、觅食、避暑和避旱的环形沟,沟宽1.5~2.5米,沟深0.6~0.8米,环形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2%~15%。利用开挖环沟的泥土加宽加高加固田埂。改造后的田埂要高出田块0.5米以上,埂面宽1.2~1.5米。②完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系统的建设应根据开挖环沟综合考虑,一般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成对角。进水口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沟渠最低处。与此同时,进排水口设有网孔20~30目的不锈钢栅栏,以防止鳖、虾的逃逸。③建立防逃设施。鳖的防逃设施材料建议以石棉瓦、石柱和空心细铁管等组成,稻田四角转弯处的防逃墙做成弧形,以防止鳖沿夹角攀爬外逃。④晒台、饵料台设置。一般晒台和饵料台可合二为一,具体做法是:在田间沟中每隔10米左右设1个饵料台,台宽0.5~0.7米,长1.5~2米,饵料台长边一端放在田埂上,另一端没入水中10厘米左右。饵料投在露出水面的饵料台上。

二、放养前的准备

1.环形沟消毒 环形沟挖成后,在苗种投放前10~15天,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60~80千克化水对全田进行消毒,以杀灭沟内敌害生物,预防鳖、虾的疾病发生。

2.施足基肥 首次开展稻-鳖-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农田在整田时,根据农田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施用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400千克腐熟的农家肥。

3.移栽水生植物 田间沟消毒5~7天后,在沟内移栽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栽植面积占田沟面积的20%~30%,为小龙虾提供饵料以及为鳖、虾提供遮阴和躲避的场所,也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4.投放有益生物 每年4月初,向环形沟内投放经过初步筛选的螺蛳,每667平方米投放量为100~200千克,一为净化水质,二为小龙虾和鳖提供天然饵料。

三、放养苗种

1.放养小龙虾 一般在3—4月,每667平方米投放体长为3~5厘米或每千克200~400只的虾种60~70千克。虾种一方面可以作为鳖的鲜活饵料;另一方面,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经过2个月左右的人工饲养,虾种即可养成规格为每只30~40克的成虾进入市场销售,效益可观。或在8—9月,每667平方米投放种虾20~30千克。种虾经过3个月左右的饲养,虾苗即可自由摄食与生活,或进入冬眠期,来年3—4月,稻田水温升高到20℃左右时,稻田水生浮游动物和植物开始迅速繁殖,虾种也从越冬洞穴中出来觅食,稻田的虾种得到补充,此种投放方式最为简单易行、经济实惠。

2.放养鳖种 稻田养鳖对鳖品种的要求较高,品种的优劣决定了其商品价值的高低。因此,鳖的品种要选择纯正的中华鳖,该品种的优点是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品质好、经济价值较高。投放的中华鳖要求规格整齐,体健无伤。放养前要经过消毒处理,防止鳖携带病菌入田。鳖种来源不同,其投放时间亦有不同,一般土池培育的鳖种应在5月中下旬的晴天进行投放,温室培育的幼鳖应在6月中下旬进行投放,此时稻田的水温基本可以稳定在25℃左右,对促进鳖的生长和提高其成活率十分有利。鳖的放养密度由其规格来决定。小规格放养密度:幼鳖规格为每只100~150克,每667平方米放养250~300只。大规格放养密度:幼鳖规格为每只250~500克,每667平方米放养120~150只。鳖生性残忍,有自相残杀的习惯。因此,鳖种必须雌雄分开养殖,这样可最大程度避免鳖种之间的自相残杀、撕咬打斗,以提高鳖种的成活率,尤其是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效果更好。

四、饵料投喂

饵料投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小龙虾饵料投喂;第二阶段是鳖下田后,开始投喂鳖的饵料,停止投喂小龙虾饵料。

1.小龙虾饵料投喂 虾苗投放稻田后,即开始对小龙虾进行投食喂养。小龙虾摄食种类较多,属典型的杂食性动物。植物性饵料喜食麸皮、南瓜、玉米粉等,动物性饵料喜食蚯蚓、小杂鱼等。一般小龙虾的投喂可按30%~40%的动物性饵料、60%~70%的植物性饲料进行配制。随小龙虾体重增加和生长速度加快,日投喂量也要逐渐增加,以虾体重的5%~10%为宜。日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9时左右、下午6时左右,且下午投喂量占日投喂总量的60%~70%。

2.鳖饵料投喂 鳖虽为杂食性动物,但喜食肉食,为了促进鳖的生长和提高鳖的品质,以投喂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温室鳖种要进行10~15天的饵料驯食,驯食完成后不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鳖种放入稻田后开始投喂饵料,日投喂量以鳖总重的5%~10%为宜,每天的上午9时左右和傍晚6时左右将饵料切碎或搅碎后进行投喂,具体的投喂量视天气、水温、活饵(螺蛳、小龙虾)和饵料剩余量等情况而定。当水温降至18℃以下时,应停止投喂饵料。

五、日常管理

为保证鳖虾的正常生长,应合理调控稻田水位,科学晒田,晒田的原则是轻晒或短期晒。每天巡田时,要检查鳖和小龙虾的吃食情况,观察水质和水位变化,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等。每隔15天,每667平方米用10~15千克生石灰化水进行鳖沟消毒。定期加注新水,每次换水量以总水量的20%为宜,每次注水前后水的温差不超过4℃,以避免鳖出现应激反应而导致病害发生。稻田混养鳖虾,重点要做好鳖病的预防。

六、收获

1.成鳖捕捞 一般鳖体重1~1.5千克时,即可将鳖捕捞上市销售。捕捉稻田养殖鳖时,可用地笼网捕捉。地笼网总长以15~20米为宜,中间部位被矩形骨架支撑形成内部贯通的长方体,长方体两侧设有多个鳖入口,地笼网的两端束紧形成锥体部,最好在两端锥体部覆盖一层尼龙网,且尼龙网的网孔小于地笼网的网孔,以提高地笼网使用的年限。将地笼网放进稻田鳖沟中,拉直地笼网,保证地笼网入口沉入水中,且地笼网上部高出水面3~7厘米后,将地笼网两端牢牢固定。

2.成虾捕捞 3—4月放养的种虾,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一部分小龙虾就能够达到商品规格,即可捕捞上市出售,未达到规格的继续留在稻田内养殖。小龙虾捕捞的方法采用虾笼、地笼网起捕效果较好。(待续)

猜你喜欢

饵料种养田埂
稻-鳖-鱼生态种养技术要点总结
香饵
香饵
田埂的底色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田埂似脊,父爱如山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藤——致树及其它
秘制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