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赢未来
——“学分银行”框架下青岛高技能型人才培育探究

2021-11-30山东省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分银行学分制高技能

彭 霞(山东省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 前言

当今全球各国白热化的经济竞争,实质都是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的争夺。国内外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加大吸引、留存优秀人才的力度。在以深圳、上海为代表的国内一线城市相继出台了吸引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从青岛市来看,人才发展还不能适应我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不能满足我市全面发展蓝色经济,面向“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新布局,突出表现为按照市场竞争导向,促进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不够健全,人才配置、培育、集聚、评价、激励等方面改革推进较慢。如何围绕本市蓝色经济高端制造业社会发展内在需求,健全“学分银行”框架下的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紧密结合灵活而有效的校企协同育才机制,来保障青岛市的人才培育和可持续的供给,为青岛“智赢未来”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从2019 新年伊始,国务院根据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来部署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以促成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有序开设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职业技能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的个人学习账号,为我国职业技术高技能人才可持续成长拓宽渠道。在国家层面已明确表明:首先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学分银行”,职业院校对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校内学生及校外社会成员,支持其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取得学历认证要求中的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依规灵活取得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青岛面向海洋的蓝色经济高端制造业发展亟须大量高技能人才,加速搭建“学分银行”框架来培育本土高技能人才是促进青岛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 实施“学分银行”是青岛拓宽培育职业技能人才方式的必然选择

在2001 年国家教育部提出要在各地的中职学校开展实施学分制,后来拓展到对高职院校的要求。2014 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构建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里基本都会提到“学分银行”、学分制及学分积累与转换的内容。浙江、广东等省的教育厅先后发布了关于建设学分制方面的文件,广东省教育厅在实施“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中明确要求,只有开展实施学分制管理改革的学校才会列入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名单。山东省教育厅及下属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积极实施“学分银行”的探索和改革,青岛作为山东省重要的经济发展领头羊城市,在青岛首先建立“学分银行”框架下的高技能人才培育系统是促进青岛经济发展,领先及带动全省经济跨越,提供人才保障的必然选择。

本市一系列依托高、精、尖海洋产品的设计及制造,其中关键技术的试验验证、产品可靠性保障、新工艺应用及专业设备的研发等科技及产业创新活动,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试验、检测能力建设方面,亟待培养一批企业所需的技术研发、工艺创新等领域优秀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加快青岛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及数据中心建设,为制造业人才和互联网应用人才集聚提供载体平台,必须助推驻青高校的“双一流”及高职院校“特高计划”建设,鼓励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有效新模式,完善以产权双“法人制”为纽带、校企一体的共享优势资源的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模式,是本市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师、“金蓝领”为代表的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的主要育人途径。《青岛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中提到,2020 年需培育或引进工程技术人才2 万人、“金蓝领”高技能人才5 万人。因而,面对这个目标,架构“学分银行”框架下综合共享校企资源的职业技能人才灵活培养方式是青岛人才驱动下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

■ “学分银行”的推进是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多样化、终身化的必然要求

当下以数字革命驱动的科学技术正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技术的“寒武纪”,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 为代表的新技术似生物多样性爆发期的“寒武纪”一般正迅猛抬头,给当下的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改变。技术的更新和迭代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从2G 到3G 经历了13 年,3G 到4G 的发展不到5 年的时间,而明年即将迎来5G 的普遍商业应用时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知识更新也在加快,意味着职业技能的培训是终身的持续学习过程,不再是一张学历定终身的时代了。技能人才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达成与社会技术的同步。

在山东省青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重任由职业教育来承担,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办学方针,着力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非精英类型的教育。经调查数据显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90%左右来自普通职工家庭、农民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社会弱势群体家庭,50%以上的学生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个性特长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化,在学习意愿、就业意愿等方面表现出多样化。高职学生在入学填报专业志愿时,缺乏家庭成员的理性指导,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30%左右的学生刚入学就有转专业的意愿,在校学习期间,很多学生的想法和意愿常常发生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在学习资源丰富的大平台——“学分银行”下,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来满足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意愿和就业意愿。该体系是服务学生发展,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保障青岛能够在本土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达成“智赢未来”的必然选择。

■ 对标国际、面向国内建立全市的统一职业教育“学分标准”

建立学分标准是“学分银行”实施中学分累积与转换的重中之重。欧盟的ECTS 和ECVET 分别是高等教育的学分制体系和职业教育学分制体系,在体系标准下实施欧盟各国间高等教育的学分制互认。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欧盟各国家之间,通过学分的互认来取得学历证书,大大提高了欧盟间教育资源的共享。近年来,我国国家开放大学正积极致力于学分标准的认证,但还没有形成最终上下打通一致的认证体系。因此,青岛市政府如能抓住机遇,尽快组织研究、制订对标国际面向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学分标准,通过“学分银行”的建立、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的认定、学分积累和转换,不仅能够极大促进青岛地区的职业技能人才的终身学习和本市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更能起到示范和标杆的作用引领全国,进行全国性的统一学分标准制定,来保障“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 “学分银行”建设对青岛经济发展的意义

青岛正积极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的产业攻势,新动能的投资建设快速增长,需要各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在青岛能搭建以“学分银行”框架下的教育模式来大力实施职业教育,能更灵活的将校内传统的学历教育,与社区、企业等更大范围社会所需的各类技能培训相互结合打通,在青岛实施资源校企共享,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学习型社会,将新型数字技能以最便捷的方式为青岛自产自销合适的本土高技能人才搭建坚实的教育土壤;也能对外树立青岛崇文尚教的城市形象,并成为“终身学习”学习型城市典型,辐射全国引领“学分银行”的建设。

猜你喜欢

学分银行学分制高技能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城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训思路与对策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试析“学分银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学分银行—信息化时代学习体系变化的要求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浅议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