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29

铝加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干事党员干部机制

陈 逊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1326)

0 前言

当前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模式、员工思维等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国有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为敢于担当、勇于开拓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营造敢做善成的良好改革环境。同时,容错纠错既是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党内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事求是地容错纠错,既在监督执纪全过程依纪依法依规又不会让投机取巧者钻了空子是国企纪检监察干部当前面临的考验和挑战[1]。只有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减少影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消极因素,从思想上鼓励、工作上支持、心理上关怀党员干部,增强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的决心,使开拓创新成为全体员工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西南铝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在为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营造敢做善成改革环境方面进行了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初步尝试。

1 面临的困难

容错纠错机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在企业改革中呈现的各类新问题,目前既缺乏容错纠错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指导案例,又没有以往经验可供参照,因此不易把握“对”与“错”的中间地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同一件事物的“容”与“纠”的判断往往因人而异,对“容”与“纠”呈现不同的认识、看法。若容错纠错区分不准确,应“纠”未“纠”,则成为腐败分子的“挡箭牌”和“免死牌”[2]。反之,该“容”未“容”,则打击了干事创事党员干部的热情,易产生消极的示范效应。

由于企业干部容错纠错的环境氛围尚未形成,少数干部没有深刻体会到容错纠错的精神实质,无法科学认识容错纠错不是纵容、包庇违法违纪行为,而是狭隘理解成“讲规矩”,一切“按部就班”,拘泥于旧有框架,存在“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心态,导致在企业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工作中既不敢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同时又对其过程中出现的失误、问题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包容。所有这些弊端均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深化改革,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

2 解决的措施

针对上述难题,西南铝结合自身情况,以“三个区分开来”作为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注意保护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和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落脚点积极探讨了国企容错纠错机制的建设[3]。同时,按照“四看”原则,一看是出于公心还是源于私利;二看是无心之失还是有心之过;三看是履行程序还是破坏规则;四看是遵纪守法还是违法乱纪,精准界定容错纠错之“错”的内涵,避免容错随意自由裁量扩大化,从制度设计、科学落实、精准问责三个方面积极实践“容错纠错”。

2.1 强化顶层制度设计,系统构建容错纠错

(1)重视和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在当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过程中,针对一些想干事创业的干部怕出错犯错而“不敢为”的情况,为改革路上的探索者、创业途中的先行者保驾护航,真正让“容错纠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对待企业干部既严格管理、又关心爱护的郑重态度,消除党员干部思想上的顾虑,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机制和环境。西南铝将贯彻“三个区分开来”与落实“两个责任”相融合,担负起容错纠错的政治责任,做到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形成了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2)构建制度,确立容错纠错边界及标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针对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制度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在结合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努力将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要求具体化,将容错纠错运行暴露在阳光下,更加客观地对待党员干部出现的失误或错误,使其作出的评价更加公正、合理[4]。为了将党员干部思想和企业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紧密相连,西南铝制定了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厘清了可以容错的7项条件及13种具体情形、不得容错的10种类型,规定了操作实施的5个环节步骤;科学准确地认定容错免责的范围和排除标准,确立了容错纠错的工作机构、认定程序、结果运用,为敢于担当型干部的成长解除后顾之忧。

(3)将“容错纠错”融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若管理者过于关注员工的错误就不会有人勇于尝试,而没有人勇于尝试比犯错还可怕,它使员工固步自封,拘泥于现有的一切,不敢有丝毫的突破和逾越。面对企业改革创新,必须要选拔出敢于担当、敢于作为、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的优秀党员干部[5]。但是面对未知风险,难免会出现失误,甚至是犯错。因此,势必让“容错”成为改革创新的党员干部的“护身符”,从而推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履职尽责上来。为了大力营造保护企业改革者、宽容失误者的良好氛围,激励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奋发有为,西南铝制定了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细则,从政治建设、用人导向、考核评价、能力建设、人文关怀等5个方面大力支持基层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对敢抓敢管、善打硬仗的干部大胆提拔重用。持续推行干部末位淘汰制,机关干部推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干部不再能上不能下,激发了队伍活力。

2.2 正向发挥执纪效应,科学落实容错纠错

(1)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通过“容错纠错”做好受处分干部管理使用的“后半篇文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教育帮助那些受处分干部改正不足,把贯彻“容错纠错”与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结合起来。对于汲取教训、能及时改正的受处分干部,该肯定的肯定,该使用的就应继续使用,从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2018年以来,西南铝大胆使用10余名影响期满、表现优秀、符合使用条件的受处理干部,其中3名干部被提拔使用,极大限度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通过“容错纠错”对受处理干部开展关爱帮扶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把对受处理干部的回访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表现和生活情况及其对组织的想法和要求,解决他们的思想负担重、工作动力不足等问题,激发其再燃干事创业激情。

(3)旗帜鲜明地为被诬告误伤的党员干部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实践中发现,受到错告甚至诬告的党员干部往往变得谨小慎微,甚至心灰意冷。“扶正必须祛邪,激浊方能扬清”,要正确对待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坚持“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澄清事实、消除负面影响,体现组织关爱。

2.3 精准问责强化震慑,坚决防止容错不当

为了防止容错纠错机制成为少数企业干部违法乱纪行为的保护伞,必须设置严格的底线标准。容错纠错机既不能脱离党纪党规和法律的规定框架,又鼓励探索、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在此基础上在需要启动容错调查和作出免责决定时,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深入调查了解,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结合情节、后果、影响、认错态度及一贯表现,按照“三个区分开”的思路、理念,依据党章党规党纪容错纠错[6]。另一方面,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严肃查办违规违纪行为,紧盯“关键少数”,及时对安全环保、质量控制、材料采购、废料处置等关键或敏感工作中的失职失责、落实制度不严等问题进行问责。

运用好“四种形态”,将从严执纪问责与容错纠错机制有机统一,将容错纠错机制的应用对象定位在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身上,为先行先试、勇于担当的人兜底。西南铝将贯彻“容错纠错”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结合起来,正确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引导干部既勇于担当、大胆创新,又注意改正错误、少走弯路,着力发挥了“四种形态”在容错纠错方面的综合效应。

3 结束语

目前,国企各项改革工作全面提速,在大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推行市场化经营机制中,需要各级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客观上增加了出现失误错误的可能性,容易产生“洗碗效应”,特别是还要面临部分职工的不理解、不支持,党员干部难免不会受到负面的情绪影响。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党建的“法宝”作用,不断完善容错纠错和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广大干部敢闯、敢试、敢作为、敢担当营造一个宽松、宽容、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

猜你喜欢

干事党员干部机制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