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塘淤泥变废为宝转化利用探析

2021-11-29蒋明健王恕桥沈子伟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清淤淤泥鱼塘

○蒋明健 陈 畅 王恕桥 沈子伟

淤泥是造成池塘尾水排放超标的重要始作俑者,既污染了环境,又提高了尾水治理成本;淤泥还给清塘、消毒、捕捞等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甚至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天气变化时引起水体对流,容易引起泛池,造成规模性死鱼的风险。

一、池塘淤泥现有的处理方法分析

在长期的水产养殖过程中,也探索和总结过一些池塘清淤的方法和措施,但都存在一些方方面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晒塘治淤

每年捕鱼清塘后,晒塘半月左右,既可以杀灭部分病毒和细菌,也可以降低淤泥的含水量。但不能减少淤泥的数量,只能临时解决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部分问题,治标不治本。

(二)水产养殖和水稻等轮作种植

池塘淤泥过多过肥后,停止养鱼,通过栽种水稻、莲藕、芋头等水生植物轮作间种。但淤泥过肥也会影响水稻收获,莲藕和芋头栽种效果相对较好。轮作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淤泥的肥度,但基本上不会减少淤泥数量,还较长时间的占用鱼塘空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三)机械清淤

曾经出现过使用大功率吸污泵的情况,但由于清除的淤泥无处存放,要占据土地和空间,并有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加之成本高、效果差、副作用大等原因,未能广泛推广而被淘汰。

(四)底排污清淤

前几年推行过一种底排污的自动清淤装置,需要对鱼池进行重新改建,安装排污装置管道和配套设施。这种方法能较好的冲洗和排除鱼池底部的泥淤,但建设成本高,对鱼池的地理位置也有一定的要求,配套设施还需要新占一定的土地面积,如果操作不当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也没有被广泛应用。

(五)人工清淤

最原始最古老的办法是人工清淤,清塘晒池后,用人力将淤泥运出到田地里做培土和肥料使用,效果相当不错。但就当下而言,由于劳动力缺乏,人力成本大幅上涨而不可行。

(六)水生植物吸纳

在池塘养殖过程中种植沉水、挺水、浮水水生植物,甚至间种高产高杆耐肥的优质水稻品种,能起到净化水体、调节水质的作用。虽然也能起到减少部分淤泥的效果,但杯水车薪,清淤效果并不理想。

二、淤泥变废为宝创新模式构想

养鱼池塘的淤泥,有机质含量丰富,氮、磷、钾等元素齐全,又经过长时间的腐熟,作为肥料资源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并且由于数量巨大并长期来源不断,如果通过技术攻关,在分别分批次监测其指标含量的前提条件下,补充齐全缺乏的元素,通过必要的加工处理后用于改造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或者作为有机肥使用,就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或者环境绿化事业;或者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吸水地砖、隔热墙板等建筑材料,岂不是既解决了池塘底淤又造福人类的两全其美的低碳环保事业。

(一)大棚栽培的基础底泥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大棚蔬菜、水果种植越来越普遍,由于高度集约化栽培,对大棚的作物栽种的基础土壤质量要求较高,必须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而鱼塘底泥经加工处理后正好能与之高度契合。

(二)用于高标准农田的改造用土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在2021年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除了要平整田地、改零星田块为标准化大面积稻田、畅通道路、利于机耕、保障排灌等外,还要大幅度培肥地力,就是要对田块的土壤结构进行全面改造,提高生产效能和效力。而鱼塘底泥的质量和数量都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要充分利用好这次难得的机会,一方面解决历年鱼塘淤泥存积的难题,另一方面又为新时代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有机肥效长久的基础土壤。经过加工处理的鱼塘淤泥具有人造火山岩土壤黑土地的功能,能保证稻田稳产高产,提高稻米质量,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三)作为城市绿化和花卉栽培的肥源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绿化和行道树工程也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品质基础土壤,市民家居环境改善后对花卉的需求持续旺盛,花卉更离不开高肥力的复合土壤。虽然有部分鱼塘底泥存在重金属和违禁药物残留超标的情况,对于绿色健康养殖和生态粮食蔬菜水果种植都不利,但可以将这部分底泥经过特殊处理后,用做环境绿化的树木、草坪种植的基础性土壤和肥源,或者用于花卉栽培的营养土使用。一方面可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另一方面用绿色植物来降解淤泥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可达到美化和净化环境的目的。

(四)用于制作黏土多孔性砖瓦等建筑材料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砖瓦等建筑材料需要不断增加,给原本紧张的土地资源造成较大影响。在日本、台湾,淤泥早已被利用来生产高级建筑材料。淤泥制成的砖块透气性好、重量轻、吸水性强、容易染色;制作的多孔砖用于海绵城市建设铺设人行道,雨水能直接渗入地下。1999年日本还研制出淤泥结晶玻璃。国内,浙江省宁波市墙体材料协会也已提出利用淤泥生产多孔性砖,用于建筑隔热材料的方法。

(五)用作燃料

在池塘淤泥加工处理后,作为农作物和绿化植物肥料的同时,对于理化指标超标严重的淤泥还可兼做其他用途。淤泥中含有的有机质相当于池塘产生的“泥炭”,有一定热质,经过处理后,可作为燃料使用。英、法等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以淤泥为原料,制作高效净化燃料,其热值比普通煤高出30%。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占总装机容量的70%,每年耗煤量占全国用煤的60%,给大气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同时电力供应缺口还在不断加大。因此,可借鉴国外经验,将淤泥加工处理后作为燃料使用。另外,还可作为沼气池底料,生产沼气。

三、池塘淤泥变废为宝的技术方案

(一)使用履带式清淤机车

为满足不同地区鱼塘地理特性的需要,选用小型履带式为主的专用清淤机车,安装大功率的吸污泵、小型挖掘机,同时配套相应的高速离心甩干机、包装机和搬运吊装设施等,鱼塘放水清池后,将清淤机车开进鱼池中,吸污泵吸入清质泥浆,挖掘机挖出较干的淤泥后输送到离心机甩干脱水(含水18%以内),经包装机打包后,放入托盘运至塘坎,再用汽车上吊杆转运到车上运往临时的淤泥原料生产加工车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内现有的农业收割机的庞大系统资源优势,以公司连锁加盟等经营形式把各地的农业收割机、插秧机等经营者联合起来,在收谷机上加装清淤的吸污泵、挖掘机、离心甩干机、包装机、吊装杠杆设备等,将其改造成为多功能的池塘清淤机。一是解决了收谷机一年大部分时间闲置的问题,提高使用效率,增加经济收益;二是清淤工作不分季节,不与插秧、收割争时间;三是可以节省大量的机械设施投入;四是市场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共享;五是可以大大提高该项技术推广应用的成功率。

(二)可移动式淤泥肥料生产车间

在鱼塘附近利用合适的平坦地形临时搭建生产车间,为了避免二次污染,地上铺设专门的防渗篷布;为了防止下雨,准备好可折叠式遮雨棚备用。车间同时配备检测仪器、烘干机、搅拌机、包装机等。

(三)生产出不同用途淤泥复合肥料产品

淤泥运回生产车间后,先摊开晾晒或者经必要的烘干消毒杀菌处理,再进一步脱水达到肥料要求的标准(通常12%以内),然后抽取淤泥样品进行检测,在掌握淤泥各项理化指标的前提下,根据淤泥肥料产品的去向需要设计配方,按配方添加必要的氮磷钾等元素,同时添加脱黏、蓬松剂,解决淤泥黏性过强不好使用的问题。经再次搅拌均匀后再抽样检测,根据检测指标情况调整添加原料,直至完全符合淤泥复合土或者符合肥的标准后,加工成粉状的速效复合肥、土壤或者颗粒状的长效复合肥,打包成肥料商品待用。根据发展情况,还可以进一步申请制定企业、地方或者国家淤泥肥料标准,注册商标,打造淤泥肥土壤、肥料名牌。

(四)加强淤泥肥料产品的推广应用和宣传

池塘淤泥复合肥料是当今全新的产品,它的开发和推广应用,符合现代生态环保理念,是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好事,要积极争取获得政府支农项目的支持,先行试验示范,试验成功后进行大力的宣传,积极争取纳入商品鱼塘周边的高标准农田改造、蔬菜大棚建设、水果种植基地、城市绿化等工程的推广使用。淤泥肥料产品经营形式可以实行公司行为,对池塘业主按面积适当收取清淤费,淤泥肥料产品实行合理定价有偿使用,初期政府再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支持、扶持公司壮大业务做大做强后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六、亟待解决的几大难题

(一)淤泥中的黏性和高含水量问题

池塘淤泥主要以水、泥及氮、磷、钾等有机质为主,黏性强、水分含量高,不同池塘的元素成分比例不一样,需要检测后进行分类处理,处理的工序复杂、加工难度较大,启运、加工、配方、场地、包装等工艺程序的设计和机械的使用都有其特殊性。

(二)淤泥中的重金属、违禁药物超标的问题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添加剂的监督和违禁药物的禁用监管是近些年的事,所以在有些老旧池塘的淤泥中往往存在重金属和违禁药品残留超标的问题,对于这部分淤泥的处置要慎之又慎,要在添加必要的药物和进行特殊的工艺流程处理后,用于观赏性植物利用和降解,不能用于食用性的农作物的泥土和肥源。

(三)技术攻关立项的问题

池塘淤泥存积问题已经长期困扰着养殖户,一直以来制约着渔业的生产和发展,威胁着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但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引起水产专家和行业领导们的足够重视,让其民间自行解决。有先见之明的人士也曾提出过此方面潜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但没有引起共鸣和得到应有的支持,即使好不容易争取到小型科技攻关项目,也终因各方面的问题而夭折,未能具体实施。

(四)政策及资金扶持的问题

既然鱼塘淤泥问题影响面如此之宽,对渔业发展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潜在影响如此之大,那么水产科技人员和渔业主管部门,要积极的反应、呼吁和重视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这一实际问题,争取获得国家科研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要作为重大科研项目立项进行科技公关,通过产、学、研和技术推广部门共同来解决影响渔业发展的这一重大难题,使鱼塘淤泥资源变废为宝,成就这一利国利民、振兴乡村、渔业绿色发展的大好事!

(通联:1.400020,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电话:18623003258;2.409800,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3.40002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猜你喜欢

清淤淤泥鱼塘
莲为何出淤泥而不染
捷龙轮清淤工艺研究
机制砂泥饼/长江航道清淤淤泥制备陶粒条件及性能探究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赏荷
食蟹狐想要包鱼塘
无独有“藕”
植树
好多鱼
国内外清淤机现状分析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