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的“赶考”要矢志弘扬斗争精神

2021-11-29刚,张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赶考斗争中国共产党

李 刚,张 静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6;2.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1]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矢志“赶考”,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不断锤炼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在一次次赶考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和人间奇迹。

一、“赶考”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理想和情怀的鲜明写照

时代出考题,人民当考官,我们党是答卷人。“赶考”是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党永不谢幕的考试,考题常更新,“赶考”无穷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我们必须时刻敬畏考官,常学“赶考”之题、充分发扬斗争精神,以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坚信有足够的志气、骨气、底气交出圆满答卷,考出优异成绩,奋力谱写“赶考”新篇章。

“赶考”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使命意识和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人将自己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通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斗,向人民递交答卷,请人民评判自己的奋斗业绩。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探索和创新性发掘了“赶考”,赋予其特殊的政治意蕴和时代印记。百年前红船起航播下了中国革命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2]497。在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进京赶考”的重大命题,发出“两个务必”的警醒。后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赶考,到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赶考”这一命题,指出“赶考”远未结束,并告诫全党要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赋予了赶考新的时代意蕴。

“赶考”是奋斗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2]225而且要敢于进行伟大斗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1]更要善于进行伟大斗争:“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1]“赶考”内含了斗争,斗争确保“赶考”的成功。

二、“赶考”路上弘扬“斗争精神”的理论与实践自觉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继续“赶考”面临着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和来自各方的严峻挑战,我们需要弘扬“斗争精神”的理论、历史与实践自觉。

(一)准确理解斗争精神的深厚理论意蕴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特质。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矛盾论与辩证否定观的综合运用和继承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共产党宣言》就是一部斗争的宣言书,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的经典著作,揭示了人类社会阶级斗争的历史本质。马克思认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由于阶级利益的根本冲突,必然会导致阶级斗争,也会推动生产斗争和生产实践。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对抗性的实质,矛盾是斗争存在的客观依据。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有斗争。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3]307社会是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前进的,矛盾斗争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就是一部充满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始终,并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探索创造出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斗争思想,使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始终保持旺盛活力的强大精神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斗争精神,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论;提出“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揭示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阐明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经验,不仅为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为党带领全国人民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进行伟大斗争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准确把握斗争精神的历史与实践自觉

斗争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转危为安,走向胜利、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压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之后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于一穷二白中奋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改革开放中奋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新时代继续奋进,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党、弱党发展到如今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14多亿人口的大党、强党,锻造出新时代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

当前我国已进入“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国内外风险考验、惊涛骇浪日益复杂多变。从国际来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形势波云诡谲、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4],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冲突论”沉渣泛起,强权政治、恐怖活动、分裂势力等重大风险挑战渐趋增多,传统大国摩擦、竞争日益加剧。从国内来看,虽然我们取得了反贫困、建小康、斗洪峰、战疫情的战略性胜利,但是伴随我国各种风险挑战累积日深、改革阻力越来越大,暗礁、潜流、漩涡日益增多,各种矛盾交织叠加,需要跨越许多“雪山”“草地”,征服许多“娄山关”“腊子口”。

简言之,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是时代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我们正在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产生背景及运行环境呈现出特殊性、复杂性、综合性、严峻性和直接性等鲜明特征,斗争艰巨不言而喻。我们必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认清斗争性质和特征的基础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讲究斗争的艺术,用好辩证法来赢得斗争胜利,进一步厚植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为我们新时代“赶考”找到“压舱石”和“定盘星”。

三、弘扬斗争精神、恪守初心使命的“赶考本色”

新征程弘扬斗争精神,始终保持不懈奋斗的“赶考状态”、攻坚克难的“赶考勇气”,扛起奋进之责,跑出加速度,赢得新优势。

(一)始终坚守爱党为民情怀,践行为民宗旨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的信念一脉相承,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新“赶考”路上,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人民至上,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用心用情用力,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为人民解难题、谋发展,与人民同奋斗。尤其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保证脱贫攻坚战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所带来的发展红利,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勇于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2]226实践表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我们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关键在于党自身的坚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2]71。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内监督的制度化建设,虚心接受人民监督,始终把信党、爱党、护党、忧党、为党作为铁的信条,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完善、革新和提高能力,确保能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坚持刀刃向内,尤其是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同“五个凡是”做坚决斗争,永葆政治“先进性、纯洁性、革命性和战斗性”本色,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三)始终发挥英勇斗争的精神优势,不断淬炼斗争艺术

“善战者,求之于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2]227。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刻树牢机遇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底线意识,保持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和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既要尊重规律又要立足现实,重点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党建与发展、全局与局部、务实与创新、国际与国内等关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更应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把握好时、度、效,及时调整好斗争策略,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敢于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迎头而上,敢于在各种危害面前挺身而出”[2]227,在矛盾冲突面前讲章法、把火候,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在知难负重的伟大实践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不断保持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风骨与胆魄,真正做到“知”而不迷、“做”而不怠、“成”而不败,进一步激发实现伟大梦想的“动力”。

(四)始终保持善于学习的优良学风,永葆政治本色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既要重视学习深度,也要重视知识宽度,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一如既往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弘扬光荣传统,不断赓续红色血脉,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深入汲取奋进的力量,补足理想信念之“钙”。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前后贯通学、及时跟进学,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深刻感悟其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作风操守的精神营养,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用”,知、信、行相统一。同时以淡泊之心对待“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平常之心对待“位”,以进取之心对待“事”,不断淬炼道德定力。

(五)始终保持勇于担当的政治优势,增强赶考定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的殷殷告诫,大力弘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保持战必胜的信心、攻必克的决心和行必果的恒心,充分发扬激发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勇破善立、奋勇搏击,积攒强有力的冲劲,永葆“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实劲和滴水穿石、燕子垒窝、蚂蚁啃骨、老牛爬坡的韧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刚强不屈、永不止步”的奋斗姿态把“脚踏实地”的激情奋发起来,崇尚实干,坚持以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面对改革进程中的一些失误差错要勇于担责,以实绩实效检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矢志闯新路、开新局,不断凝聚新征程的澎湃动能和磅礴伟力,为民造福,利国兴邦,奋力书写出彩人生。

号角已吹响,击鼓又催征。新赶考之路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把握大局、总揽全局、应对变局,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勇于开拓创新,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扬鞭奋进,创造新成就,续写新辉煌,答好新“考卷”。

猜你喜欢

赶考斗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领导干部要勇于斗争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以斗争精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律师“赶考”法官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