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摄像艺术与技术要点分析

2021-11-28李宏兴

记者摇篮 2021年7期
关键词:摄像师电视节目艺术

□李宏兴

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火热,营造了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生产短视频的热闹景象,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中规中矩的拍摄手段与呈现方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

专业高端人士的摄像艺术作品与普通人使用手机拍摄的日常生活内容充斥于视野,形成了繁华热闹的视频场景,也引发很多电视人的深刻思考。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视节目摄像艺术必然有它的美感和价值所在。

电视摄像的前期拍摄属于体力与脑力、眼力结合的过程,这就要求摄像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短时间内捕捉有影响力、有美感画面的能力。

一、数字摄像机的普及,实现用电影手段拍摄电视节目

用电影的拍摄手法来拍摄电视节目,是业界公认的高端节目的制作方法。李少红导演的《大明宫词》至今依然是电视镜头呈现和剪接的范本。一档优秀的节目,首先源自摄像师拍摄的优秀素材。

以辽宁卫视《点赞我家乡》节目为例,这档扶农助农的融媒体节目实现了大屏和小屏的联动,把电视节目的摄像艺术应用于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产生了收视亮点。

1.突出摄像主体

主体是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是摄像师用于表现主题思想、构成电视画面的主要部分。在《点赞我家乡》拍摄过程中,拍摄主体是主持人和网红主播以及急需销售农产品的乡亲们。需要推广的农产品是电视节目的主题,摄像艺术是为了提升节目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引发大家共情,增加对当地农产品和风土人情的认知和了解,扩大产品和品牌的影响力。电视摄像大多采用推、拉、退、进等一系列动作,有效提升观众关注度,促使其更关注画面主体内容。

2.找寻拍摄点

目前电视节目竞争相对激烈,辽宁卫视《点赞我家乡》能在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靠的是拍摄艺术的全面创新。多机位和多角度的持续拍摄,捕捉了真实的场景,给观众提供了视觉享受。

此外,拍摄角度不同也会对主体透视产生较大影响。对宏观场面,主要采用俯拍和航拍。在电视摄像拍摄中,要基于实际要求,选取合理的拍摄机位。

3.做好光线与色彩选取

数字电影机能通过光线效果展现良好的画面感。《点赞我家乡》节目除拍摄实地探访时采用自然光线,对农户、网红主播、主持人、当地第一书记等的访谈都采用布景补光拍摄,这样能有效提高画面感染力,使画面更为完美。对光线的精心选取,实现了《点赞我家乡》节目质量的高水准。电视节目摄像师应对拍摄环境、天气、时间等客观要素进行分析,便于拍摄的顺利进行。

4.具备创新精神

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电视人探索创新的思想解放之歌。从形式到内容,从题材到体裁,电视艺术通过各种传统艺术的电视化呈现、艺术手法与电视制作的多元融合、学习借鉴国外电视创作的先进经验以及各种节目内容形式的自主创新等,不断刷新电视荧屏的纪录,也不断构筑着中国电视艺术的独特审美吸引力、艺术感染力与文化影响力。

创新早已成为中国电视艺术繁荣发展的本质属性和显著特征。电视节目摄像师要全面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具备创新精神,捕捉灵感。

二、电视摄像技术要点探析

1.灵活应用运动镜头,确保镜头平稳度

在摄像画面采集过程中,摄像师要灵活应用运动镜头,比如镜头推进、跟拍等。在拍摄操作过程中,跑动会对画面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剧烈的画面晃动会使观众产生眩晕感。在视频制作后期要剪去稳定性较差的镜头。

2.精准对焦,科学曝光,合理构图

摄像和摄影同属于光影艺术,在操作中要做好曝光处理。摄影人员要分析逆光对画面色彩产生的影响,防止色彩有较大损失。

拍摄过程中还要精准对焦,让画面不模糊,保证清晰度,提高拍摄素材整体质量。

电视摄像构图是指在拍摄中,出于内容表达的需要,把人、景、物等拍摄对象按一定的规律安排在电视画面中,以取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摄像人员在拍摄画面时,要根据剧本的要求,努力寻找到较为完美的画面形象结构和最佳的画面效果。摄像构图贯穿摄像人员拍摄所有镜头的全过程。合理的构图是电视摄像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保证节目效果的前提。

3.规范化使用摄像设备

电视摄像师要规范化使用摄像设备。拍摄过程中,色温不均匀的情况发生概率较高。要考虑不同的拍摄环境中外界环境色温与白平衡的有效搭配。做好白平衡与色彩还原,才能拍摄出更多高质量的图像。

三、结语

融媒体时代,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终将是那些经过用心思考拍摄的作品。电视摄像工作结合了技术性与艺术性,摄像师在实践中要注重积累经验,有效提升拍摄水平。在日常工作中更要不断学习与总结,增强节目观赏性。

猜你喜欢

摄像师电视节目艺术
如何提升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
纸的艺术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优化解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摄像师拍摄中的创造空间与技巧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