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时代记者的转型发展

2021-11-28包田红

记者摇篮 2021年7期
关键词:报业新闻记者传统媒体

□包田红

在融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报社新闻记者不仅面临新闻报道形式和内容的转型,在采访方式上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更好地完成采访工作,新闻记者必须迎合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提升职业素养,将新闻记者的工作与融媒体相结合。

一、融媒体时期报社记者转型的必要性

1.迎合传媒行业在融媒体背景下的整体发展需求。媒体融合是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报社新闻记者,要不断提升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新闻记者是新闻一线工作人员,在行业的飞速发展过程中,要推动整个传统媒体的转型,利用新媒体时代的有利条件,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完成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不断提升工作质量,让新闻报道内容符合受众群体的需求。

2.满足媒体转型过程中的市场需求。目前新闻行业处于新旧媒体交替过程,暴露出一些新问题,作为报社新闻记者,要在发展浪潮中不断提升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新闻记者要推动传统媒体的转型,做好题材的选择与报道风格设计。

3.提升新闻记者自身素养的要求。在融媒体时期,新闻记者要积极投身改革浪潮,发挥传统媒体特色,推动转型发展,满足百姓需求,同时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这也是转型对传统媒体记者提出的要求。在信息媒体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报社新闻记者要时刻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注重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用新闻报道引导社会积极进步和发展,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融媒体时期新闻记者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

1.新闻记者自身存在的障碍与问题。在融媒体大背景下,传统报业新闻记者应当突破自身固有的思想观念束缚,立足长远思考问题。

第一,新闻记者对自身的定位要有清醒的认知,积极寻求转型出路,引领媒体行业的发展。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把“媒介变成产品,将受众当成用户”,让更多受众乐意接受记者生产的“产品”,形成以良性互动为主的态势。但无论角色如何转变,都不能违背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和相关的行业法规。以热点事件的采访报道为例,记者所有工作的展开都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事件的本质和内涵,使受众能详细了解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局;应对文中所引用的事例、使用的词句进行仔细斟酌,避免出现有悖新闻职业道德和相关行业法规及常理的现象;记者还应当学会换位思考,主动站在新闻事件当事人的角度进行采访和报道,以免对受众产生误导,确保新闻内容最大限度接近事实真相。

第二,在转型过程中,一些报社记者固守传统的工作方式,没有掌握受众的真实需求,很多报道内容和形式不符合传媒发展方向,这就让越来越多的受众感到索然无味,最终削弱了报社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2.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不畅通。在融媒体大背景下,我国很多传统媒体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平台内容过于依赖自家记者的采访,所以在新闻报道的丰富度和时效性方面存在不足。

而且,这样的工作模式也不利于传统行业之间新闻记者的高效交流,对于新闻记者的转型造成阻力。

3.报纸新闻形式过于陈旧。随着大数据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掌握数字化技术的新闻记者在传媒行业中渐渐崭露头角。报社记者普遍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一味模仿、照搬网络媒体内容,这将无助于自身媒体的长远发展,深层次改革也无从谈起。

三、融媒体时期报社新闻记者的转型出路

1.改变自身观念适应媒体发展需求。在融媒体行业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中,报社新闻记者应从创新自身的思想观念入手,掌握新媒体时代新闻理念,通过思想的改变,推动整个媒体行业的转型与发展。同时,要积极与新媒体行业的记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媒体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正确认识数字化媒体,掌握受众需求。报业在数字化、全媒体方面的种种探索,肯定是以报为基础、为核心来展开的。想不以报为基础都不可能,除非彻底停报做别的。这提醒我们,数字化、全媒体的种种探索与立足报业、以报为主不是对立的。包括报纸在内,任何一家媒体的影响力都不是天生的。影响力的提升是需要用手段来实现的,对数字化、全媒体的种种探索,其实就是报业在新环境中影响力实现方式的探索——满足人们参与、分享的需求。

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寻求发展与出路,发挥传统媒体行业的优势,规避自身的不足。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信息内容积极推动传统媒体行业改革。作为传统报业的新闻记者,应该摒弃自身的固化思想,积极转型,做到扬长避短,在吸收和借鉴新媒体优势和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传统媒体的优势,辩证地理解新旧媒体的融合。

2.新闻记者要明确媒体转型时期自己的方向与责任。在融媒体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报业新闻记者应确定转型时期的自身工作任务与职责,利用大众媒体整合的新机遇,开拓业务范围,提升采访能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积极探索报业改革,勇于接纳新媒体,利用多媒体大数据平台积极发现新闻线索,取其精华,去其糙粕,为己所用。

3.应对时代变革,提升职业素养。融媒体时代的记者是全媒体记者。媒体数字化融合发展的趋势不止要求媒介形态之间以及媒介内部各要素实现资源整合,从根本上而言,不同传播主体的职能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对新闻记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报社新闻记者要想在融媒体大环境下完成角色的转型,必须提升新闻专业素养,只有拥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和本领才能从容应对媒体发展的变革。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要注意创新自己的报道风格和采访内容,不断学习新的数字化技术,利用先进的设备,打造独特的报道视角,从根本上提升纸媒的核心竞争力。报社新闻记者也要能够胜任移动直播、社交媒体发布运营等新媒体业务,熟练使用SPSS、Flash等软件,完成数据分析、模拟场景制作等工作。

4.借助网络大数据信息平台,开拓报道视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事业已经进入了融媒体阶段。作为一名合格的报社新闻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利用好这次转型契机,利用新技术做好新闻采访工作,让新闻内容更具独特性和实用性,以全新的视角打造最权威的内容。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新闻记者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到大众的需求,按照受众群体的新闻偏好生产内容。新闻记者要提升新闻敏感性,在报道内容选择上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以满足群众对新闻不断变化的需求。

5.增强服务意识。包括报业在内的传媒业是服务产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得服好务。服好务,一靠产品过硬,二靠技能过硬。现在的问题是,服务意识在传媒业尤其报业还比较淡漠。影响就是服务。报社新闻记者很有必要补上“服务意识”这一课。

四、结语

作为传统媒体行业的新闻工作者,为了在融媒体环境中保持自身的优势,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素养,融入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中,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为受众提供更具时效性和价值的内容,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展现传统媒体行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稳固自身受众群体,开拓新的领域。只有主动面对新的传媒局势,深化自我认知,重新定位角色,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提升从业者综合能力,才能实现成功转型。

猜你喜欢

报业新闻记者传统媒体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