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2021-11-27崔相鑫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4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崔相鑫

摘要:在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利用混合搅拌不同比例的水、砂石、水泥等材料制成,然后再融入胶凝材料变成一种复合式混合物。在对混凝土进行使用时,能够表现出很强的耐久性、抗压强度,能够使工程拥有更高的质量。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地进行应用,也会导致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进而降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对此,施工单位必须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使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所以要想提高建筑质量,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加强混凝土结构在质量管控以及各种技术水平方面的应用。

1混凝土裂缝的常见类型

1.1结构性裂缝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以下原因可能导致结构性裂缝在混凝土中出现。第一,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致使混凝土支撑能力没有达到要求;第二,由于施工技术不科学导致裂缝产生;第三,外部环境影响产生的裂缝。

1.2非结构性裂缝

因为存在较大的温度变化,会导致收缩裂缝在混凝土中产生。第一,在外部自然环境中的温度较高时,在施工环境中混凝土材料虽然能够对部分水分进行吸收,但当有太阳暴晒情况出现时,会迅速蒸发其自身吸收的水分,使混凝土受到收缩力,进而导致裂缝产生;第二,在建造混凝土工程的过程中,如天气变化或昼夜温差变化较大,会提升内部和外部温度差异,促进裂缝产生。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如果有地基下沉的情况出现,会使部分混凝土构造缺少支撑,这时如果有较大的压力作用于混凝土,会导致裂缝在混凝土结构出出现。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1加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混凝土结构是整个工程建造的重点。如果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没有顾及到建造混凝土结构的一些细节性问题,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水化热的情况,就有可能让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降低建筑的质量,影响到安全使用。因此,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做到根据相关的规定,将合适的添加剂加入到混凝土中,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程度,同时增加和易性,以保证混凝土能在更大压力下还能保持良好的支撑能力。其次,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抗拉性能比较强的材料,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的裂纹出现,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水平,提高安全性。

2.2加强混凝土的搅拌技术

现在很多建筑使用混凝土时还是需要在现场进行混凝土的调配,根据施工的要求对材料配比以及材料的选择来确定,进一步为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打下基础。另外,在进行搅拌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对搅拌的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安装,确定搅拌设备的坚固性,排除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当所有工作都准备完备之后,先往搅拌设备里面加入适量的水,再次对设备的密封性等问题进行检查,之后,按照之前的配比加入混凝土、水泥、添加剂等,等待搅拌完成后再进行使用,要多注意搅拌时间。

2.3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严格控制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通常需要分层浇筑检查高度,并且完成上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必须在下层混凝土过混凝前。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冷缝,使混凝土浇筑达到更高的质量标准。在进行浇筑时,为了使混凝土分离的情况得到有效避免,在倒入混凝土时要保持速度均匀。如果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停顿一次,第二次浇筑应该在已浇筑部分初凝前进行,从而降低与一次性完成效果之间的差距。在结束混凝土浇筑后应做好保温措施,从而使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得到避免或降低。在炎热天气下,应采取有效的降温与防晒措施。通过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合理控制,能够使产生裂缝的现象减少。另外,在检测混凝土温度时,应该做好温度控制工作。首先,应该合理完成塑料薄膜和毛毡的覆盖,其次应该不断改善骨料级配,例如将具有干硬性的混合添加剂加入混凝土时,能够降低混凝土对水泥的需求量。最后在进行混合时,为了使混凝土温度降低,应该随时利用喷水措施降低温度。另外,应该保证操作规范,确保拆模和保温工作有效开展,从而缩小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度差异。

2.4剪力墙的拆除置换施工

在拆除混凝土结构中剪力墙的过程中,需要引进外支撑工艺,通常需要使用圆钢管、方钢横梁及千斤顶等材料,共同分担部分荷载,之后将其有效拆除,并且二次浇筑。因为工程中大量的剪力墻都需要拆除,所以可分步骤进行拆除,这样能够有效保障其结构的安全和稳定,首先将一半剪力墙拆除,浇筑处理后再拆除另外一半。外加支撑施工的过程中,设置好衡量;圆钢管和千斤顶等材料具有支撑作用,需要确保横梁两个端点密集无任何缝隙。并且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松散性,可以顺延钢筋边缘,将其钻松并打碎,使用设备为冲击钻。在对钢筋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保留之前的钢筋,对受损钢筋进行有效处理。使用钢丝刷将剪力墙受力钢筋灰尘全面清理,对受损水平筋进行再加工,绑扎处理需要严格按照图纸及设计完成。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重新安装模板,在顶端预留设计口,使用高等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如果二次浇筑剪力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需要铣平墙边浇捣口位置的混凝土。完成剪力墙拆模后,应将其两边夹紧,需要可调式刚顶托进行夹紧处理。

2.5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

要根据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来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同时还要做好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设计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选择水合热比较低的水泥材料,同时选择表面比较粗糙的,质地比较坚硬的石料。工作人员要在质量基础上严格把控,不能让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工程。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要把握好水泥和石料的用量比例,实现混凝土功效的最优化,在操作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搅拌,还可以利用外加剂的方法来提升混凝土的功效。

2.6科学地采用混凝土控温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混凝土发热的情况发生,所以工作人员要采用科学的办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比如,施工人员可以利用水化热比较低调的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来帮助混凝土增快凝结的程度,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影响。还有一个办法是,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可以进行短距离地输送混凝土,同时利用冷水进行搅拌,以此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如果工程队是在冬季进行工作,因为温度很低,会加快混凝土的凝结速度,所以要避免在气温很低的时候,比如低于5℃的时候来进行浇筑。最后,可以利用各种保温措施来进行养护,以减少混凝土在收缩的时候产生裂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在各种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建筑施工单位想要取得更好的土木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将工程建设设计方案、施工现场真实环境、施工进度要求、施工基础设施相结合,努力实现施工工艺流程科学化。施工单位应该严格审核原材料供应质量,将质量较高的混凝土原材料运用到土木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应该对混凝土配比进行不断改进与优化。施工人员应该保持混凝土浇筑科学合理,并有效落实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几率得到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

[1]贺伟财.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1):283.

[2]于诗蕾.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环保管理要点分析[J].锋绘,2020(2):194.

[3]魏英豪.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科学与财富,2020(6):69.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节能措施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开发
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