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肝病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对策分析

2021-11-27廖丹同瑞王红

智慧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

廖丹 同瑞 王红

摘要:目的:探讨肝病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度和2020年度我院收治的肝病科患者各4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风险防范模式,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肝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以肝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为依据,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对策,有助于提高该类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及满意度,促进肝病科患者的早日出院,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肝病科;不安全因素;管理對策

引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肝病科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多,使该科室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而加强风险防范力度,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使肝病科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促进肝病科患者及早出院。本文详细探讨了肝病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以此为增强该科室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病科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1例和19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2岁和34岁,平均年龄为(52.3±1.1)岁。再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病科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的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2例和18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3岁和35岁,平均年龄为(52.8±1.2)岁。两组肝病科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防范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不安全因素

①肝病科护理人员由于受到工作压力和个人生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极容易在日常工作中出现工作疏忽、态度冷漠、缺乏耐心、书写不规范和未按时巡房等情况,使患者的护理风险系数显著提高,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降低,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进度也造成较大的影响。②肝病科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较少,会导致操作不规范的情况频繁发生,不仅会显著降低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令患者的整体康复周期明显延长。还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甚至诱发护患纠纷和投诉事件,对医院的整体形象造成不利影响。③由于肝病科患者人数较多,护理人员在开展日常工作时,经常会忽略掉某些患者的问题与质疑。这种情况的出现,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明显下降,对后续的护理治疗工作

产生较大的阻碍。而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持有恶劣的态度和生硬的语气,也同样会引起患者的反感和厌恶,令护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④肝病科患者因自身认知水平较低或病症疼痛的干扰,通常会在护理治疗期间出现各种不良情绪,若未能得到及时的缓解与帮助,则会造成该种情绪的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不利于肝病科患者后续的康复治疗。

1.2.2 管理对策

①医院肝病科护理管理部门应根据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通过定期开展人员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该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和操作水平。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够深入了解自身工作在患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不规范操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提高医院肝病科的整体护理水平,令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得以提高。并通过适当的考核机制,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与优化,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方向。②通过建立“老带新”的排班制度,能够让新入科的护理人员在

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工作经验,实现个人能力的快速提高。同时配合情景模拟演练,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安全意识,使各类不良事件得到较好的预防与控制,保障肝病科患者的早日出院。除此之外,护士长还应着重关注每个护理人员的生活情况,及时给予护理人员生活方面的帮助与鼓励,让其情绪状态保持稳定,令医院肝病科的整体护理水平明显改善。③医院肝病科护理管理人员通过设立弹性排班制度,能够让该科室的人力资源实现最优配置,以此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有效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并对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加以培养,向其教授常用的交流方式,从而拉近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令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也显著提高。④面对肝病科患者认知水平低和不良情绪的情况,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身体状况、情绪状态和文化接受程度,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疏导,使患者的相关认知水平和情绪状态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保障各项护理治疗措施的顺利有序开展,促进肝病科患者早日出院。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肝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主要以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指标进行评价。

2.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39/4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1/40)。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32/4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00%(6/4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肝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工作素养不足、操作不规范、护患沟通不到位、患者认知水平低和不良情绪。面对这些问题,通过定期开展人员培训、情景模拟演练、传授沟通交流技巧、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疏导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改善。为肝病科患者的早日出院,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宋颖.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288-289.

[2]刘美兰;.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335+339.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事件的预防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障碍患者饮食不安全因素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浅析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应对策略
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干预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
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排查
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