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麒麟舞的传承与发展
——以广东汕尾海丰为例

2021-11-27陈志敏王琪彭嘉柳叶春苑郑锦纯肖敏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海丰汕尾麒麟

陈志敏 王琪 彭嘉柳 叶春苑 郑锦纯 肖敏

(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30)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08 年6 月7 日,兰考县、黄骅市、海丰县申报的”麒麟舞”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丰地区独角麒麟舞、主要在春节期间和喜庆节会上表演,是广东汕尾市传统民俗体育活动样式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海丰农民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不断提高以及全球体育运动迅猛发展的今天,麒麟舞的传承和兴趣愈来愈淡漠,祖传的武功套路和麒麟舞的技艺濒临失传的边缘。课题组将通过研究海丰麒麟舞历史沿革、表现形式、艺术价值和传承现状,提出有效建议,呼吁政府或相关部门更多地关注或重视海丰麒麟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引起社会各地人们对海丰麒麟舞文化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弘扬麒麟舞的时代精神,增强人们对麒麟舞的保护意识和社会对麒麟舞传承方式的创新意识。

二、麒麟舞的历史沿革及表演形式

几年来,该节目分别获得广东首届“黄阁杯”麒麟大赛和全国首届麒麟舞大赛金奖。麒麟舞是广东汕尾民间融武术、舞蹈、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表演艺术形式。春节期间,汕尾地区各门派武馆的“虎狮”到各家各户拜年庆贺是传统民俗之一。“虎狮”象徵威武无畏,能驱邪逐妖,满足民众迎祥纳福,风调雨顺的心愿。优美动听的音乐和其舒展可爱的舞蹈动作,赏心悦目,高潮迭起的武术表演,扣人心弦,具有较高的审美、娱乐价值。近代以来,麒麟舞的形式由单一向多元的趋势发展,不同的麒麟舞有着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特点,由于现代的生活方式、信仰习俗和生态环境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逐渐没落,不被重视,所以需要及时做好传承与保护的工作,现代的麒麟舞被置于非遗保护的语境下,表演时通常是由政府来主导的。但有时为了追求更好的展演和观赏效果,往往会对节目的演出时间、内容、舞蹈动作、队形、节奏、伴奏做出相应调整。这种形式的展演虽保留了麒麟舞的基本形式,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变化、失真。因此,面对展演式麒麟舞,我们要进行合理的传承与发展

舞狮情节大致分为六个段落:即“开场见礼”、“猛虎下山”、“饿狮寻吃”、食后憩息”、“饱后归巢”、“收场还礼”。表演技巧强调其形态、神态、动态、静态,必须按各个环节与不同技艺去掌握,神态自始至终以於贯串。“猛虎下山”、“饿狮寻吃”(行四门)、狮子回头等应处於动态之状;食后憩息要处在静态之状;饱后归巢应逍遥、兴致、满足等慢动作;收场还礼应以高兴及威武明快之动作;但静中有动,相互配合。舞完后便由徒弟们表演自家门派的武术套路,即拳术套路、棍术套路,徒弟们演毕,师傅就出来“煞拳尾”。之后便是最精彩的“盘五彩”(年初一不表演),即拳对拳、空手对刀、空手对枪(尖串)、空手对短刀、尖串对铁尺、尖串对尖串、短刀藤牌对尖串等等。从对打到混打,众人呐喊助威,表演达到最高潮(八人棍轮流对打而结束)。表演接近尾声时,乡中理事领著一班壮汉,执著用青竹为杆(未端保留青竹叶和竹尾)贴有钱币的花布长旗进入舞场,以表示狮班演艺精彩(劝休狮),至此,燃放鞭炮、喝彩,表演也就结束了。麒麟舞后为武打表演,这是海丰麒麟舞的精华,有打拳、弄棍、搬刀、舞尖串、尖串对铁尺、辗藤牌、集体搬棍对打等表演,每个麒麟舞班的表演项目不一定样样都有,但最少要有五项,故叫“搬五彩”。每次表演以班里师傅再次舞起麒麟头鸣炮参拜结束。

三、麒麟舞的社会价值

通过调查得知麒麟舞的出现可以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人们觉得它的出现代表着喜庆。而麒麟舞表演时,会聚集了全村的男女老少,现场的氛围是非常热闹的,这也一方面的促进全村人的凝聚力。在精神价值上,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汕尾麒麟舞非物质文化的研究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这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历史价值上,通过研究,让后代认识麒麟舞祖先是怎样一步步地坚强地将麒麟舞从历史传承过来的。这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四、海丰舞麒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承意识较弱

根据我们到达目的地调查所了解到,一般青年人大都不愿意学习与麒麟舞有关的教程。青年人对新型的舞蹈较感兴趣,如街舞、鬼舞。传承人大多数不了解麒麟舞后继无人的危机。他们大多觉得跟他们无所关联。他们的家长也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在现实生活中,群众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平时接触少甚至都没有接触,随着老一辈麒麟舞艺术家的老去,青年人又不愿意学习麒麟舞,麒麟舞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二)宣传力度不够

麒麟舞是华夏祖先留给后世子孙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既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地五成以上的海丰居民并不了解舞麒麟甚至是重来没有看过舞麒麟。在现场对舞麒麟的观众进行调查得知,他们是恰巧经过才得知现场有舞麒麟的表演,通常他们都不知道舞麒麟表演的具体位置。而且一年当中只有在过春节的时候才可能看得到。综上所述可知,舞麒麟的宣传力度明显不够。

(三)新兴文化冲击下,无创新点

在现今社会潮流趋势发展下,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迅速兴起流行,在新兴文化的冲击下,导致很多人对传统的民间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人们所淡忘。麒麟舞表演人团体缺乏推动麒麟舞的剧目创新的动力。所以导致麒麟舞内容无法更加贴近生活,无法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无法吸引人们观看的兴趣。

(四)群众参加相关活动缺乏主动性,传承其文化具有挑战性

据我们调查所知,观众对麒麟舞的积极性并不高,他们大多数都不是舞麒麟的热心观众。他们大多数人不愿意花时间去惨跟麒麟舞一切有关的活动和会议,这也是麒麟舞传承的一大难点。深究原因大多数是麒麟舞的表演大多在街头且无任何广告。观众认为这是一种比较落伍的表演形式了,并且他们大多不知道麒麟舞表演的具体时间。

(五)资金短缺

各舞麒麟队所在 的社 区主要把资金集 中在发展经济 当中,这方面 的投入非常有限,缺少具体 的、系统 的扶持措施 。(无论是套路创作、训练用具、表演服饰等都需要资金投人 。)

五、麒麟舞的传承及发展问题的思考

如今,汕尾正在稳步推进“文化汕尾“的建设,文化事业和产业建设慢慢得到政府的重视,一批传统文化项目得到传承,一批文化项目成为知名“品牌”。汕尾舞麒麟作为省、市非物质遗产,具有典型的民族性、民俗性和民间传承性,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体育和民俗学研究价值,理应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并成为汕尾的文化新亮点和新品牌。因此,我们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拿出具体措施,扶持这一传统文化项目像老树发新芽一样,获得新希望、新发展。

(一)麒麟舞的传承问题思考

(1)麒麟舞的非遗保护少不了政府的支持和经济的支撑,由“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睢县、兰考县)”一文指出关于如何能更好地将麒麟舞传承下去,作者认为首先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制定有利于麒麟舞发展的相应政策。此外,还应该在经济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提供专项资金用以资助麒麟舞道具的制作和学习,从而满足人们基本的要求。

(2)运用当代现代化技术的大数据来统计麒麟舞相关数据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现代化技术带来了不少便利人民的生活,不防把它运用到非文化物质遗产来。这样既方便麒麟舞相关数据的统计,也可由这些技术与人工智能得出解决麒麟舞一些问题的方法。

(3)应当与学校进行合作。可让当地的团队选择当地一些学校作为表演场地。一来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再者可以适当的吸引来一些学生的关注,方便其文化宣传。《麒麟舞的传承与发展》一文中写到一种艺术样式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学生。让麒麟舞走进校园,不仅能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培养传承群体,也能寻找一条适合学校的特色舞蹈发展道路。

(4)因为时代的不同,麒麟舞也需与时俱进,当地政府可以时常举办跨区的关于麒麟舞的讲座或者交流会,相互交流时可以学习其他地区的优秀,而交流会应当邀请不同年龄的麒麟舞的表演者并在交流会之前邀请各家各户对麒麟舞有兴趣的群众。

(二)麒麟舞的发展问题思考

(1)可适当的拓宽市场,使麒麟舞成为当地特色的文化。争对一些新的当代元素来制定一些年轻人可接受并且喜好的表演方式。定期举行表演,使其成为当地特色。可跟当地的旅游社合作,让它进行宣传。坚持开设相关的兴趣班课程,培养年轻一代的麒麟舞爱好者,为其文化市场营造良好氛围和打下坚实基础。

(2)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扶持汕尾舞麒麟的发展和创新。汕尾舞麒麟的发展保护工作进行了4 年,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停滞不前。要让舞麒麟发展起来,必须要有上级部门、街道 的大力支持,在资金上加大扶持的投入,让舞麒麟队能摆脱原有的陈旧枷锁。可聘请上级文化部门和外地专业技术人员,对原来的套路进行改良和优化,使其更具文化性、娱乐性、观赏性,让汕尾舞麒麟能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表演套路、全新的表演服式展示它独有的风采。

(3)现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可以借用新媒体进行麒麟舞的宣传,这样能快速让麒麟舞走进群众的眼前,增加麒麟舞的曝光。

总之,只有各级部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解决舞麒麟发展当中的问题和难题,形成浓厚的氛围,有资金、有队伍、有后备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吸引力增强了,在表演形式上才有创新、有娱乐、有观赏性。相信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表演项目一定能得到群众的喜爱,从而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汕尾再树一个文化品牌。

六、结语

无论是从书籍资料的记载,还是从实地表演的情况来看,舞麒麟并没有一套相对统一的体系,从舞蹈上来说并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统一的麒麟舞蹈动作。这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精神品格的差异导致各地的麒麟舞者有着自己对麒麟独到的理解和认识。但正是因为风格迥异,各具特色舞蹈动作反而促进了麒麟舞的多元化发展,因为麒麟本身就是人们虚构的产物,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精神愿望,而麒麟舞的诞生也是人们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人们对这种现象应该保持喜闻乐见的积极态度,推崇自成流派,百花争艳,不必强求统一。

猜你喜欢

海丰汕尾麒麟
麒麟“破冰”
麒麟献瑞
汕尾开放大学
阿什河哈尔滨段水质评价
常海燕作品
对麒麟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Life of Student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