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游成瘾者对错失机会更加敏感:基于静息态功能MRI研究

2021-11-27黄浦江巩岳张桢堉李爽刘志远

磁共振成像 2021年9期
关键词:成瘾者错失静息

黄浦江,巩岳,张桢堉,李爽,刘志远*

作者单位:1.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安 710062;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网络游戏成瘾引起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描述为一种对网游控制力减弱、网游优先于其他活动及明知有害但仍然继续的行为模式。美国精神病学会也将网游成瘾列入了《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1]。

研究发现,高冒险行为是网游成瘾者的一个明显特点[2-4]。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高冒险行为与网游成瘾者风险评估能力受损有关[5],还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与其感觉寻求异常有关[6]。因此,网游成瘾者冒险行为的具体原因还存在争议。先前研究发现错失机会在个体冒险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错失机会越大,后续决策行为更加冒险[7]。然而,网游成瘾者是否对错失机会更加敏感还不清楚,该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全面了解网游成瘾者不顾网游的危害而反复进行网游的原因。

以往的功能MRI研究表明,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VS)参与对错失机会的加工[8-9]。并且大量证据表明网游成瘾者与健康群体在VS上存在不同。例如,Cai等[10]发现相较于健康对照组,网游成瘾者的VS的体积增加;Liu等[11]发现,网游成瘾者的VS表现出更高程度的线索诱导激活;这些研究暗示网游成瘾者对错失机会的加工有可能是异常的。还有证据表明网游成瘾者在静息状态下VS与前额叶区域的功能连接强度与健康对照组不同[12]。但是网游成瘾者在静息状态下VS与前额叶功能连接的异常是否与其对错失机会的加工有关还不清楚。

综上,本研究利用静息态功能MRI(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技术,探究网游成瘾者对错失机会的反应及在静息状态下与错失机会加工相关的脑机制。研究预期,相比于健康对照组,网游成瘾组决策行为更加冒险、对错失机会更加敏感、VS和前额叶区域的功能连接更强,并且个体对错失机会的加工有可能与VS和前额叶的功能连接有关。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共招募110名被试,其中55例网游成瘾被试[女26例,年龄(21.85±2.88)岁],55名健康对照被试[女28名,年龄(21.98±2.25)岁]。参照先前研究[13-15],使用网游应用情况调查问卷以及网游成瘾诊断量表对被试进行筛选。网游成瘾组的被试均满足以下筛选标准:(1)网游应用情况调查问卷得分大于等于50;(2)符合网游成瘾诊断量表的九条诊断中至少5条诊断标准;(3)平均每周玩网游的时间不少于14 h;(4)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重大疾病或精神病史,且为右利手。若不同时满足以上前3个条件且满足第4个条件的被试将被纳入健康对照组。其中1例网游成瘾组被试(女性)和2名健康对照组被试(男性和女性各1名)中途退出试验,最后共有107名被试的数据被纳入分析,两组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如表1所示。本研究已经通过华东师范大学人体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HR 110-2018),受试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人口统计学信息及量表分数Tab.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scale scores

1.2 试验流程

首先采集被试的静息态数据,在静息态扫描过程中,要求被试闭眼放松,保持头脑清醒,并且不做任何动作或特定的思考。在静息态扫描完成后,被试进行连续风险决策任务[16-18]。被试被告知,在任务中所得收益与实际的试验报酬相关。在任务的每一试次开始时,被试会看到8个箱子,其中7个箱子装的是金币,1个装有鬼的箱子,鬼的位置随机分布。被试通过按键从左到右依次打开箱子。若被试选择打开的装有鬼的箱子,则本轮游戏结束并且本轮的收益归零(损失情境);若被试主动停止打开箱子,则会看到本轮游戏中得到和错失金币的个数(收益情境)。最后,被试对决策结果进行从-4(极其后悔)到4(极其欣慰)的九点情绪评分。

1.3 MRI据采集

MRI数据由西门子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Magnetom Trio TIM,Siemens,Erlangen,Germany)采集。首先利用T1加权的多平面重建序列(magnetization-prepared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 echo,MP-RAGE)扫描得到高清结构像数据,其中具体扫描参数为:TR 2530 ms,TE 2.98 ms,层数192层,层厚1 mm,视野256 mm×256 mm,矩阵大小256×256。之后使用梯度回波平面成像序列(echo plana imaging,EPI)获取rs-fMRI数据,总扫描时长为8 min左右,具体序列参数为:TR 2000 ms,TE 30 ms,层数33层,层厚3.5 mm,层间距0.7 mm,视野220 mm×220 mm。

1.4 行为数据分析

为了探究两组被试冒险行为的差异,对两组被试在任务中的平均开箱个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平均开箱个数即在收益情境下被试在游戏中获得的金币总数除以收益情景的总试次数,先前研究表明该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被试的冒险行为[19-20]。

为了探讨个体对错失机会的情绪敏感度,参考先前研究进行回归分析。其中,在收益情境下获得金币的个数(gain)和错失金币的个数(miss)作为自变量,情绪评分(rating)作为因变量,具体见如下公式。

rating=βgain×gain+βmiss×miss+γ

公式中,βmiss即为个体对错失机会情绪敏感度的指标。为了探究两组对错失机会敏感度的差异,基于βmi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脑成像数据分析

本研究使用MATLAB环境下的DPABI(a toolbox for data processing & analysis for brain imaging,http://rfmri.org/dpabi)软件包对rs-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过程如下:(1)删除每位被试初始的10个时间点以消除扫描初期的不稳定信号;(2)进行时间层校正以消除层间扫描所产生各层时间差异;(3)头动校正以消除因被试轻微头动产生的影响,且只保留平动不超过3 mm,转动不超过3°的被试;(4)将校正后的平均功能像与高清结构像进行配准;(5)将结构像分割成灰质、白质和脑脊液,并去除线性漂移造成的影响;(6)将分割后的图像进行空间标准化,并以3 mm×3 mm×3 mm的体素大小进行重采样;(7)使用半高宽为4 mm的高斯核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以提高信噪比;(8)进行0.01~0.08 Hz的滤波。

先前研究发现左侧VS是参与错失机会加工的关键脑区之一[7],因此本研究中笔者将左侧VS(−10,0,−6)作为感兴趣区。以感兴趣区坐标为球心,构建半径为6 mm的球作为种子点。之后计算种子点与全脑之间静息态功能连接,再通过费舍尔Z(FisherZ)转换得到大脑的功能连接图。最后,为了探究网游成瘾组和健康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功能连接的差异,对脑功能连接图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只有当激活水平通过体素水平(P<0.001,未校正)和簇水平(P<0.05,FWE校正)的校正时才被报告。此外,抽取了两组比较中有显著差异功能连接的值,并将该值与βmiss进行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口统计学及量表结果

网游成瘾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年龄(t=0.227,P=0.821)和性别(χ2=0.231,P=0.631)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网游成瘾组的网游应用情况调查问卷得分(t=24.724,P<0.01)、网 游 成 瘾 诊 断 量 表 得 分(t=16.399,P<0.01)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表1)。

2.2 行为结果

网游成瘾组的平均开箱个数(t=3.838,P<0.0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表明网游成瘾组有着更多的冒险行为。此外网游成瘾组的βmiss的绝对值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t=3.413,P<0.01),表明网游成瘾组对于错失机会更加敏感(表2)。

表2 两组的冒险行为及对错失机会的情绪敏感度Tab.2 The results of the risk-taking behavior and emotional sensitivity to missed chances of two groups

2.3 脑数据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网游成瘾组左侧VS与右侧额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SFG)(24,18,45)的功能连接比健康对照组更强(图1)。而在以左侧VS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时,没有发现健康对照组比网游成瘾组更强的功能连接。

图1 两组功能连接差异(种子点为左侧VS)。相比于健康对照组,网游成瘾组左侧腹侧纹状体(-10,0,-6)和右侧SFG(24,18,45)的功能连接更强。VS:腹侧纹状体;SFG:额上回 图2 VS和SFG的功能连接系数与βmiss(指对于错失机会的情绪敏感度)的关系。在健康对照组中,VS和SFG的功能连接系数与βmiss呈显著正相关(r=0.290,P<0.05)。在网游成瘾组中,未发现该显著相关(r=-0.044,P=0.751)Fig.1 Differences 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between IGD and HC groups(ROI:Left VS).Compared with HC group,the rsFC between the left ventral striatum VS(-10,0,-6)and right SFG(24,18,45)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IGD group.VS:ventral striatum;SFG:superior frontal gyrus.Fig.2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sFC between VS-SFG andβmiss.In HC group,the rsFC between VS and SFG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βmiss(r=0.290,P<0.05),while this correlation was not found in IGD group(r=-0.044,P=0.751).

脑-行为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健康对照组中,左侧VS和右侧SFG的功能连接系数与βmiss呈显著正相关(r=0.290,P<0.05;图2)。而在网游成瘾组中,没有发现显著相关(r=-0.044,P>0.05)。此外,在对两组被试的功能连接系数的变异程度进行分析时,发现网游成瘾组(0.637)的该功能连接系数的变异系数远小于健康对照组(1.11),也就是说,网游成瘾组功能连接系数的值较为集中,这有可能是在网游成瘾组中没有发现显著相关的原因。

3 讨论

本研究利用rs-fMRI技术,借助功能连接分析方法,结合连续风险决策范式,探究网游成瘾者对错失机会的情绪敏感度及在静息状态下与错失机会加工相关的脑机制。

关于冒险性的行为结果发现,相较于健康对照组而言,网游成瘾组在连续风险决策任务中决策更加冒险,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21-23]。在此基础上还发现,网游成瘾组对于错失机会也更加敏感。之前的研究指出,情绪调节困难是成瘾的核心特征之一[24-25]。例如,Lin等[25]使用情感风格问卷(Affective Style Questionnaire,ASQ)发现,网游成瘾组的情绪调节能力弱于健康对照组。因此,本研究推测网游成瘾者对错失机会这一负面事件情绪加工调节困难,造成了其对错失机会更加敏感,这有可能与其高冒险行为有关。该发现为探究网游成瘾者高冒险行为的内在机制提供启示。

关于VS和SFG的rs-fMRI功能连接结果表明,相比于健康对照组,网游成瘾组VS和SFG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前人研究发现,网游成瘾者的VS无论功能和结构均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10-12],并且有证据表明VS参与对错失机会的加工[8-9]。另外,网游成瘾者的SFG灰质体积比健康被试更小[26],而该脑区的灰质结构通常被认为与个体的负性情绪调节有关[27]。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发现网游成瘾者在静息状态下VS和SFG的功能连接异常。

此外,VS和SFG的功能连接值与被试对错失机会的情绪敏感度做相关分析还发现,健康对照组的功能连接值与对错失机会的情绪敏感度呈显著正相关,即在健康对照组中,VS和SFG的功能连接越强,个体对错失机会就越敏感。如前文所述,VS参与对错失机会的加工,而SFG与负性情绪调节有关。因此,本研究结果有可能表示VS和SFG功能连接越强的个体,在面对错失机会时,可能越容易产生关注错失机会并且难以调节由错失机会带来的负性情绪,从而导致其对错失机会更加敏感。值得注意的是,在网游成瘾组中并未发现类似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网游成瘾组中VS和SFG功能连接值的变异较小,这有可能是在网游成瘾组中没有发现显著相关的原因。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本研究中只探究发现了网游成瘾者VS和SFG的功能连接异常,但是网游成瘾和VS和SFG的功能连接异常的因果关系还不清楚,在后续的研究中,将采用纵向追踪研究或经颅磁刺激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结论:本研究利用rs-fMRI技术,探究了网游成瘾者对错失机会的反应及与错失机会加工相关的脑机制。结果发现,网游成瘾者有着更多的冒险行为,并且对于错失机会更加敏感。个体在静息状态下VS与SFG的功能连接与对错失机会的敏感度有关,而网游成瘾组在静息状态下VS与SFG的功能连接异常。本研究可为生活中亟待解决的网游成瘾者高冒险行为的机制探讨提供帮助。

作者利益冲突声明:全体作者均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成瘾者错失静息
药物成瘾者相关线索反应的自动化用药行为特征及其消退*
错失恐惧症
中秋
长期戒断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相关脑区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抑制控制损伤的可逆性:有氧运动的改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错失恐惧”那些事儿
老年人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大脑静息态低频振幅*
骑虎难下
午间静息
留给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