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敦煌莫高窟藻井中宝相花纹样的秩序感

2021-11-27辽宁师范大学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韵律莫高窟纹样

□李 婷 辽宁师范大学

唐代敦煌莫高窟藻井图案中的宝相花有选择地接收外来纹样,对本土纹样进行不断融合,融合的过程中还对外来纹样进行不断改变,使之变为具有中国象征性的纹样。本文通过阐述宝相花在唐朝不同时期的演变,分析它的构成秩序,找出当今装饰图案设计中可以借鉴的规律。

一、宝相花纹样的构成设计

宝相花在盛唐时期应用最为广泛,唐朝以后均有使用。宝相花不仅是一种佛教图案,还应用在其他工艺品中,如在唐代铜镜和金银器中就出现了宝相花纹样。唐朝是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不仅接纳外来事物,还将其与本土文化进行融合。宝相花也不例外,它把文化与宗教、中国与西方、传统与流行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

(一)单独纹样

宝相花以莲花为原型,在隋代后期融合了外来的具有象征“生命之树”的忍冬纹,以及象征光明的联珠纹;初唐时期融合了时下流行的石榴纹和象征吉祥的云头纹;盛唐时期融合了具有繁荣华贵象征的牡丹花纹;到了中唐时期,社会繁荣景象逐渐消逝,故融合了茶花元素;晚唐又变成了素雅的莲花。宝相花是个大融合的图案,把中华民族人民的内心感受和情感状态表达得淋漓尽致。社会繁荣时,宝相花表现出争相盛开、华贵繁复的特点;社会变迁,繁荣消逝,宝相花由华贵转为素雅,寄托人们对盛世的向往之情。

(二)构成形式

宝相花先是由单独的纹样构成一个花瓣,花瓣再组成形式多样的团花。现实中的花有含苞待放、蓓蕾初绽、争相绽放几个阶段,而宝相花的图案也是如此。并且人们在将花进行图案化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去刻画,有正面的,也有侧面的。在一个花瓣中又进行了不同元素的组合,而组合是无穷无尽的。陈振旺先生把唐代莫高窟藻井中的宝相花花瓣总结为四种:桃形忍冬侧卷瓣、正卷纹、云曲瓣、对勾纹。381窟桃形忍冬侧卷瓣是由莲花瓣、忍冬纹、石榴纹进行的同构,其中莲花寓意神圣高洁,忍冬寓意生命之树,石榴寓意多子多福。这样组合起来的寓意是古代普通人对佛的敬意,希望佛能保佑自己长命百岁、多子多福。这些由多种元素组成的花瓣,有的组成几个大的花瓣对称排列,有的层层叠叠往外延伸,有的穿插衔接好似盛开的花朵。在传统纹样的构成中,单位纹样都以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形式构成,而藻井中的纹样处于藻井的视觉中心,也是空间上方的视觉中心,采用团式构图是对视觉中心的进一步强调。

二、敦煌藻井中宝相花纹样的构成秩序

(一)变化与统一

藻井呈现的是集纹样、构成、排列、材质、色彩、空间于一体的视觉感受。在莫高窟中的藻井中进行观看,观看者可以获得兼顾视觉与知觉的丰富体验。贡布里希说:“视力的局限决定了我们在特定的视觉范围内所看到和仔细看的成分。”在莫高窟内,不是专业研究花纹的普通人看到的是宝相花争相盛开的繁荣景象,研究者看到后会急不可待地去研究它的含义。敦煌莫高窟藻井中的宝相花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花,整体看上繁复美丽又壮观。宝相花将当地的传统文化、社会风尚以及流入的外来文化进行大融合,迎合当时人的心理诉求,呈现出完美的图案;宝相花形式融合当时社会流行纹样,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变化,融新摒旧,推陈出新。宝相花的内涵是统一的。敦煌莫高窟藻井中的宝相花,无论哪个朝代,都体现出人们对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在今天看来,这些图案仍能表达我们心中的诉求。宝相花形式也有统一性的特点,无论瓣式、发散式还是花朵式,加上藻井边饰的衬托,给人的整体视觉感受是繁复有序、花团锦簇、美满祥和。

(二)节奏与韵律

韵律与节奏本是用来理解诗歌的,而敦煌莫高窟藻井宝相花图案的韵律是指花瓣的组合规律。诗歌的韵脚会有变化,宝相花图案也是这样,花瓣不尽相同,而这些花瓣或方或圆,都会组成包围式的图案。宝相花图案的总体规律是这样,而每个图案又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一种团花不是只由一种花瓣构成,层层叠叠,达到数层,构成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宝相花中的节奏。藻井边饰的衬托使宝相花图案的韵律和节奏体现在藻井的视觉中心,这种韵律与节奏与观看者进行视觉上的对话与心灵上的沟通。

当今社会比唐朝更加繁荣,人们可以看到更多图案,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只要我们有兴趣,就可以对传统纹样进行深入的了解。宝相花是中西文化融合与创新的典范,是当下中国图案创作的重要素材。人们应该探索宝相花的演变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图案创作中。

猜你喜欢

韵律莫高窟纹样
莫高窟晚唐经变画乐器内容比较研究——以第18、12窟与第85窟为例
唐代官袍兽纹纹样的美学意蕴
书的国度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偶感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莫高窟里看藻井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