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用房屋建筑技术要点及现场管理控制分析

2021-11-27李芳定

科技与创新 2021年24期
关键词:民用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李芳定

(甘肃省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60)

民用房屋建筑是人们的生活场所,因此民用房屋建筑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利用各项施工技术,加强管控现场施工质量。通过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建筑技术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保障施工现场的有序性,进而保障施工质量。

1 概述民用房屋建筑技术要点

1.1 钢筋施工技术

民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骨架负责支撑整体房屋,由此可见钢筋施工技术的作用。在钢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注重吊装和焊接钢筋,加强控制施工质量。在钢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深入了解钢筋结构施工图,管理人员要注意抽样检查钢筋质量,保障钢筋质量符合民用房屋建筑施工要求。施工单位还需测试承重钢筋的力度。加强控制钢筋绑扎质量,需要满足民用房屋建筑抗震要求,根据设计方案绑扎钢筋,避免影响到钢筋施工质量[1]。

1.2 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民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技术指标开展混凝土搅拌和运输等工作,提高整体施工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在混凝土搅拌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控制温度限制,在搅拌混凝土的同时要采取降温处理措施,避免阳光直射混凝土。在混凝土运输阶段,施工单位要注意控制混凝土搅拌站和浇筑点的距离,有效控制整体运输距离。

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水泥会不断释放热量,从而提高整体温度,如果停止浇筑混凝土,将会不断降低温度,因此产生温差,随之增加混凝土内部的拉力,最终引发裂缝等质量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要在浇筑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需要采取保温措施,提高整体功能质量[2]。

1.3 防水施工技术

在民用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防水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挑选防水建材,根据设计方案充分发挥出防水施工技术的作用,延长民用房屋建筑使用年限。针对民用房屋建筑很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施工单位需要严格要求防水施工技术,严格监督施工过程,避免在后续施工中产生问题。近些年中国不断升级防水材料,建筑企业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使民用房屋建筑的防水性因此提高。利用防水材料之前,施工单位需要检测材料质量。在第一轮检测过程中,采购人员需要初检防水材料,保障选用的材料符合要求。材料入场之后需要开展第二轮检测,随机挑选材料试样,将材料试样送入实验室再实施检测。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利用专用工具清除地面和强度的杂质,提高整体表面的平整度。其次利用沾水滚刷涂刷地面和墙面,提高表面的湿润度。要注意分三次涂刷防水新涂料,同时要保障涂刷工作的完整性。最后要注意检查防水施工效果,保障整体施工质量。

1.4 模板施工技术

施工单位需要保障模板的刚度和承载力,有效承担所有的压力和荷载,同时要保证模板构造简单,提高拆装工作的便利性,有效降低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施工的难度,避免在模板缝部位产生漏浆等问题。在模板支架安装阶段,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倾覆临时固定措施,如果现浇混凝土跨度在4 m以上,施工单位可以利用拱模板模式。如果模板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加强对整体起拱高度的控制。为了保障下层楼面的承载力,施工单位可以加设支撑,准确地对应上层支架立柱和下层,随后再有序地铺设模板[3]。

1.5 电气系统施工技术要点

在民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气系统主要包括通信系统、自动警报系统和火灾警报系统等。在电气施工中,需要安装很多电气设备,保障民用房屋建筑运行的稳定性,因为整体电路非常复杂,电气施工非常复杂,需要消耗较高的能量,因此需要优化施工设计,提高电气线路的科学性,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设计内容布置电气线路和设备等,主要协调走廊和电梯照明等,提高民用房屋建筑用电的稳定性,合理布置安全位置的灯光。如果某些因素影响到电气线路方向,需要合理降低电线高度,保障电气运行的安全性,提高整体建筑外观的协调性。针对高层民用房屋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做好避雷设计,合理利用主钢梁柱等,优化整体接地效果,提高民用房屋建筑的防雷水平。

1.6 结构化施工技术

中国传统的民用房屋建筑采用的主要是砖混结构,后续发展为框架结构和钢结构等。现在在实际施工中开始广泛利用框架剪力墙和钢结构等施工技术。利用框架结构,主要是利用梁柱搭建房屋结构,利用这种建筑结构可以有效承受房屋重量压力,有效减少建筑自身重量,提高整体建筑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建筑成本,保障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4]。

2 民用房屋建筑现场施工管理的原则

2.1 经济性原则

在民用房屋建筑现场管理工作中,需要遵守经济性原则,需要汇总分析工程造价、现场施工和施工进度等因素,保障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需要管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等影响因素,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合理准备施工材料,合理评估工程造价,有序开展各项施工环节,有效节省施工成本。

2.2 规范性原则

在现场施工管理阶段,需要遵守规范性原则,管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施工标准,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紧密联系各个施工环节,不能导致项目独立,有序开展每项工作,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5]。

2.3 合理性原则

在现场施工管理阶段遵守合理性原则,主要是保障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有序开展每个施工管理步骤。在合理性原则当中,需要保障施工管理方案的严谨性和合理性。一方面需要创新工作理念,合理引进先进设备,在现场管理中引入现代化生产理念,满足整体工作要求。另一方面需要严格的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流程等,合理优化民用房屋建筑施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保障民用房屋建筑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3 民用房屋建筑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3.1 提高现场施工计划的合理性

在民用房屋建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计划,首先需要勘察施工现场和施工周围环境,结合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保障施工计划的针对性,避免在实际施工中产生问题,同时可以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3.2 完善现场管理制度

制定岗位责任制,需要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区域等,合理设置责任制度,发生问题之后,可以快速追责。建立检查制度,检查制度包括上级检查和日常检查等,检查制度需要向个人落实检查方式和检查规范以及标准等,并且要公示检查结果。在民用房屋建筑现场施工中,需要做好现场检查工作,在实际检查工作中需要综合落实综合检查、抽查和专业检查等。制定奖罚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在现场管理工作中需要合理结合经济制度,例如利用奖惩制度,明确具体的惩罚方案和奖励方案等,加大力度惩处偷工减料的行为。因为民用房屋建筑现场涉及到较多的专业,根据综合制度需要进一步建立专业管理制度,例如需要完善环保制度、安全制度和质量制度等。所有进场施工人员都要做到持证上岗,如果某一工种非常专业,则要求施工人员具备特种作业证书。例如在前期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办理进场证件,如果施工人员不符合进场要求,切不能录用,高危施工人员需要具备相对应的证书。如果工作人员表现突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给予物质奖励[6]。

3.3 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

采用民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时,由施工人员负责实施,这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因此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施工队伍的综合水平,在选择施工团队的过程中,要注意核实施工人员的资质,在施工之前需要开展技术交底工作,有序开展民用房屋建筑施工,针对新技术项目,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培训工作人员,同时需要落实安全教育工作,促使施工人员更加重视施工质量,落实安全施工。施工监管部门需要提高监督和管理力度,全面检查施工现场。

4 结束语

民用房屋建筑不断发展,也逐渐提高了质量要求,为了保障整体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择民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同时需要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促进中国民用房屋建筑行业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民用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张宇蔚: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领跑者”
军工研究所民用产业科研管理体系的探讨与实践
国外先进民用直升机FMS导航模式研究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施工企业项目招标管理浅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