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

2021-11-27杜鹃

魅力中国 2021年32期
关键词:高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杜鹃

(山东省统计局,山东 济南 250000)

当前,山东人口老龄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迎来第一个增长高峰,老龄化发展过程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高龄化、失能化等特征。本研究在充分分析山东当前老龄化现状基础上,利用PADIS-INT 人口预测软件,相对客观的预测短期内山东各年龄段人口变动情况,多角度测算山东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各项指标,通过观察这些指标,预测人口老龄化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可能性影响,以便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和应对措施。

一、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老年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截至2018 年底,山东省60 岁以上老年人2239.5 万,占总人口的2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4 个百分点;65 岁以上老年人1511.1 万,占总人口的1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和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占全国老年人口的9.0%和9.1%,均高居全国首位。

(二)低龄老人占主体。2018 年末,山东省60-69 岁的低龄老年人口有1335.1 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59.6%,比2015 年末增加254.1 万人;70-79 岁老年人632.8 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28.3%,增加149.7 万人;80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271.6 万,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2.1%,增加51.4 万人。

(三)性别比随年龄提高而降低。国际经验研究表明:老年人口的女性多于男性,而这种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明显,女性老年人在所有老年人中数量优势越来越明显。山东省老年人口性别比也显示同样趋势。2018 年,60 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91.3,女性略多于男性。其中60-69岁老年人口性别比为97.6,70-79 岁为88.9,80-89 岁为75.5,90 岁及以上人口的性别比例仅为29.3。

(四)农村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于城镇。随着山东省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区域,极大缓解了城镇老龄化进程,但同时也加速了农村地区老龄化进程。2018 年末城镇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部城镇人口的19.5%,比2015 年末提高4.4 个百分点,这一比例在农村地区则提高了5.6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城镇地区提高3.4 个百分点,农村地区提高了4.9 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虽然城镇、农村老龄化程度均在逐年加剧,但农村老龄化进程明显快于城镇。

二、基于PADIS-INT的山东人口老龄化预测

对未来的人口发展作出科学、准确的预测,是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和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础。本研究利用PADIS-INT 人口预测软件,预测短期内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本研究主要基于全省分年龄、性别的结构预测数据进行。

(一)PADIS-INT 算法:队列要素法

t+1 时点x+1 岁的人口数Px+1(t+1)由一年前t 时点x 岁的人口数Px(t)、以及Px(t)这些人在[t,t+1)年内的死亡人口数Dx(t)和Px(t)队列的人口中在[t,t+1)年内的净迁移人口数Nx(t)计算得出。

t+1 时点0 岁组的人口数由[t,t+1)年内的出生人口B(t)和L0、l0计算,再加上[t,t+1)年内的净迁移的婴儿人数NB(t))。

t+1 时点最高年龄组(比如100+岁组)的人口数Pω-1(t+1)由t 时点最高年龄组人口数Pω-1(t)、他们在[t,t+1)年内的存活概率、[t,t+1)年内的净迁移人口数Nω-1(t),t 时点最高年龄组减1 岁组人口数(即Pω-2(t))以及他们在t 年内的存活概率。

(二)预测参数设定

本预测以2017 年为起始年份,2030 年为终止年份。以山东省历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 年以来的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并参考许多学者所做的研究及国际经验和规律设定相关参数。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客观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为更科学的估算山东省老龄化的社会影响,本预测分总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三种人口群体进行预测。

1.起始人口

本预测将2017 年作为起始年份。在对“六普”数据和2017 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同一队列的比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漏报回填方法对2017 年人口年龄性别结构进行调整后作为总人口的起始人口并按照2017年城镇化率分别确定城镇和乡村的起始人口。

2.死亡参数

死亡参数包括平均预期寿命和死亡模式。平均预期寿命预测是在2010年预期寿命的基础上使用联合国平均预期寿命增量经验模型,选取其中的中速发展模式。死亡模型选取与“六普”死亡概率曲线契合程度较高的“寇尔德曼”“西区模型”生命表。死亡参数三种人口群体相同。

3.生育参数

总和生育率受生育政策影响很大,本报告确定高、中、低三套预测方案。高方案假定未来全面放开三胎生育甚至不再进行生育数量限制,中方案延续目前生育政策,低方案考虑在延续“全面两孩”政策基础上,人们二孩生育意愿有所下降。经分析2015-2017 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生育政策调整后,城镇、乡村总和生育率差别不大,因此三种人口群体相同。

年龄别生育率依据2015-2017 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总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数据并结合漏报情况进行漏报回填获得。

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山东出生人口性别比已逐步回归正常区间,因此以2017 年出生人口性别比111 为基数,2021-2030 年期间保持108 不变。三种人口群体相同。

4.迁移参数

迁移与死亡和生育相比,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影响更大,可能会变化很剧烈,需要结合迁移人口历史数据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和考虑。

依据山东迁移人口发展趋势,并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进度,假定2018-2030 年全省迁移人口流入流出基本持平。

2018 年山东城镇化率为61.18%,已进入城镇化发展中后期,按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的增长会逐渐减缓,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数量会减少。结合近5 年乡城转移人口数据,假定2018-2030 年乡城转移人口为50 万人/年。

(三)预测结果

1.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加。高方案下,全省总人口将于2027 年前后达到峰值10192 万;中方案下,全省总人口将于2023 年前后达到返峰值10104 万;低方案下,全省总人口将于2022 年前后达到峰值10102 万,此后开始迅速下降。

联合国和西方国家通常以65 岁作为起点。就中国而言,根据现行的退休制度,有相当多的人在60 岁时就停止了劳动生产,为此,以下使用60 岁和65 岁为起点年龄进行分析。

预测结果显示,2021-2025 年山东省老年人口总量的增长将快于2015-2020 年,进入加速增长期(见图2-1)。其中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3-2026 连续四年增量超过100 万人,2023 年更是接近150 万人。在2019-2021 年期间,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长相对缓慢,因为在这三年中增加的老年人口是在为期三年的自然灾害期间(1959-1961 年)期间出生的人口。预计到2025 年全省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2835.9万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995.2 万人。2021-2025 年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年均增加95.3 万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年均增加60.4 万人。

2.老龄化进程加速。在这三种方案下,山东省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不断深化。如果放开生育限制,生育水平维持在2.1的更替水平(高方案),2025 年,65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将达到19.6%,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将达到27.8%。2030 年分别达到为23.6%和32.8%;若维持目前生育水平1.8 不变(中方案),到2025 年两者比重为19.8%和28.1%,2030 年为24.0%和33.3%;若人们的生育意愿继续下降,到2030 年生育水平逐步下降到1.6(低方案),到2025 年两者比重与中方案相同,但到2030 年,两者比重将到达24.1%和33.5%。

发达国家一般都经历较长的时间完成由轻度老龄化向中度老龄化的过渡。我国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2000 年达到7%,预计将于2026 年超过14%(《老年健康蓝皮书:中国老年健康研究报告(2018)》),用26 年。而山东1995 年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7%,2017 年达到14%,仅用了22 年。根据预测,到2027 年山东省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超过20%,仅用10 年时间就由中度老龄化过渡到重度老龄化。

3.城乡老龄化差距拉大。由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有明显的年龄选择性,年轻人迁移到了城镇,因此会带来城镇和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抚养比等数据上的差异。

从老年人口数量分布来看,到2025 年,山东省60 岁及以上老人有56.8%的居住在城镇,总量达到1610.3 万人;65 岁及以上老人有56.2%的居住在城镇,总量达到1120.8 万人。2017 年至2025 年,住在城镇的60人及以上人口年平均增加51 万人,65 人及以上人口年平均增加43.1 万人,农村地区年均增长量分别为28.6 万人和27.5 万人。

从城乡老龄化发展程度来看,山东省农村地区老龄化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城镇。根据高方案,到2025 年,农村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由2017年的25.2%提高到35.0%,城乡差距由5.4 个百分点扩大到10.9 个百分点,到2030 年这一差距扩大到17.3 个百分点,农村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为44.7%。农村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到2025 年会达到24.9%,城乡差距为8.2 个百分点;2030 年继续攀升到32.4%,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到12.7个百分点。从老龄化发展程度看,农村地区从2020 年左右就发展为重度老龄化,城镇地区则推迟到2030 年左右才会发展到重度老龄化。

4.人口抚养比压力攀升。人口抚养比是衡量人均劳动年龄人口抚养负担的指标,反映一个社会对老年及少儿人口的负担状况。以65 岁为老年人口起点,2018 年山东省总抚养比已经达到49.5,其中少儿抚养比为27.0,老年抚养比为22.5。据预测,高方案下,2025 年全省总抚养比将达到55.7;中方案达到54.3;低方案达到54.1。对比三个方案,中、低方案生育水平保持不变或者下降,使得少儿抚养比呈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的持续增长成为总抚养比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

5.高龄化趋势加剧。高龄化老年人口是指老年人口中80 岁(或85 岁及以上)比例增加的过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它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老年人口的逐渐高龄化。

据预测,到2025 年,全省80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约有363.1 万人,占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8.2%,85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有163.2 万人,占8.2%。2030 年,80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有506.4 万人,占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1.1%,85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有208.4万人,占8.7%。2021-2025年,80 岁及以上老人年均增加15.1 万人,85 岁及以上老人年均增加7.5 万人,高龄化速度明显加快。高龄老人的疾病和残疾率均高于其他老年人,需要比其他老年人得到更多的照顾,如何保证这部分老人的权益是解决好养老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猜你喜欢

高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石台行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老龄事业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