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管理策略

2021-11-27刘红霞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林网防护林平原

刘红霞

(张家口市林业调查规划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经济发展,导致出现较多严重的环境问题,这对经济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直到目前,我国仍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去进行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增加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工作负担。这是我国在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大的教训,使我国意识到,要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一定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为国家的绿色经济、可持续化经济的发展创造稳定适宜的环境。

1 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工作遇到的挑战

1.1 林网种植选种困难

我国的平原地区农田多数是以农作物以及经济作物为主,对生态互联网的建设工作重视度不够高,即使是国家安排的农田林网线建设工作,大部分也只是种植能够适应于南方水土的杨树,林网种类比较单一。这是因为我国在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工作的初阶段时期,为了挺高建设林网的效率,统一种植了大数量的杨树,造成了平原地区农田林网种类的单一性。而单一性植被极其容易吸引病虫害,使植被受损。而杨树树干较高大,十分消耗土地肥力与水量,容易产生与农田中植物和经济作物争肥的现象,这就使种植林、防护林这一类植物与人们的日生活产生矛盾,不利于绿化工程的有效建设。除此之外,还存在有一些园林为进行美化,在防护林选种种植时,选用一些矮小且形状优美的乔木,这一类木材树种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并不能有效的起到降低风速、蓄水防洪、保湿、风干等作用,不蕴含防护林的特点,对农田区域的防护作用不高,不能作为有质量的护林网。再加上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我国对于树木种植和绿化的重视度不高,使大多数数中的培育工作缺失,就当前看来,具有优良品质的木材树中大部分已经用于进行园林等经济地区的种植,作为景观树木,在乡村农田中的防护林建设中并不常见[1]。

1.2 防护林种植标准低

由于平原地区一般用于作为农田建设地发展,而农田所种植的大量植物都属于绿色植物。因此容易给农村人民造成一种错误的意识,认为平原地区的绿色生态环境已经非常已经建设得非常成功,但事实上,大部分的街道和乡村的绿化和环保工作并没有得到完善,林地建设也达不到林网建设的标准。一般表现在,个别平原地区的乡村在进行联网的建设时,将建设工作流于层面,只是将往年的防护林进行基础上的修补,并没有认真的做好防护林的调查研究和建设工作。这样措施十分浪费造林的资金,而且防护林的实际效果也没有得到凸显。也有部分的乡村在收到上级领导下放的联网建设工作任务后,将所利用的资金用于应付式的防护林网建设,验收工作结束后将所建设的精品林重新归于原位,这样会导致环保建设成本进一步提高,影响绿色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率进展,使平原地区农田林网的防护工作一直属于被动状态。此外,很多乡村农田林网建设还处于空档期,往往只有文件和规划,没有进行实际的行动,导致很多平坦地区的防护林建设空缺。在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阻止,很容易导致平原地区的农田和农户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不利于我国林网建设目标的完成[2]。

1.3 种植的防护林质量得不到保障

在平原地区的农田区域进行联网建设一般的负责人是该区域的村民和一些林业相关管理人员。由于区域发展上的不协调,农村地区人们的思想存在的一些弊端,很多相关种植园和负责人对于林网建设和养护工作了解不到位。例如,在进行农田林网的选种时,由于不清楚种植防护林规格信息和种植情况,以及没有对所要种植联网的农田环境水热条件进行调查,会容易导致所选的树苗质量不符合地区的成长需求,造成造林质量差,效果不佳且树苗成活率不高等问题。在一般的树苗选种上,具有标准的种植规格和数据,从树苗的选种以及种植的方式和种植的密度都有科学的数据依据。在农田林网建设的有部分地区对于这一些信息和数据重视度不高,完全依照个人习惯进行种植,很容易出现树木倒伏的现象,使存活率存在较大的隐患,再加上后期对树木种植的养护工作做得不足,会导致林网建设效果不佳。

1.4 对农田林网的养护意识不强

在平原地区的农田进行林网建设,是能够促进平原地区农田安全性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的有效工作。但是由于农田所处区域中,相关种植人员和村民的种植意识和环保意识问题,导致一般在农田林网的建设工作中会存在着许多的难题。其中最明显的是对农田林网的养护意识和监督意识受到传统思想和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而工作不到位。农村人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具有根深蒂固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等思想。在进行农田林网的种植之后,有部分村民会由于环保意识淡薄和公共意识不足,对防护林进行滥砍滥伐。此外,还由于农田防护林林网是属于国家财产,很多村民没有相对应的责任意识,对农田林网的管护和养护工作不到位,使农田林网在生产期间由于得不到照护,最终威胁防护林网树苗的存活率。再加上农村地区植被多,而村民一贯使用焚烧的模式进行垃圾的处理,这容易导致由于不安全的用火式而造成的森林火灾,大程度的破坏农田林网。

2 促进农田林网建设有效性的措施

2.1 标准化林业用地

在平原地区的农田进行联网的建设,极其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农田的与防护林种植地划分不够明显,导致在进行防护林种植的时候会占用部分农田用地,使得村民的利益于森林环保工作产生矛盾,最终造成村民对于防护林建设工作的不重视。要划分好农民利益与防护林建设的利益关系,就需要将农田用地和防护林建设用地进行科学有效的划分。重新设计防护林应用地的种植区、疏通区和道路区,在避免破坏农田的种植条件之下,建立符合规定的防护林网。进行防护林的种植时,按照标准进行,防护林种植区和路面距离要拓宽7m以上;主干道路与路面要达到10m以上的距离;种植沟和渠道坡度以1∶1的比例隔离。这是为了进行排水工作设立,确定好防护林和农田的距离,标准化防护林种植用地,这样既能维护农田承包者的合法利益又能使防护林得到更加有质量的建设。

2.2 规划建设,提高造林质量

为了使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的质量得到提高,避免在进行种植规划时一些空档以及死角的地皮出现,国家相关林业局和环保总局的调查组要对农田林网建设地的空档区域和死角处进行入案登记。并下派专门的监督以及种植人员进行这一片区域的防护林网种植工作,落实防护林的种植活动。除此之外,为了使防护林的种植质量更高,严格把控防护林的种植措施和过程。例如,在进行防护林的种植时,要求相关监督人员仔细检查树苗的种类、信息、植树时的渠道挖掘距离、防护林树苗的状态、土地透水性、土壤状况等信息,准确到数据上的要求,比如树苗苗高要在四米以上,种植的树种一般为杨树,七叶树等大规格树苗。其中还要注意,在进行防护林的种植时不应该仅仅种植一种种类的树苗,多样化种植能够改变防护林的单一现象,并为城市以后的绿化发展提供很多的苗源。

2.3 加强管护力度

在平原地区的农田进行防护林的建设,无论是在种植时期还是成长的中后期都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并派放专门有人进行森林的监督和保护。这是为了及时对一些即将枯死的树苗进行拯救,以及避免一些突发的、容易对防护林造成威胁的事件发生,提高防护林种植的质量。因此,我国的林业和森林安全管理部门要配合起来,加强对林业保护之意识宣传,并严格打击滥砍滥伐,毁林开荒等犯罪行为。

3 结语

平原地区占据着我国很大一部面积,是我国经济作物和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地区。但显而易见的是,在平原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力度不足,容易导致我国平原地区在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是得不到及时的防护,以及管控。为了使我国的绿色环保工作到位,为我国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工作奠定有效的基础,必须重视在平原地区建立防护林网,以提高平原地区农田区域的绿化工作和自然环保工作。

猜你喜欢

林网防护林平原
寅阳镇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那一片平原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平原的草
河北省农田林网建设发展对策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浅谈平原农田林网的发展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