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与研究

2021-11-27林晶熊磊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话剧表演形体话剧

◎林晶 熊磊

一、话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概述

无论是在看话剧的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形体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可以促进人与人交往的和谐,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更清晰,可以说是更好地提升了表达效果。同时,每个人都需要掌握形体语言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的行为和想法。形体语言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学习形体语言的规律并加以运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口味逐渐提高,话剧水平也逐渐提高,迎来发展新阶段。观众在观看话剧表演时,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当然,在话剧表演中,除了对白,还有肢体语言,比如演员的表情、肢体动作等。如果你想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戏剧表演能力,你需要观察和学习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使用规则。想提高看剧的能力,可以在观看过程中,仔细研究相关演员形体语言的规律。可以说,无论是话剧表演者还是观众,对话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以及语言的使用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话剧表演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行为。它的完美呈现需要语言和形式的相互协调。就像著名话剧大师焦菊银在《茶在“画廊”中》严格要求相关演员,让每个演员从动作开始,在每个动作的开始和结束时实现动作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将《凉亭》中的人物完美展现给观众。而剧中的相关演员也能将茶馆的独特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而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在《茶馆》的演出过程中,就情境而言,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形体语言,使每个人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清晰,如招手呐喊、茶客四方、他们互相聊天的不同表情、茶馆老二的倒酒动作等等,让观众充分感受浓厚的艺术气息和舞台的魅力,从而加深了对话剧表演的印象,让话剧表演更加完美且富有魅力。

二、话剧表演中形体动作与台词的运用价值

(一)话剧表演中形体动作与台词的关系

话剧表演中的形体动作和台词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话剧表演中形体动作和台词的融合可以有效提升演员的表演张力,台词与形体动作的结合使整体表演流畅自然,表演的可信度和表演带给观众的沉浸感会更强烈。此外,在话剧表演中,形体动作和台词之间存在优势互补的关系。单独的语言或动作的表达就会使话剧的整体效果略显单薄,而形体动作和台词的结合则足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演员要让以上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共同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感动,从而上演一场完美的话剧表演。

(二)形体动作是提升话剧表演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完美的形体动作,让话剧在表演上更有说服力和完整性。台词在话剧表演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讲清话剧中的故事,从而解释故事的发展情节以及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但是没有形体动作,会让剧中的表演显得苍白无力,无法触动观众,使之没办法产生共鸣,适当的形体动作可增强该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因为话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用语言来表达,还需要用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因此,添加相应的形体动作也可以给观众更多的代入感和沉浸感。同时,形体动作和台词的有效融合可以进一步增强话剧表演的艺术效果和张力,让观众有进一步的情感体验,这对于成功的话剧表演非常重要。

三、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分类及特点

(一)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空间语言

空间语言,简单来说就是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难以察觉的无声语言。一般来说,人们在相互交流中,身体之间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它经常出现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空间语言比较抽象,导致分析空间语言有一定难度。在表演中就需要充分利用空间语言,发挥空间语言的作用。

(二)话剧表演过程中的形体语言

通过人的身体表达的一系列具有一定意义的形体动作都被称为形体语言。形体语言是通过人的身体在同一部位表达的语言,如手臂、肩膀、背部、大腿和头部。在话剧表演过程中,身体语言占有重要地位。话剧表演中的主要形体语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了满足戏剧演员的需要,用手臂等完成表演。二是把自己当作日常生活中的戏剧演员,从而将形体动作带到话剧表演的舞台上。三是话剧演员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形体语言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精神和表演水平。因此,演员在表演话剧时要注意形体语言的运用。

(三)话剧表演过程中形体语言的情感语言

情感语言主要是通过人的面孔来表达,所以它也被称为模态语言。演员在表演中一些更复杂的心理变化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比如眼神等,这样会更好表达剧中人物的内心。因此,可以有效帮助演员使用情感语言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

四、探讨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运用中产生的不足

(一) 戏剧表演过程中形体语言运用不良

一些年轻的话剧演员在演戏过程中尚未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演出经验差且在演出过程中缺乏丰富的面部表情,因此,导致演出时常出现问题,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应用是非常死板的。这样一来,观众就很难欣赏到这其中的美感,从而不能产生情感共鸣,大大降低了戏剧性。

(二) 话剧表演过程中形体语言的吸引力不足

许多话剧演员认为,对白是戏剧表演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从而忽略了形体语言的应用。笔者认为,这个概念是不正确。话剧演员本身要有正确的观念。但是目前的演员在话剧表演中不注重形体语言的运作,从而导致话剧表演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三)肢体语言基本功存在明显问题

很多话剧演员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基本的形体语言训练工作,从而导致许多演员的协调性和身体灵活性不是很好。在实际的话剧表演时,动作缺乏美感,影响形体语言的作用。

五、分析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应用策略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让肢体语言更贴近生活

话剧表演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行为,艺术源于生活。演员想让话剧表演更具感染力,就要多观察生活,并做一个总结,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将生活中的细微形态用于戏剧表演。只有这样,形体语言才能更丰富,只有具有感染力,才能被观众接受、被大众认可。

(二) 扎实的基本功

话剧演员要注重基本功的掌握,学习专业的旁白功底,同时,还要提高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能力。例如,在电视剧《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由两位演员出演。在进行实际表演时,两个演员的形体语言有时是相同的,有时也会有明显的冲突。演员要尽量用最微妙的形体语言完美地表达角色内心的变化,从而可以充分展现角色面对众多选择时的内心情感,通过形体语言推动剧情发展,向观众展现人物形象关系的变化。这一系列的表演需要演员有扎实的功底,否则,表演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不断探索形体语言的运用规律

话剧演员要在实际中不断探索形体语言的运用,只有这样,形体语言才能在实际的话剧表演中使用。同时,还要注意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运用,话剧表演应尽量符合话剧观众的审美习惯。在这之前,演员要去观察观众的审美倾向,然后结合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典型特点,确保在话剧表演中能够正确使用形体语言。

(四) 预制和即兴表演的结合

艺术本身是一种预设形式,话剧也是如此,因此这就需要话剧演员要有一定的演技,从而将所学的技能用在实际的话剧表演中,使观众不感到突兀和生硬,更应该让他们感受话剧表演的美感和真实感。事实上,话剧演出时,演员要根据剧本的情节提前拿到剧本,此外,利用所学的形体语言,结合预先设定的表演和即兴表演,将剧中的内容完整地呈现给观众。过程中,即兴表演对演员的要求更高,演员可以通过观众的反应及时对形体语言做出反应,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增加话剧表演的戏剧性。在戏剧表演中,一个演员可以多次演一个角色,而有些演员每次表演时的表情和动作都是一样的,这样重复的表演会影响演员本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演员应该在每一次话剧表演中寻求惊喜,从而打破表演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一步采取措施确保剧中的角色下次会更饱满。

(五)剧中人物形象与演员形象统一

在话剧表演过程中,演员的行为需要以话剧人物的表演为基础,同时,剧中人物的行为需要满足剧中的需要,从而更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演员需要满足剧情的需要,凭借自身的表演能力,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这部剧的魅力。

因此,演员要深入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并仔细琢磨剧中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在话剧的舞台上表演所要明白的是,现阶段的演员不是他自己,而是剧中的人物。同时台上的成员之间要全身心投入,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把自己完全融入人物之中,再通过真情表达,唤起观众的共鸣,带领观众深入人物的内心深处,表演过程中也要紧跟人物的情绪变化以及剧情走向。这样一来,话剧的表演也算是圆满了。此外,演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从而提高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运用。在进行日常表现训练时,更是如此。

六、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在话剧表演中存在形体语言使用不当、形体语言感染力不足、形体语言基本功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形体语言在表演中的运用。我认为,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现实生活入手,让形体语言更贴近生活。本着扎实的基本功,不断探索形体语言的运用规律,通过预设表演结合即兴创作,将剧中的人物和演员统一起来,再进行推广,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表演水平。因此,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望日后可以推广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合理运用。

猜你喜欢

话剧表演形体话剧
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与研究
高职体育教学中形体训练的价值与对策探讨
话剧《二月》海报
都市年轻人的“话剧梦”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话剧表演艺术
浅谈话剧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调动与运用
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研究
贝亲2015贺岁话剧《二胎攻略》
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国国家话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