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

2021-11-26范云英

关键词:资源开发传统文化幼儿园

范云英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对教育领域的关注度逐步提高,幼儿园规模的扩大和先进教学方法的引进,使我国现有教育模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文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大环境出发,以发扬传统文化为目的,指出幼儿园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 传统文化 资源开发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11.028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应该注重传统文化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不能让国际化教育完全取代传统文化教学。

一、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从幼儿抓起,不能忘本,从小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幼儿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幼儿从内心产生民族自豪感,通过对汉字文化的学习,了解字如其人的真正含义,横平竖直说的不仅仅是汉字的写法,也体现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浩然正氣。传统文化还可以开发幼儿的思维,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传统文化还可以陶冶情操,拓宽思维,在幼儿阶段通过背诵大量唐诗宋词对记忆力系统进行锻炼,可以帮助幼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累词汇量,让学习更加轻松,学习效率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通过读书可以让幼儿的眼界更开阔,增加对世界的认知程度。

二、现阶段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界定模糊不清

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领域中,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关的课程少之又少,导致幼儿园教师在课程选择上会忽略传统文化教育,不能系统全面地进行课程讲解,只通过简单片面的语句一掠而过。

例如在唐诗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只从朗朗上口的角度进行选择,只让幼儿进行机械性背诵记忆,而不会给幼儿讲解唐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的写作意图,唐诗的由来等等,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才会使得幼儿的大脑被麻痹,无法真正理解诗歌的内涵。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对诗词文字的罗列,而要让幼儿真正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深入挖掘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从自身出发,真正从概念上区分好“文化”与“传统”,不能存在形式主义,文化是需要实践和知识沉淀的历史产物,它需要教师对它进行深入了解,透彻掌握,才能在幼儿园教学中更好地给幼儿进行讲解传授。幼儿园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传统文化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幼儿园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对教学进行改进。

2.家长对传统文化认识浅薄

在当今社会教育背景下,教育已经不单单是学校或家长单方面的教育,而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由于家长的不重视,导致家庭教育环境较差,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这都影响着学校与家长的合作教育,严重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进程。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枯燥乏味的层面上,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活动任务不能积极对待,对于学校举办的主题活动,也不能积极参加。家长的这种消极情绪就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受到感染从而也不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家长是幼儿最好的教师,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幼儿的行为活动,所以家长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榜样作用,如果家长消极应对教师安排的任务,将直接影响到教师在课堂中教学的效果,进一步影响幼儿的学习状态。

3.缺乏专门针对传统文化的教师培训和集体教研

由于很多学前教育机构都没有针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专门的培训,导致幼儿教师在课程教学与专业领域方面有所欠缺。幼儿教师受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限制,在教学上比较吃力,教学模式错乱,导致教学没有针对性,教学知识点不够全面,最终教学效果让人堪忧。这与其没有机会与经验丰富的同事或专业教育者沟通学习有着很大的关系,导致自己的教学思路狭窄,教学进程坎坷。培训的目的是让教师可以在一起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开阔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学习,改正自身的不足,而这些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很难做到。

三、如何解决现阶段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

1.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系统选择教学内容,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充分研究课本教学内容,掌握相关信息,了解传统文化涉及的领域有哪些(传统节日、书法、绘画、古典诗词、民间剪纸等),合理调整讲课形式,结合实际讲解课本内容,授课模式需要知识性,趣味性和创造性并存,才能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在教学课堂上要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教学主体,教师要发挥辅助作用,让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小班幼儿为例,古诗儿歌这种简单的活动内容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可以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中班幼儿的特点是好奇心强,乐于展示自我,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其特点,举办传统经典范文识读竞赛,让幼儿通过千字文、论语、三字经的识读来展示自己。在这种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大班幼儿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其相对中小班幼儿年龄稍大,各方面相对成熟,身体和思维也在逐步提升,动手能力已经相对较强,可以设计一些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活动来帮助其了解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比如像制作灯笼,粽子,葫芦等传统节日代表物品。

2.家长改变错误观念

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幼儿的成长和进步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目标,只有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工作,才能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家长的配合是学校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家长应该帮助教师一起监督幼儿完成教师布置的传统活动,积极完成教师给幼儿布置的家庭作业,为幼儿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气氛。幼儿园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家园一体。家长要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教师完成相关工作。家长配合幼儿园和教师工作的方式也具有多样性,比如可以通过成立家长帮扶委员会,家长交流委员会等各种形式的家长会,每隔一段时间集中交流沟通,提出问题,沟通解答,分享经验,而且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为家长解答问题,或者也可以邀请一些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定期帮助家长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先进的教育经验,根据教师的讲解,把这些教育经验运用到实际家庭生活中,真正实现家园一体。

3.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经常性开展教师研讨活动。让学校有足够的资金成立专门的幼儿培训机构,聘请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和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全校教师范围内举办讲座,讲解先进的教学理念,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供更好的辅助作用。所有教师都可以把自己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在业内教育研讨交流会上发表出来,教师们一起研讨交流,通过这种形式听到其他教师的观点,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改变测评方式,让自己的教学模式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变以往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找到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把幼儿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中。学校和政府还可以在学校中开展学术交流讲座,由校外聘请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共同进步。这种阶段性的讲座可以让教师在学习交流后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计划和课堂内容。虽然政府的扶持政策只能够缓解匮乏的师资等问题,不能将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势情况从根本上解决,但政府和学校依然要对其进行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幼儿园传统文化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引起学校家长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家长的辅助,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杨磊《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科学咨询》2019年第17期。

[2] 陈智慧、徐艳《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新作文(教研)》2019年第6期。

[3] 冯淑霞《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资源开发技巧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8期。

[4] 余少君、李晓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新作文(教研)》2019年第8期。

[5] 余少君、李培彩《中华传统文化对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启示》,《语文课内外》2019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资源开发传统文化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