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

2021-11-26刘少华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小学体育渗透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将传统文化的学习渗透到小学课堂,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帮助小学生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小学体育课堂当中,不仅增加了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其优秀的体育精神和爱国情怀,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心,可通过学习传统的体育项目,既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又能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11.025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中,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其中体育是教育领域一直关注的学科,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制定了一定的标准,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小学体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运用。身体健康是学生发展的必要前提和立足之本,通过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很多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渗透时,与体育课堂结合得还不够成熟。并且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很多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或者网络小说等,甚至受到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影响,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了解得少之又少。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受到应试教育大背景的影响,如今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比较固定,主要内容为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动作的示范,再组织学生进行阶段练习,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使得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偏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较少,甚至有的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意识,教学理念比较传统和落后,没有积极地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并没有做到寓教于乐,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小学生的学业繁重,很多教师和家长更注重文化课的学习成绩,甚至出现体育课被别的学科教师占领的现象,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教材作为教师的开展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很多教师对其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没有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不知道怎样将传统文化知识与体育课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结合,这给传统文化的渗透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未充分联系实际情况,课堂互动不足

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讲解,并没有进行课堂内容的拓展和丰富,在知识的讲解中,内容缺少新意。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需要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一味地根据教材讲解,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的调整,会导致很多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或者一些领先于教学进度的学生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机会比较少,一般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进行知识的教授和动作的示范之后,学生跟随练习,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沟通的机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师对于学生的体育活动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完不成布置的体育任务。对于学生的课堂反馈,很多教师都不够了解和不够重视,这也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创新,将传统文化渗透进体育课堂时,进程比较缓慢。

3.传统文化渗透需要创新理念,缺少具体方案的落实

很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已经拥有了要将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到体育教学课堂中的意识,但是由于自身的思维还没有完全转换以及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有限,缺少一定的教育培训,使得很多教师在尝试新的教学内容时,缺少具体可行的方案,或者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体育课堂中,课程内容一般为强度较高的体育活动,没有放松的环节,导致学生一时无法承受,压力较大。很多教师无法合理分配时间,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也自然得不到平衡。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时,缺乏一定的经验,因此迫切需要创新理念和思维,创造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仅仅靠口头讲授是无法让学生深入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很多教师缺少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落实方案,课程内容逐渐变得形式化。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1.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通过口头讲解的形式,比如讲一个体育运动的演变历史或者相关的历史小故事,以此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除了口头讲述,还可以在室内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体育活动的讲解,更加直观形象地将体育运动与传统文化知识相结合。比如在进行足球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讲述体育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或者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知识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在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提供一些切实可行、贴合教材的情境,在合适的切入点进行高效渗透。可以结合当代的音乐或者舞蹈,在体育活动中融入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古风元素,配合音乐进行健美操或者适合的体育运动。

2.联系实际情况渗透传统文化

很多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相结合时,缺少合适的方式,在进行传统文化讲解时比较生硬,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际,根据现代体育运动的特点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巧妙地结合,让学生生动地、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受当前时代的影响,学生很少能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应该尽力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将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比如踢毽子、跳绳等纳入学生日常学习的任务中,适量减少学生被网络游戏占用的时间,通过一些有趣的、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教师可以举办一些团体小游戏比赛,比如花样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使传统文化更自然地融入体育教学中。

3.将传统文化渗透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应该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教师可以以一些鼓舞人心、朗朗上口的四字成语作为学生的口号,例如全力以赴、自强不息,并鼓励学生选择一句诗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培养学生坚韧的精神力量。在进行跑步运动时,以鼓点代替哨声,在体育项目中加入武术的练习,通过互联网进行体育运动的历史和体育知识的宣传,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力量,丰富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类型,充分利用周边的教学资源,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与体育教学地融合。

小学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与其他学科的应用不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比如进行一些体育运动等,这对于教师来说增加了一定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使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渗透到小学体育课堂中去。通过多样的、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并且使传统文化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承。及时改善小学教育课堂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创造新颖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对具体的教学方案进行贯彻落实,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文化知识素养,提高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贺玉娟《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内江科技》2008年第10期。

[2] 华宝元、华敏洁、王海波《体育教学中釆茶舞与茶文化的引入与发展模式探讨》,《福建茶葉》2018年第5期。

[3] 郭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例》,《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六次“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2019年。

[4] 姜世忠《论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回归小学体育课堂》,《拳击与格斗》2019年第2X期。

(刘少华,1993年生,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大学本科,初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小学体育渗透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