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1-11-26李平平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音乐素养培养策略

李平平

摘 要: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用音乐来熏陶和感染学生,进而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音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来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音乐素养 小学生 培养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11.020

小学音乐教学中会涉及很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知识,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使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一、中华传统文化和小学音乐的关系

小学音乐教育本身和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礼仪之邦,也是礼乐的故乡。在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到了音乐教育,当时的礼乐教育是儒家学生学习的一门课程。孔子曾经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并将其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不同的音乐类型,其风格和体现的内容也不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让小学生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考音乐的内涵和意义。很多音乐都具有一定的故事背景,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音乐的精神和力量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这是音乐教育教学的价值体现,音乐教学可以在无形中感染和熏陶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价值。

二、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1.通过古诗词音乐教学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我国的古诗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而且很多诗人都会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古诗词句子非常优美,并且很多古诗词已经改编成了歌曲,并流传至今。在学习这些歌曲的时候,可以直观地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我国古代有一部诗歌集名字叫《诗经》,就是中国古代诗歌和音乐的一种结合,这种音乐形式在当时的宴会或劳动中被广泛使用,是当时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而且他们还喜欢唱歌跳舞类的教学内容,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来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歌曲。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中国功夫》这首歌曲,让学生通过歌曲来了解中国功夫,而且这首歌的歌词中还体现了中国功夫的精神内涵,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武术,还可以了解中国武术体现的一种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课本中有很多民俗类的音乐,会涉及不同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还有各个民族的一些服饰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类型,在相关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让学生在欣赏中去体验我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格。

比如在学习《溜溜山歌》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用音响播放一遍这首歌曲,让学生去聆听欣赏,并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风格特征。在学生对歌曲有了大致了解以后,还可以为学生讲述其他民歌的一些特征,让学生对我国的民歌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本身民歌就是我国传统文化音乐的一种类型,在欣赏民歌的时候,学生可以从民歌中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格和特点,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产生深刻的认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演唱,在演唱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风格上的差异,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鉴赏民歌,在音乐鉴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同内涵,并将歌曲中体现的传统文化传达给学生,进而使得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自然也会提高。

3.在音乐活动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也应该增加不同的音乐教学活动,并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来确定活动的内容以及形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注重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提高音乐素养。

比如在学习《牧童之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为学生进行示范演唱,再使用钢琴来教学生学习歌曲。当学生熟悉这首歌的节奏并学会演唱之后,教师还可以升级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歌曲的表演,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因为这首歌属于新疆的一种民歌,歌曲的旋律非常甜美,可以明显体现出新疆民族的一种风格,进而可以加上舞蹈表演。在举办表演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讨论选出歌曲的演唱者,以及伴舞人员。在制定好教学活动以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每一个学生都想参与到表演中。教师先让报名的学生一一进行表演,并选出最优秀的学生,还要对这位学生做出更详细的指导,在指导和排练完成之后,就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进行表演。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喜欢学习音乐,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新疆文化,并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中国乐器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多展示一些新鲜的乐器,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轻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并说出音乐中用到的乐器。之后将这些乐器带到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接触到相应的乐器并尝试吹拉弹唱,从而增强对我国传统乐器的认识,积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喜爱。中国传统乐器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讲解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民族乐器的具体知识,并为学生进行演奏,教师还应该将民族乐器中体现出的一些含义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民族乐器中的魅力。同时对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利用音乐中的传统节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来渗透传统文化并开展一些音乐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还能够增强课堂的学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好地提高音乐学习效率,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和传承。比如《新年好》这首歌曲,体现的是中国春节,歌曲的旋律特别喜庆,非常符合春节的节日气氛。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春节时候的一些习俗,比如贴对联,剪窗花,放鞭炮等等,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有更全面的了解。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剪窗花,利用此类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和教师都不注重音乐学科,因此音乐教育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应该深入挖掘音乐的深刻含义和其中体现的精神内涵,进而在课堂上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6.通过合唱活动感受古典音乐魅力

在小學教学当中,为了有效渗透古典音乐文化的教学,教师可以将几首古典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合唱,让学生感充分的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比如我们常见的《金蛇狂舞》,《长歌行》等曲目可以有效体现出古典音乐的美感。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这些古典的音乐,让学生对我国的对音乐当中的古典音乐类型有更为深刻的认知。结合这些古典的音乐曲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唱,教师应该加强合唱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应该带领学生一同去欣赏这些古典音乐,学生在欣赏的过程当中能够感受音乐当中传达出的情感和韵律,之后让学生进行演唱,在练习演唱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和唱腔,并且在课下学生也要反复聆听这些歌曲,才能在合唱的过程当中表现得更为出色。在演唱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让班级当中具有艺术细胞的学生为歌曲编制相应的舞蹈,在合唱中当中还可以加入传统的舞蹈元素,使得整体的合唱表演更为立体,更能突出古典美和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在练习完合唱之后,教师还应该带领班级学生去参加一些歌唱比赛,在参加比赛的过程当中,学生对歌曲有深入的了解,古典的文化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而言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更为全面的音乐知识,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乔鹏燕《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年第3期。

[2] 邓枫滢《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路径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中小学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3] 周玉琴《浅谈鼓乐文化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作文成功之路》2018年第9期。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音乐素养培养策略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