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衙里有好人吗

2021-11-26岸晓风

风流一代·青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差役县衙理论

岸晓风

《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

作者:[美]白德瑞(Bradly W. Reed)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当下的社会科学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所以现在很多人文社科的研究做的就是验证、补充西方理论的事情。但就中国而言,其疆域之大、历史之悠久、社风民俗之丰富,使得一些客观事实均不是某一种理论能够概括的,比如,学术界曾有共识,中国乡村的历史与现实就是最明显的与主流西方理论不相符的实际。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从实践出发”的研究,通過大量的实践研究方法来进行理论建构,形成更加务实可信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博士白德瑞的《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则是进行这种研究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深入研究清代四川省巴县衙门档案史料,“重现”地方县衙吏役的日常工作情形,颠覆人们对吏役的刻板印象,从“爪牙”这一视角透视中华帝国晚期的历史。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一部著作并不是由中国人来完成,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学术无国界的道理。

所谓“爪牙”,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坏人的党羽、帮凶”的意思,而是一种带有辅佐性质的人士。对于清朝的县衙来说,“爪牙”就是书吏和差役,是基层社会运行和帝国统治不可或缺之人。为什么今天“爪牙”这个词基本上都是“贬义”呢?显然,这与大部分人缺乏“实践性”的看问题方式有关。比如,很多人对于中国古代县衙的印象是刻板而单调的,而且这种粗浅的印象还主要来自于影视剧。在一些编剧的笔下,县衙的衙役们多是腐败的、丑陋的、谄媚的、趋炎附势的……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显然不是。白德瑞博士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发现几乎所有研究清代地方政府的学术著作都会提及书吏和差役,但是此类著作中引用的大多数史料,都没有超出将衙门吏役视作贪腐成性、自身私利之辈的讽刺性描述。这是为何呢?作者在书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即:理学观念对个人素养的标榜,仿佛在衙门的人有“七情六欲”就是犯错误;清廷颁布的法律规范对地方衙门吏役的严苛约束;固有观念作祟,老百姓对于腐败的痛恨很容易形成一种“以偏概全”的印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界研究对“地方行政运作当中那些相较而言不那么正式的方面”关注的缺失。

对此,作者研读了关于巴县县衙大量的原始档案。他发现,这些“爪牙”是“一日不可无,一事不能少”,类似于现在的基层公务人员,实际上承担了县衙当中大量的行政工作,支撑起了这个庞大帝国的正常运转。作者通过对书吏、差役等群体,县衙内亲族关系、朋党、派系等关系的研究,对日常运作、司法体系等等的“考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晚清基层政权的生活图景和画卷。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社会学知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那就是用事实说话、用证据判断。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由得想起一位同事的经历。他家所在的小区距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仅有咫尺之遥,但是因为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原因,他竟然十年未踏足一步。前不久他带一友人游玩,还郑重其事地发了一则朋友圈消息,感叹“身不由己”。我想,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们之所以对“爪牙”的第一印象是“坏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于古时的县衙缺少研究兴趣,而宁愿简单相信一种固有的印象。幸好,在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方面,还有很多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系统而“较真”的研究,从而不断地减少我们的偏见。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

猜你喜欢

差役县衙理论
奇怪森林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审问假曹操
盛满理论
差役多嘴泄天机
差役多嘴泄天机
捕快复仇
渔船上的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