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文化对江南舞蹈作品的影响

2021-11-26党爱玲广西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

艺术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江南地区江南舞蹈

□党爱玲 广西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

江南文化对江南舞蹈产生了深远影响,江南舞蹈所呈现的轻柔娇俏、唯美浪漫的艺术特征与江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对此,本文从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两个层面出发,围绕江南文化对江南舞蹈作品的影响展开探究,旨在为舞蹈艺术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地理文化对江南舞蹈作品的影响

自古以来,描写江南的诗词名句不胜枚举,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岑参的“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等等。江南一直是风光旖旎、钟灵毓秀、鱼米富饶的代表,是人们心驰神往的地方。江南既有杂草如烟,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又有薄雾浓云,疏雨圆荷,鸡声茅店月,更有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庭院深深,曲径通幽。

江南舞蹈是江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委婉含蓄、纯真质朴、轻柔灵巧、欢脱明快的艺术特征,将江南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我校原创舞蹈作品《芦花香香鼓儿响》描绘了江南地区草长莺飞时节,孩童“忙趁东风放纸鸢”“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美好景象。江南舞蹈虽然与水文化存在紧密联系,但不像长江的波涛汹涌,湍流不息,不似黄河的惊涛拍岸,波澜壮阔,而是温柔委婉,轻巧灵动,不张扬、不傲慢。

我校原创舞蹈作品《茉莉情怀》以耳熟能详的《茉莉花》为背景音乐,使观赏者对茉莉的怜爱之情油然而生。舞蹈表现了江南女子置身在茉莉花丛中,或俯身轻嗅茉莉花香,或轻摘茉莉花瓣插于两鬓,或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举手投足间将江南女子身段轻盈、柔弱无骨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舞蹈作品是展现江南地区独特地理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历史文化对江南舞蹈作品的影响

“吴文化”起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明朝时期,又于清朝时期因封建礼教的影响而转型。可以说,“吴文化”是江南地区民族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吴舞”正是“吴文化”的典型代表。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江南舞蹈在时代变迁与朝代更迭中历久弥新。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为向吴国复仇,将西施献给昏庸无道的吴王夫差。据史料记载,西施擅长跳“响屐舞”,令吴王夫差神魂颠倒,从此不早朝。所谓“响屐舞”,即舞者脚踏木屐,裙系响铃,随音乐起舞。两汉时期盛行长袖舞,舞者身段纤细,体态婀娜,袖带多彩飘逸,通过袖带的交错纵横变化,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东晋以后,由于北方多战乱,大量的北方贵族随皇室南迁,士族文人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意趣,对江南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江南舞蹈不仅有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更有诗词歌赋的意境之美。例如,白朴的“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白居易的“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李太玄的“舞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等等。

我校原创舞蹈作品《风荷语笠》如一幅江南水墨画缓缓舒展,带着人们泛舟烟波里,偶入莲花处,嬉戏鱼水间。江南文化有一种超越实用性的诗性审美气质,使得江南文化在缤纷多彩的民族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长久不衰。从本质上来说,江南文化是一种以艺术气韵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特立独行的文化意识形态。我校原创舞蹈剧目《雨初语茉》通过营造细雨如丝、烟波浩渺、陌上花开、暗香浮动的唯美意境,表达了少女憧憬美好事物之情。雨巷内青瓦斑驳,幽僻寂静,洁白无瑕的长裙,乌黑油亮的长发,色彩斑斓的油纸伞,飘浮着浓烈又淡雅的茉莉花香,犹如一幅举世无双的画作,令人心向往之。

综上所述,乌篷蓑笠,细雨如丝,沉吟私语,弱柳扶风,花开并蒂,巷子如衔尾相随,薄雾迷离,音乐轻柔,舞步轻盈。江南舞蹈作品在传承“吴舞”的审美意趣的基础上延续了诗性特征,既映衬了江南地区独一无二的地理文化,又充分展现了江南地区深厚的历史文明和人文精神。为此,全面探究江南文化对江南舞蹈作品的深远影响不仅是舞蹈艺术家研究的重点,更是社会公众认知和了解江南文化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江南地区江南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女性服饰时尚消费状况
论明代江南民间书坊的勃兴及其社会意蕴
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半榫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绣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