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艺术指导二度演奏分析
——以《我的爱人你可听见》为例

2021-11-26张钰鹤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触键政委演唱者

□李 涛 张钰鹤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声乐作品部分的钢琴艺术指导在国外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时期,其从20 世纪开始就出现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钢琴艺术指导学科在我国是从20 世纪90 年代才开始在高校开设相关课程,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以致大多数人不了解艺术指导的重要性。在音乐艺术表演实践中,钢琴艺术指导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声乐作品的诠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合大量文献可知,对歌剧《长征》选段《我的爱人你可听见》的研究大多是声乐方面的,关于钢琴艺术指导二度演奏分析的论文几乎没有,因此在该方面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通过怎样的触键方法改变音色,作为艺术指导如何调动演唱者的情绪,如何推动演唱者与艺术指导合二为一,达到相生相伴、和谐共生的状态都是值得研究的。

一、背景研究及意义

歌剧《长征》选段《我的爱人你可听见》是歌唱家阎维文的唱段之一,该选段在剧中出现在第五幕第二场,红军进入草地稍做休整,此时的彭政委身负重伤、高烧不退,为避免耽误行军进程,他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让战友们将肩上的子弹剜出。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平伢子吟唱的一首山歌勾起了彭政委对远方爱人的思念。通过作品背景,我们能够理解音乐中包含了彭政委对爱人深切的思念,对革命坚定的意志,以及对中国未来革命道路乐观积极的态度。当然,彭政委与爱人因战争被迫分离只是歌剧中的典型代表,实际上还有千千万万对夫妻因为战争不能团聚甚至永别,所以在二度诠释该作品时,钢琴艺术指导需要对彭政委百感交集的心境进行深入探析。

该作品从2016 年首演至今,在短短几年已流传极为广泛,已列为男高音必唱曲目之一。全曲从爱情的角度出发,深度展现了红军战士铁骨柔情的一面。作曲家印青说过:“中国人民对歌剧的认识不同于西方,尤其针对红色题材,一定要有经典唱段的存在。因为它不仅代表了那一代人的精神、理想、审美和意志,更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文情怀,所以中国的国情不能违背。”正如习主席强调的,音乐的创作一定要具有人民性,在这里当是最完美的印证。

二、触键方式对音色的影响

钢琴的魅力在于其拥有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音色力度变化,简单的机械构造原理却可以弹奏出无穷无尽的音色。它可以气势宏伟,可以委婉如歌,也可以虚声朦胧……尤其在中国音乐作品中,音色是塑造意境与灵魂的核心要素。钢琴演奏对音色的掌控关键在于手指的触键方式,不同的触键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1]。

针对歌唱性的作品,手指触键的位置不是指尖,而是将手指放平,用指肚来弹奏,增加手指与琴键的接触面积,以此来减少声音的尖锐感,使声音更为柔和、抒情。以连奏的方式弹奏单音,手指采用重量转移的方式控制下键力度,声音像一颗颗珍珠用线串联在一起,音乐极具歌唱性。整体为慢触键、深触键,这样手指下键的重力才能得到缓冲,避免出现声音“砸”下去的情况,且触键过程中非常小心谨慎,每一个音都是经过大脑处理加工后表现出来的,因此音乐极为细腻。弹力度较弱的和弦推荐采用水平触键的方式,以手指第一关节为主体向前或向后推送使琴键逐渐落到底部,这样的音色集中且凝聚着穿透力,也不乏圆润、柔美的效果。注意这里手臂的力量一定是持续的,并非一个点的爆发力。

副歌的音乐色彩与主歌形成了鲜明对比,主要以右手八度、左手十六分音符连续进行为主,音色更加坚定,气氛热烈,气势宏伟。和弦的触键方式需要演奏者指尖用力向掌心“抓”的方法来弹,这只是一瞬间的爆发力,声音出来后要立即放松,胳膊甩开,像把和弦“扔”下去;然后,力从地起,左脚踮脚稍微靠后,有种助跑借力的感觉,力量由脚向上传送,依次通过臀部、腰部、肩部、胳膊,最后通过手腕到达手指。在弹奏过程中,演奏者要时刻注意手臂放松的问题,适当调整手腕的高度,动作可以轻微变化,从而消除胳膊的紧张与疲劳。钢琴家赵晓生在《钢琴演奏之道》中也谈论过手指的触键问题,即“前紧后松、前挺后空”是获得良好钢琴基础性音响最重要的奥秘[2],他运用极为精简的话语总结出钢琴演奏中指尖触键的重要方法。这样的触键方式使音色在听觉上饱满且具有力量,浑厚更觉深沉,音乐材料的运用将气氛烘托到一个极点,将彭政委对爱人的思念、对革命胜利的期盼这些潜藏已久的情绪通过音乐释放出来,完美地展现给听众,使听众产生共鸣。

三、作品的歌唱性分析

声乐作品对歌唱性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作曲家对作品意图的表达、情感的表现都与歌唱性密切相关。以下从钢琴艺术指导及声乐歌唱的角度对作品的歌唱性加以研究。

首先,谈到歌唱性便有一个必然要提及的问题——呼吸。呼吸是音乐的灵魂,良好的呼吸会使音乐具有流动性,充满意蕴和生命力。钢琴艺术指导与演唱者之间的呼吸要保持一致,不仅要从演奏方面进行细节处理,还需要演奏者随着音乐进行呼吸,与演唱者融为一体。其次,情感的表现也是歌唱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速度、力度、调性、和声密切相关,还与歌唱的语气有关,演奏时应像说话一样抑扬顿挫,同时要注意音乐术语的标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使我们更好地处理音乐情感。最后,合理使用踏板技巧可以把歌唱性表现得更加完美。踏板的使用一直被大家所忽略,但踏板有着钢琴灵魂之称,其地位可想而知。演奏者要根据和声的变化切换踏板,用耳朵听辨踏板切换是否干净。踏板的正确使用会丰富钢琴音乐的色彩,使演奏更加动人心弦。

上文从三个方面说明了音乐的歌唱性,下面从作品音乐的走向进行歌唱性分析。在演唱开始前,钢琴艺术指导要给予演唱者气口,示意声乐部分开始要深情歌唱,声音要有放有收,像在娓娓诉说在心里潜藏已久的话语。演唱间隙中,钢琴音乐的补充与演唱者构成了对话的形式,彼此间互相交融,并且运用重复的手法加以强调,突出了彭政委对爱人的思念。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艺术指导与演唱者之间的对答要连接适宜、得当,这样才会更加流畅和自然。第十一小节后两拍的和弦音色铺垫得更加坚定,歌唱者的声音随之铿锵有力,衬托出彭政委坚定的革命信念。主歌结束后的音乐间隙出现双手反向八度进行的连接材料,将音乐推向第一个高潮。左手十六分音符的连续进行使音乐在情绪上更为激动和热烈,与演唱者宽广的声音线条形成鲜明对比。因为该作品属于民族咏叹调,所以紧拉慢唱的音乐形式在这部分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政委对爱人的思念、对革命胜利的期盼这些潜藏已久的情感完美地展现给听众,从而感染听众。在副歌结束后,钢琴音乐代替演唱者对音乐意境进行延续和升华,对彭政委所表达的情感予以补充。

四、钢琴艺术指导与演唱者之间的配合

钢琴艺术指导与演唱者之间的关系犹如合作伙伴,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并不是说一首声乐作品就要以演唱者为中心,而钢琴艺术指导只是附属品。在合作过程中,两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清主次,这里的主次之分是随时转变的。在以演唱者为主的声部中,艺术指导处于次级位置,起烘托音乐氛围的作用;但这不是完全绝对的,在演唱间隙中,钢琴要稍微突出,两者你弱我强、此消彼长,角色的转换要灵活自如,从而优化听觉效果。在前奏、间奏、尾声部分,钢琴艺术指导处于主要声部,这既是钢琴独奏部分,也是炫技、华彩出现最多的地方,起到引导、补充、转折、升华的作用。前奏音乐要求钢琴艺术指导不仅要节奏准确,还要以饱满的情感投入演奏。气氛的烘托和情绪的渲染对演唱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以最快的速度调动演唱者的表演状态,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反之,艺术指导的失误则会严重影响演唱者的表演心态,导致整场演出的失败。也可以说,前奏部分对整场演出的成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间奏音乐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音乐形象在这部分迅速转变,这就给予演唱者重要提示,同时给予演唱者短暂的休息,对演奏者身体状态及情绪的调整有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结 语

《长征》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八十周年而创作的一部大型史诗歌剧。全剧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以瑞金为起点,讲述了长征过程中多个重大历史事件,深刻表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历程……最终,中央红军、红二、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难以想象的史诗壮举。这部歌剧定位在英雄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加之中国元素以综合体现,在编创过程中追求符合当代中国人民的审美形式,并不断思考加以完善。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说过:“我们当以长征的精神排练《长征》。”所以,后人也当以长征的精神演绎《长征》作品,无论演唱者还是艺术指导,都应融入角色,化身为长征路上的一名战士,以表演的形式再现彭政委的英雄形象。

猜你喜欢

触键政委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政委”马布里:当英雄也会累,但我尽力了
“政委”马布里:当英雄也会累,但我尽力了
让情感在指尖流淌
俄海军拟恢复“政委”,主抓心理疏导
钢琴演奏中触键与音色的关系研究
浅谈钢琴演奏中歌唱性触键
浅谈钢琴演奏中的几种触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