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理、视唱、练耳“小三门”的技巧分析

2021-11-26白庆花内蒙古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音程乐理音阶

□白庆花 内蒙古艺术学院

音乐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学习三门基础课程,即乐理、视唱、练耳,这三门课程被人们统称为“小三门”。对于“小三门”课程,中小学课程涉及较少,因此,“小三门”成为艺考生的薄弱环节。艺考主要采取百分比评价方式,多数学生将精力放在分值占比较大的专业上,因此,学生专业分相差不大,而被学生忽视的“小三门”往往成为其拉开分数的关键[1]。对此,不管是从考试角度还是学生专业发展角度思考,教师均应关注“小三门”技巧。

一、“小三门”概述

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视唱、乐理、练耳是基础性课程,也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这三门课程被人们统称为“小三门”。中小学涉及的“小三门”课程较少,导致多数学生基础较差,对音乐专业没有深层次的理解,这为后续的音乐专业教学带来挑战[2]。“小三门”基础课程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音乐专业教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小三门”授课技巧分析

(一)乐理

乐理是“小三门”中的基础性理论课程,具有两个特点。首先,该课程为理论性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为解决该问题,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对内容进行缩减,注重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其次,与视唱、练耳课程不同,乐理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掌握。在乐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用心记忆才能够掌握知识点,如音与音高、节奏与节拍、装饰音等[3]。在音与音高的学习过程中,除基本的音符及休止符外,学生还要掌握音的分组及全音半音类别,这也是大部分乐理试题中的常见内容。节拍及节奏内容中音值组合是关键点,常见于各类练习及考题中,该项内容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部分。音程及和弦则是常见的考查内容,学生应重点记忆,或者通过练习掌握相关的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基本音级升高或者降低,将七个基本音转变为二十一个音,将此作为基础,分析音程变化。二十一个音为根,三、五、七音构建起三和弦及七和弦。学生可以将各个音作为低音,构建原位和转位三和弦及七和弦,通过这种练习方式准确掌握和弦的各种形式,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调与调式、调性内容是乐理中的关键性内容,在各级考试中均占据较大的比例,学生要牢记各个调式的音阶结构及名称[4]。此外,学生也应关注大小调体系中各类大小调调号及类型,如民族调式中包括五个音阶,具有鲜明的音阶特色;中古调式各个调式音阶均具有对应的性质。掌握调式音阶能为调式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调式分析过程中,学生应对旋律风格进行分析,在唱及音阶分析过程中,确定旋律的风格。民族五声调式音阶中音的个数不足,音阶没有小二度关系。七声音阶及大小调存在差异,学生通过偏音在旋律中产生的次数及位置判断音阶,或者根据和声及旋律变化对七声音阶进行区分。学生应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掌握各个调式的特点,包括不同调式及特殊音程的关系。同时,学生也要多聆听不同的调式,在聆听过程中培养乐感,这也是掌握该内容的关键。

(二)视唱

视唱指的是根据乐谱进行歌唱,学生在短时间内要分清乐谱内容,并给出对应的音高及节奏。在音高、节奏、节拍等问题处理过程中,学生应先解决识谱问题,快速及准确地通读乐谱,从而把握音准及节奏,完成后续练习。识谱方法较为简单,学生可以从五线谱开始学习,从“读”开始,熟悉掌握五线谱[4]。结合专业唱法演唱乐谱,学生可以根据乐器及作曲、音乐学等专业采取固定的唱名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关注音阶及音程的关系,在初始练习过程中伴随钢琴音阶进行训练时,音程度数会由小变大,音程性质由和谐变为不和谐。多数学生能够理解音程关系,掌握性质简单的音程,但难以掌握六度及七度音程、增加及减少音程、音程的不和谐变化。对此,教师可以采用首调唱名法,让学生按照音程性质视唱,并大声唱出歌曲,使学生听到自己的音高,进而分析自己唱出的音高是否准确。

旋律除高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点便是节拍及节奏,在读谱过程中,学生应注意旋律节拍。在旋律视唱练习过程中,学生应用手轻轻打节拍,据此准确唱出节奏型。针对特殊的节奏,学生应多加练习。比如,在前切分节奏及三连音节奏中,完成的视唱谱是一段小乐曲,其中包括音准及节奏,也包括不可或缺的表现部分。部分学生在学习及考试过程中容易忽视乐谱强度变化。对此,学生应从乐理角度出发,掌握常见的力度符号[5]。在视唱练习过程中,除对准节奏及节拍外,学生还要通过力度表现出表情记号,节拍要有强弱规律,若一条旋律自开始到结尾强弱一致,旋律就会没有表现力。在视唱训练过程中,学生要视唱得完整。该情况在考试中常见,如学生很少参加模拟考试,在进入考场时,容易出现紧张情绪,在视唱过程中可能发生中断或重复的情况。识谱及节奏型、速度会对学生视唱的完整性产生影响,如部分学生识谱速度慢,起唱速度快,遭遇复杂的音准时节奏型往往会降低速度,对很少训练的节拍感到陌生,这也是发生中断或重复的原因之一,教师应予以重视。

(三)练耳

练耳是一种听力训练方式,相比于其他两门课程较为抽象。听与唱是互补的过程,唱的过程中也会听。练耳是对音准的把握,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练耳过程中,教师可将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旋律音程。该训练方式也叫作单音听写,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音阶听写,另一种是具有变化的单音听写,基本音阶听写相对简单,学生在课下即可自行完成,根据音程度数自小到大进行向上及向下构唱。具有变化的单音,一般比构唱音程难度大,在构唱过程中,学生需要把握音的位置。相邻音对比构唱过程中,学生会连续听到十二个左右的单音,因此,音与音衔接非常重要。

(2)和声音程。该音程需同时奏响两个音,多数学生听到和声音程时,以为只听到一个音。人的耳朵相对敏感,会听到高音及低音的变化,但在同一低音中往往无法分辨声音,因此,学生还需要加强高低音练习,辨识根音、冠音。高音相对明亮,人们最容易听到,而低音较低沉,容易被高音覆盖,一般情况下,高音消失、低音还在。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应学会辨别音程性质,从而顺利辨别音程。

(3)和弦。和弦是音高听辨题中较为困难的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应区分三和弦与七和弦,学生对常用的三和弦与七和弦原转位比较熟悉,能够把握和弦实际应用。学习构唱每种和弦,也是听辨和弦的关键,因为和弦的协和性能帮助学生听辨和弦。

(4)节奏。节奏练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经常使用的节奏类型,对比易混淆的节奏。此外,预示拍把握也较为重要,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未养成预示拍习惯,节奏开始时只关注弹唱,忽视单位预示拍,导致节奏突然放大或者缩小。对此,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控节奏。

结 语

视唱、乐理、练耳“小三门”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因素。“小三门”课程含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应把握各项内容,掌握牢固的音乐基础,在未来的考试及专业训练过程中,结合基础知识发展专业素质,促进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音程乐理音阶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程训练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乐理教材编写出版研究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论钢琴调律的“调律法”等几个基本问题(上)
艺术考生如何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
音乐游戏玩起来
论大、小调体系中特性音程的调式特征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