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混合式教学课堂的变革

2021-11-26刘婉莹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艺术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舞蹈创设动作

□刘婉莹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路径。舞蹈作为三大艺术之一,在中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艺术教育功能,但当前的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活动开放性不强、信息化发展缓慢等问题。对此,教师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与舞蹈教学的融合技巧,从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混合式舞蹈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提升舞蹈课程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形式,辅助教学过程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演示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但随着中职学校的不断扩招,班级人数持续增长,教师的示范表演无法保证全体学生都能直观、有效地进行观看和学习,而重复演示则会耽误正常课时与教学活动的流程安排。对此,教师可利用信息化视听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源改变传统的舞蹈课程教学形式。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体育场馆中的大屏幕,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该视频资源既可以是教师自身的示范表演,也可以是通过网络下载的优质资源。视频内容可以分为整体表演、分解动作演示、动作衔接演示等板块,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内容完成每个环节和步骤的学习。而在该过程中,教师拥有了更自主的教学时间,能够以更直观的视角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表达,发现其动作表现的不足之处,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意见,由此实现更有效的细节指导与问题讲解,形成更加开放性、自主化的舞蹈课程形态。其次,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结束后,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完成舞蹈中的高难度动作或技术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形体表现情绪,进一步升华所学舞蹈。最后,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将舞蹈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反复观看和认真学习,利用视频的慢放、重播等功能进行自主训练,从而提升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升舞蹈兴趣

在中职舞蹈课程学习中,学生在学习初期往往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日复一日的持续训练与动作练习下,多数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与倦怠感。这是学生自然生成的负面情绪,对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功能,创设合适的舞蹈情境,活跃舞蹈教学氛围,使学生保持高涨的舞蹈兴趣。

多媒体技术具有视听综合呈现的功能与效果,因此可以创设更加立体化的教学情境。在音乐、动画或者视频背景的感染下,学生更容易进入对应的特定情境中,从而更加投入地进入舞蹈状态,更好地进行情绪表达。首先,教师要根据舞蹈的类型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对舞蹈学习而言,利用肢体表达人物情绪是舞蹈艺术的核心目标。而每一种舞蹈都有其适合的环境与场合,在相应的情境中表演,学生的参与感与投入度会更高。比如,在学习蒙古舞时,“大草原、羊群、围着篝火舞蹈的人群”是学生心目中最合适的蒙古舞表演的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对应的环境,并搭配蒙古族独有的长调与呼麦音乐,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验,从而增强情境感受,弱化练习的枯燥感,提升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赋予每个学生不同的人物角色,让他们产生更强的代入感,进而弱化重复练习的疲惫感。例如,在现代舞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舞台剧的方式来创设情境,一方面借助多媒体设备营造舞台剧的背景环境,另一方面利用舞台剧剧本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角色状态,从而在舞蹈学习时融入角色的性格进行表演,保持积极的舞蹈状态。

三、应用微课资源,开展内部指导

在舞蹈教学中,随着班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缺乏细节指导,学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资源开展新型教学,构建教师与学生联合指导的教学体系。

首先,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如基本的技术动作、舞蹈类型、创作背景、中心思想等,做好课上学习的准备工作。其次,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教学环节,第一个是整体学习环节,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舞蹈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初步学习;在部分学生掌握基本舞蹈动作后,进入第二环节,由部分优先掌握动作技巧的学生作为“小师傅”,在学生小组内进行内部指导,让学生之间建立互助关系,从而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节与高难度动作指导,提升学生的舞蹈水平。

综上所述,在当前中职舞蹈教学中,信息化设备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教育功能,教师应充分利用其视听效果、资源形式等优势,为学生构建更加开放、高质量的课堂,以此实现舞蹈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猜你喜欢

舞蹈创设动作
下一个动作
创设未来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