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流行音乐专业节奏训练的实施

2021-11-26于丹丹吉林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训练方法节奏

□于丹丹 吉林艺术学院

流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节奏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需要基于视唱练耳的基本规律及基本方式,结合流行音乐特色展开。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正确认识流行音乐专业节奏训练的意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策划节奏训练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复杂的节奏,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一、流行音乐的节奏特征及节奏训练的意义

(一)流行音乐节奏特征

目前,对流行音乐的概述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这里所概述的流行音乐泛指与当前公众音乐审美观点相一致、与社会及时代发展相契合的音乐品类。进入20 世纪后,流行音乐逐渐盛行,经历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大众生活娱乐的一种形式,并且成为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流行音乐蕴含“娱乐”属性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及音乐素养。因此,培养优秀的流行音乐人才,更好地发展流行音乐是非常有意义的[1]。

相较于古典音乐、传统民间音乐,流行音乐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律动感强等。流行音乐节奏特征主要有以下两点。(1)连续切分节奏。也就是流行音乐演绎中频繁出现连续切分节奏,表现为连续延音线的运用、连续休止符的运用或连续重音记号标记等,这就使流行音乐演奏过程呈现出很强的律动感。(2)连续三连音节奏。流行音乐中还常用连续三连音节奏,即八分三连音、四分三连音或十六分三连音,能够将音乐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二)流行音乐节奏训练的意义

1.创新教学模式

在流行音乐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当下,社会及企业对流行音乐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此种情况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开设流行音乐专业,合理地策划和实施专业课程教学,逐渐培养更多优秀的流行音乐人才。但深入分析高校流行专业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可以发现,诸多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围绕着西方传统古典音乐展开,所创设的音乐教育体系更倾向于西方传统古典音乐教育。在此背景下开设流行音乐专业,会使流行音乐教育教学难以摆脱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束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立足社会流行音乐人才需求角度,高度重视并实施流行音乐专业节奏训练研究,势必能够打破传统音乐教学的束缚和影响,创建适应流行音乐专业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这势必会促进流行音乐相关教育教学的发展。

2.培养流行音乐专业人才

高校流行音乐专业设置的最终的目是完成人才培养计划,将学生逐渐培养成流行音乐专业人才。为此,在流行音乐专业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并有效实施节奏训练,通过一系列的符合流行音乐特色的节奏训练的展开,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不同演奏风格,提高学习兴趣;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连续切分节奏、连续三连音节奏等的训练,并鼓励学生尝试演绎不同音乐风格的流行音乐,体会节奏变化效果,在此基础上尝试创作流行音乐,如此势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流行音乐的不同节奏,这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流行音乐专业节奏训练的实践做法

(一)节奏训练的原则

在具体展开流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节奏训练时,教师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性原则

高校流行音乐专业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为社会流行音乐相关岗位输送人才,为促进流行音乐的更好发展创造条件。这就意味着流行音乐专业教学不能脱离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即要选择典型的、优秀的、有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作品,组织学生赏析音乐作品,如创作背景、创作意图、表达的音乐情绪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流行音乐作品的演唱与演奏,感受和体会其中蕴含的节奏,之后教授学生节奏技巧,展开节奏训练,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2.系统性原则

为了获得良好的节奏训练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策划训练活动,在训练开始时采用适合的手段或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循序渐进地、由浅入深地训练学生,让学生在了解不同节奏类型及节奏技巧的基础上展开节奏训练。

3.创新性原则

无论教学还是训练,教师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主地参与其中,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组织学生进行流行音乐专业节奏训练之际,教师还应遵循创新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技术、微课、翻转课堂等,营造轻松、愉悦的训练氛围,积极且正面地感染和影响学生,让他们能够真正参与其中。

(二)节奏训练的实践

1.专业实践

流行音乐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流行音乐专业人才,教师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尊重音乐艺术实践规律,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策划与实施专业实践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及节奏技巧来展开不同节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演绎,进行不同要求的流行音乐的创作,使学生克服害怕复杂的节奏变化的心理,在反复训练中逐渐克服训练难点,提高自身流行音乐演奏水平。

2.循序渐进地训练

流行音乐节奏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较多,节奏复杂多变。要想通过节奏训练提高学生的流行音乐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流行音乐节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感受和体会节奏变化所产生的音乐效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节奏进行创作,使学生能够检验自身音乐节奏掌握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展开单一节奏训练,之后延伸到复杂节奏训练和变化节拍节奏训练,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提升音乐能力。

(三)节奏训练的方法

节奏训练实践需要使用恰当且适宜的训练方法,如此才能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率。为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流行音乐节奏训练过程中应重视训练方法的选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1)科学地展开节奏训练。社会及企业对流行音乐人才需求迫切,这就使某些商业机构看到商机,开设了流行音乐训练课程,但实际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相应的,培养的流行音乐人才也良莠不齐。高校应引以为戒,从专业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流行音乐专业课程,聘请优秀的音乐教师来组织学生展开流行音乐节奏训练,保证整个训练过程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2)因材施教。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能力、音乐理解、兴趣爱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所以在流行音乐节奏训练过程中实施“一刀切”的训练方法并不合适,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即考虑不同学生的音乐条件及学习状况,明确其学习需求,实施适合的训练方法,以便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真正参与到节奏训练中,逐步克服节奏训练的难点,真正提高自身音乐能力。

结 语

近些年,高校流行音乐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如节奏训练不规范、不合理,导致学生对复杂节奏训练产生畏惧心理,无法克服节奏训练难点,不能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对此,教师应明确流行音乐节奏训练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专业教学目标,优化和调整节奏训练实践活动,运用适合的训练方法,如因材施教、科学训练方法等,消除学生畏惧、畏难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节奏训练,逐渐增强自信心,努力克服节奏训练难点,最终真正掌握复杂的音乐节奏,并能够灵活地运用节奏来创作与众不同的流行音乐。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训练方法节奏
唱片、广播——西物东渐与中国都市流行音乐的诞生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方法多元化的研究
节奏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轻快漫舞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