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1-11-26田晓东齐齐哈尔大学

艺术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歌喉声乐技巧

□田晓东 齐齐哈尔大学

声乐演唱随着时代教育的发展融入了很多的新要素。演唱者应利用专业化的方法和技巧,加强自身的声乐艺术表现力,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由此,笔者对如何将任务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声乐演唱教学提出了以下见解。

一、声乐演唱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充分利用歌喉进行演唱训练

在进行声乐演唱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歌喉进行充分与科学利用。在整个声乐演唱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自身歌喉的打开状态,保持良好的歌喉展开状态。学生充分利用歌喉进行演唱训练,有助于掌握声乐学习技巧,为声乐合唱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提高声乐表现力。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歌喉打开技巧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学习,遵循声乐演唱训练的展开歌喉的具体原则,学生则能很好地掌握声乐演唱技巧[1]。具体而言,学习声乐的学生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将自己的喉咙打开,然后再进一步扩展到自己的喉头之上及咽腔、喉咙之上,在过程中用心体会声音向上传递的过程,感受声音的力量推进,运用科学、合理及准确的技巧打开自己的歌喉,发出准确的音色,进而不断掌握声乐演唱技巧,成为优秀的声乐演唱者[2]。

(二)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学生应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学生在演唱声乐作品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及有效的呼吸技巧。在学生对声乐作品进行团体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掌握呼吸的基本方法,首先要掌握呼吸的使用方式及利用气息的技巧手段。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对顺利完成声乐合唱意义重大,如果演唱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运用气息的方法,那么他们是不可能将声乐作品的情感通过自身的声音与感悟,完全地向听者表达出来的;而且,没有气息的作用,没有正确利用呼吸进行发声的练习,学生的声音是无法变得饱满的。由此来看,学习声乐的学生要格外关注与有效利用呼吸技巧[3]。

(三)歌唱中产生共鸣原则

在声乐演唱训练过程中,学生掌握共鸣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声音力度及音准,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与团队成员进行合作演唱,表达出声乐合唱的情感状态与感悟。演唱者要注重对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的掌握与运用,通过声带、口腔、鼻子、脑部形成一体化的体系,形成通透的声音。学生通过对自身的各种共鸣器官的运用,再加入自身对其他具体情况的处理,保持身体放松,有助于在进行声乐合唱练习的过程中,将自身的音准、音色、音调的掌握能力进一步提高,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发声标准,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与水平[4]。

二、任务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为任务教学法的应用奠定基础

在高校教育阶段,学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因而,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时期。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断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有学习兴趣的驱动教学与没有学习兴趣的驱动教学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而,教师在讲解声乐演唱内容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声乐兴趣,不断吸引更多的学生融入声乐课堂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教师要采用任务教学法,优化声乐课程教学,为声乐课程增添新时代要素,促进传统声乐课程的转型,不断激发学生的声乐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年龄特点、兴趣特点,在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引入声乐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设置一些学生喜爱的、具有特色性的,同时能帮助学生展示声乐特长的教学内容;可以在课堂开始后几分钟内鼓励学生展示自身的声乐本领,如唱一首歌曲或者用乐器弹一段曲子等,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声乐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使其更好地掌握声乐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探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取适合自身的声乐活动。这些任务化的教学内容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

(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式,拓展任务教学路径

在声乐演唱训练过程中,要想进一步提升演唱能力,学生要运用正确的发声方式及吐字方法。在声乐合唱过程中,正确的发音方法不是用嗓子,而是用气发声。这种运用气息发声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初步掌握声乐的练习技巧。这种发声方式与吐字方式训练的基本要领为:打开两肋,将自身的横膈降于较低的位置,使自己的小腹收紧。这种呼吸方式要求学生的每一次呼吸都吸进足量的气息,以满足后续的发声要求,而且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创新能力来掌握呼吸与发声技巧。教师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带领学生掌握更加有效的训练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任务教学法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音乐知识,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音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一种声乐演唱技巧来引入任务教学法,以点带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任务化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音乐审美的后天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在课程讲解之前,规划好这节课的流程,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既要向学生传授音乐理论知识,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使他们充分表现自己;学生也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多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互相分享经验,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感悟音乐的魅力,培养自身音乐素养[6]。

(三)运用任务教学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习声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声乐兴趣,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运用艺术教学的优势,缺乏任务性、灵活性,导致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有一些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声乐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接受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了解,仅仅局限于单纯、单向式的知识传授,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传统声乐课程亟待转型,教师需要为传统课堂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采取新的措施促使传统声乐课程教学不断得到优化和发展。为此,教师要引入任务教学法,在声乐课程教学中,以任务化教学为核心思想,发挥艺术教学的优势,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声乐课堂中,进而使声乐课程紧跟时代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高质量的声乐课堂还能够反过来影响声乐教师与学生,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声乐知识。

结 语

声乐演唱课程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下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得到了不断发展。促进高校艺术学生更好地学习声乐演唱方法与技巧,也引起了很多声乐领域专家的探索。教师要通过多种任务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课程,实现声乐演唱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进而为艺术领域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歌喉声乐技巧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没有歌喉的歌手
指正要有技巧
白龙江边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提问的技巧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