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明清鬻画现象

2021-11-26张玉婷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吴门仕女唐寅

□张玉婷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在古代,读书人大多不愿意谈论钱财,他们认为一旦涉及“经营”“治生”,便与“道”“义”相悖,是对文人品格的一种贬低,更不愿意直接谈论买卖自己的书画。然而,自明代中期以后,文人通过绘画获取收益的情况日渐增多,达到书画市场的鼎盛期,许多书画家更是把艺术与谋生紧密联系起来。

究其原因,明朝中后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宗法社会的生产方式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使得整个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人们羡慕商人奢华的物质生活,对经商的观念开始改变。整个社会呈现出崇商的趋势。

在思想方面,明代王艮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百姓日用即道。“百姓日用”包含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衣”与“饭”这些实实在在的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都体现了“道”的本质,是对自然人性、人欲的肯定。

明末清初,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强调面向现实人生,这与传统“重义轻利”的观点相悖,更加注重私利。在“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势益重”的社会形势之下,文人普遍视经商为谋生手段。黑格尔在总结欧洲中世纪人文运动的思想历程时指出,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贴近经济,而这主要表现为文人积极参与“治生”的经济活动。

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繁荣、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为文人改变生存环境带来了更多的方法。越来越多的文人凭借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以繁荣的商品经济为生计来源,文人鬻画、鬻诗风气大盛。

明清时期,鬻诗、鬻画现象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吴门(今苏州)一带尤为突出。苏州远离京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经济富庶,这是吴门画派能够蓬勃发展的外部条件。很多吴门画派的成员仕途不顺,因此,寄情于诗文书画。“吴门四家”之一的唐寅,画工卓绝,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唐寅虽然文才出众,但受家世所累,社会地位仍然很低。这样的出身使得唐寅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思想精神不断世俗化,其作品形成一种“化雅入俗”的艺术特征。这里的“俗”并非粗鄙俗气,而是根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生活中,接触底层人民生活,感受市民的气息。

唐寅本来是属意仕途的,但因科举案件被牵连而受到打击,遂放弃仕途,心灰意冷,毅然选择了鬻画谋生。他常写诗聊以自慰,如他所作的七言绝句《言志》,反映他淡泊名利,读书卖画的生活:“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日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感怀》中写道:“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虽然收入不稳定,但是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独立,这使得唐寅能够保持独立的思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寅的绘画创作。唐寅的绘画选材宽泛,山水、人物、花鸟皆长,最负盛名的是他的人物画和山水画。由于他广游名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奔放不羁、挥洒自如的个性在他的一些山水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唐寅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他的鬻画经历有着一定联系。

唐寅的人物画多是感慨世道艰辛之作,蕴含愤世嫉俗的感情。《王蜀宫妓图》描绘了五代后主王衍后宫的故事。画面上,四位宫女在整妆等待君王召幸。这幅画通过对后宫故事的描绘,揭露了皇室生活的骄奢淫逸。画面工致细谨,线条灵动遒劲,设色明丽,形象俊俏,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秋风纨扇图》描绘了一位手持纨扇眺望远方的女子。画中的仕女流露出愁苦无奈的情绪。画家将世事艰辛及画中人的哀伤情绪通过简练的笔墨及大面积的留白表现出来。画上题诗“秋风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家谁不逐炎凉”,讽刺了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抒发作者的失意之情。

唐寅的人物画选题多以仕女为主。唐寅作为命运多舛的文人,对那些可怜女人的悲惨遭遇感同身受,于是便借仕女这一题材来诉不平。同时,苏州地区艺术品市场繁荣,唐寅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绘画不断世俗化。体态柔美的仕女显然更满足商贾的审美需要。

另外,唐寅在山水画上造诣很高,源于南宋院体。这种法度严谨、刻画细腻的院体绘画,与强调笔墨情趣、不求形似求神韵的文人画相比,更容易被普罗大众所接受。

唐寅以画鬻画为生,故十分重视观众的审美需求。为了适应不同的审美需求,他的绘画风格也十分多样。因此,唐寅的艺术风格不仅有文人的高雅,还融合了市民意识的淳朴,雅俗共赏。这也是唐寅特殊的艺术风格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喜爱的原因。

明清时期,在时代风气的影响下,文人立足现实生活,将“治生”放在重要位置,充分体现出这一阶段的文人摆脱虚无的道德束缚,回到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形成对待物质资料“主观自由”的致思趋向。

猜你喜欢

吴门仕女唐寅
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的冬小麦县级产量预测
江南佳丽
——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展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装疯卖傻的唐寅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浅谈木雕中的仕女创作
学诗3
明中期狭长画幅绘画构图探究
唐寅绘画专题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