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2021-11-25李佳雯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阅读能力

李佳雯

摘 要: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有利于为终身阅读打好基础。为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不能仅仅局限于解读文章的生字词,丰富学生的阅读量。由于低段年级学生识字不多,教师要让他们除了阅读课内的文章之外,还要指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基本的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本文分析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出了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 阅读能力 培养途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03

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让学生们从小学阶段就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但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语文的听、说、读、写等方面下功夫。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到阅读的奇妙,感悟阅读的魅力。

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能力和习惯是需要后天的培养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迅速提高语文水平的一种途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好语文以及其他学科,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

1.阅读教学内容过于死板,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多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基本都是以讲解文章中的内容为主,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就是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学习着教师讲解的教材内容。不仅使学生对讲解的内容一知半解,而也无法根据教师的思路来进行阅读训练。教师只注重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一个没有过多师生互动的课堂,缺乏课堂交流,内容必然是枯燥的,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渐渐失去兴趣,课堂上的疑问也无法及时得到解答。相对而言,他们更害怕说错话和出丑。这样就无法真正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2.缺少对阅读氛围的营造

要知道,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技能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很多时候注意力无法集中。教师却只顾自己推进教学进度,忽视了通过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导致有些胆小的学生,面对严肃的教师,无法放松下来,融入阅读课堂中。整节课结束,小学生都沉浸在紧张和担心害怕的情绪中,无法安心学习。

3.课时安排不科学

在小学阶段,教师容易忽视阅读课的重要性。只是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却忽视了对于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大。学校给小学生安排的阅读课时并不多,他们自身没有很强的约束力,理解能力也有限,又不善于进行自主学习,对文章的内容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再加上,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在上课的时候的注意力经常不集中,对于很多的阅读知识无法充分掌握。

4.阅读技巧没有掌握好

每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一些意图。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点。阅读技巧是根据主题的要求准确找到表达作者感受或需要回答的段落和句子。但是,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导致很多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掌握好基本的阅读技巧。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成绩,很少去关心语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导致很多低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很差,且很长一段时间能力无法提升,如果学生无法理解文章中要表达的情感,就无法高效准确地回答问题。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在理解文章大意基础上,通过阅读去熟练地回答问题。

三、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1.游戏元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材内容的篇幅大,且很多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顺“势”而为,以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游戏教学,从而打造出活泼轻松的语文课堂。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课堂中仅仅围绕教材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较为枯燥,缺乏为课堂注入活力的新元素。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无法在阅读时做到全程投入。表面上学生们安静地听教师讲解阅读知识,其实很多的学生,心思已经不在课堂上,所以,在阅读后也没有实质性的收获,没有从阅读中获知识。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化静为动,学生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全身心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使得阅读效率更高。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开展以文章为主题的小游戏,安排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小蝌蚪,蝌蚪妈妈,以剧场形式来开展阅读教学。不仅丰富学生的语文教学内容,同时,也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运用多媒体,优化阅读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缺少抽象的思维能力,注意力不集中,生活经验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但是,通过运用多媒体,它将抽象的知识难点变得更为简单和直观,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中,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但由于学生对海洋知识和海底世界知之甚少,因此,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海底生物的有关知识并让他们自主探索交流,在课上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海底世界的图片,使学生在感官上获得整体感知,再通过flash播放海底世界的動画展示海底世界的神奇,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此外,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多媒体课件的指导下,将文字描述变成了行动形象的动画视频,使得学生直观地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象,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内容,突破教学难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除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正确指导,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去理解文章中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的《我们与环境》这节课时,首先,教师可以要让学生自行阅读文本内容,然后指导学生流利朗读,只有让学生读得流利,才能在阅读中学习知识明白事理。学生在阅读中就能理解词句,也就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对于不懂的字词句要画出来,先自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个别问题也可以私下请问教师。最后,教师对课文中的词语和短句进行分析,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词语来造句,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语和短语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相关词句的能力,如此一来,学生才能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综上所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低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做好低年级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入手,让他们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在良好的阅读环境,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综合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孩子将来的成长做好基础性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林秀文《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读天下(综合)》2019年第12期。

[2] 张小英《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究》,《新课程导学》2019年第17期。

[3] 罗凯、王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选择及思考》,《教育》2015年第36期。

[4] 包晓花《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青海教育》2015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阅读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论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